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與癢,若要忍,孰難孰易?
蘇東坡在《東坡志林》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總結說,耐貧賤易,耐富貴難;安勤苦易,安閑散難;忍疼易,忍癢難。這三難三易,可謂蘇東坡人生經(jīng)驗之總結。
三易與三難之間,相連相結。大抵人在貧賤時,唯有勤苦方可謀生。勞筋骨餓體膚之時,一門心思只想著糊口,自然難以生出其他心思??梢坏└毁F,便有了大把閑散,各種心思如枝枝蔓蔓,蔓延開來,心中自是奇癢難耐。
故而貧賤之痛,不得不忍,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也就算不得難事了;可富貴之癢,無生計所迫,于是日甚一日,最后,若無法節(jié)制,只怕會一發(fā)不可收拾,釀成憾事。
人生之痛癢,大多如此。
人在未發(fā)達之時,一門心思往前看,懸梁刺股,亦不覺苦。一路上,荊棘遍布,苦痛加身,但因心有斗志,眼有目標,經(jīng)歷過這樣的苦痛后,人生反倒愈發(fā)充實。走過風雨,忍過苦痛,前方漸漸有了春光明媚。
可一旦目標實現(xiàn),富貴加身,這有時并非奮斗的終點,反倒是悲劇的起點。人一下子閑下來,心散了,斗志沒了,各種“癢”便紛紛鉆入。最終,若耐不住癢,一步錯,全局輸,在看似成功的時刻反而走向了無盡的深淵。
心癢難忍,感情亦如此。
兩人的感情,往往成也癢,敗也癢。一見鐘情的眼緣,是一種癢。兩人四目相對,心癢難耐,這樣的感情稍一撩撥,便一發(fā)不可收。哪怕經(jīng)歷苦痛與打壓,絲絲縷縷的癢難以禁絕,春風吹又生,總會在適當?shù)臅r候再成燎原之勢。
兩人互“癢”,自是皆大歡喜??扇魰r日一久,新鮮感消失,癢的方向慢慢由內(nèi)而向外,結局也就難料了。能忍得住癢,不失為一種磨煉,讓感情更加堅固??扇羰且粫r難忍,心癢難耐,結果恐怕就不容樂觀了。
除了心癢,技癢也是一種難忍的癢。
要有一技傍身,先得經(jīng)歷痛。學技的苦痛,一一經(jīng)歷,才得技藝加身。這樣的痛,也不易忍,故半途而廢者不乏其人。但有的人,忍過這樣的痛,卻忍不住技成的癢。身懷長技,遇到高手,也難免露怯;若碰到不如自己的,卻容易技癢,洋洋灑灑炫耀一番,完全不顧對方心中的感受。
受得住苦痛,才能學有所成。技成之后,還得忍得住技癢,方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個人若流于炫耀,容易夸夸其談,久而久之,眼中只見他人的不是,而對他人的長處與自己的不足視而不見。這樣的癢,若不加以節(jié)制,自然寸步難進。
還有一種癢,是牙癢。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但若是真的牙痛,能要命的很少。而羨慕嫉妒恨,則容易讓人“牙癢癢”,這樣的癢有時比痛更致命。牙癢,是很多慘劇的伏筆。人一旦開始“牙癢癢”,便容易失了理智,做下錯事。忍牙痛,固然難;但忍牙癢,才更是對一個人的嚴峻考驗。
蘇東坡認為“忍痛易”,大抵是因為人的痛,很多時候是來自于外部的壓力。外來之力所致的痛,反倒容易讓人一心向外,抵御壓力;反而可以讓人借著苦痛,步步成長,跨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而癢,恰恰相反。誘惑在外,但癢意卻起于己心。由內(nèi)心而起的絲絲縷縷的癢,難以禁絕,且容易從內(nèi)而外瓦解人的意志力。要止“癢”,最大的敵人不在外頭,而是自己。自己與自己于內(nèi)心中展開的“癢”之戰(zhàn),不見硝煙,卻更具腐蝕性。
忍痛不易,忍癢更難。人生之中,走過痛與癢,才能有細水長流的好風景。
(編輯 兔咪/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