齊景公去紀國游玩時,得到一個金壺,便打開壺蓋,往里邊一看,發(fā)現(xiàn)內(nèi)壁刻著兩句銘文:“食魚無反,勿乘駑馬?!饼R景公大聲讀了出來,解釋道:“‘食魚無反’,是討厭魚的腥味,就不把魚翻過來繼續(xù)吃;‘勿乘駑馬’,是討厭劣馬跑得不快、不遠,就不要騎乘?!?/p>
這時,宰相晏嬰說:“臣以為不是這個意思。‘食魚無反’,留著魚的下一面不吃,是指不要耗盡民力;‘勿乘駑馬’,是告誡君王不要把無德無才的大臣安置在身邊?!?/p>
齊景公問:“紀國既然有這么好的銘文,為何還會滅亡?”
晏嬰說:“我聽說,君子掌握了道理,會把它懸掛在鄉(xiāng)里的大門上;紀國有這樣的認知,卻放于壺腹中,如何不亡國呢?”
齊景公聽罷,點頭稱贊。
看待問題,如果過于聚焦表象,就容易忽略其實質(zhì)。表象看似合情合理,卻是迷惑人的“障眼法”。沉溺于表象中,容易好大喜功,看不到深處涌動的真相。
(編輯 兔咪/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