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肉牛腐蹄病的診斷與治療

      2024-08-08 00:00:00但永釗蔡吉松孫亞茹
      新農民 2024年20期

      摘要:牛腐蹄病是養(yǎng)牛生產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患病牛食欲廢絕、有明顯的跛行癥狀、日增重降低甚至消瘦,嚴重影響?zhàn)B殖的經濟效益,牛腐蹄病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飼養(yǎng)管理條件差、營養(yǎng)不均衡或缺乏所致,選擇優(yōu)良品種進行培育,做好衛(wèi)生管理工作,控制飼養(yǎng)密度在合理范圍內,加強營養(yǎng),引種檢疫要嚴格,科學地修剪蹄部及藥物預防。

      關鍵詞:牛;腐蹄?。徊≡?;PCR;防治措施

      牛腐蹄病,也稱化膿性蹄炎,是一種常見的牛蹄部疾病,是由壞死梭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多發(fā)生于反芻動物身上,尤其是牛、羊等動物,舍飼牛群中發(fā)病率高達30%~40%。該疾病指的是肉牛在生長的過程中,其身體受到了壞死梭桿菌的作用,進而導致肉牛發(fā)生該病,肉牛在遭受病菌的侵襲后,其身體多會表現(xiàn)為四肢疼痛、跛行、急性發(fā)作時蹄冠趾間發(fā)炎、紅腫、敏感、增溫,如果病情較嚴重者,其皮膚深層的軟組織,將會出現(xiàn)嚴重的炎癥。該類炎癥發(fā)病急,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將會導致其全身遭受病菌的感染,對牛的健康和生產效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1 牛腐蹄病的特征

      1.1 病原

      牛腐蹄病病原為壞死梭桿菌,革蘭氏染色陰性,呈絲狀,短桿狀或球狀,瑞氏染色呈淡藍色著色不均、串珠樣絲狀桿菌。本菌無莢膜和芽孢,為厭氧菌,能產生內、外2種毒素。該細菌在潮濕、污垢、泥濘的環(huán)境中容易大量滋生,通過損傷的皮膚和蹄部侵入牛體內,導致腐蹄病的發(fā)生。

      1.2 流行病學

      牛、羊最易感,特別是奶牛、肉牛和綿羊。病畜和帶菌動物是主要傳染源。可經損傷的皮膚、黏膜感染,也可經血液散播全身。壞死桿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廣,是條件性病原菌,誘因較多,特別是多雨潮濕,場地擁擠泥濘、炎熱季節(jié)、圈舍污穢和創(chuàng)傷等均可使本病傳播。本病不分季節(jié),以散發(fā)居多,但臨床上有時也呈地方流行。本菌對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強,0.1%高錳酸鉀溶液、2%福爾馬林溶液、5%來蘇爾溶液等15 min可將其殺死,60℃時30 min或煮沸1 min即可死亡[1]。

      但是在污染的土壤或糞尿中存活時間達10~15 d。

      1.3 臨床癥狀

      患病牛站立時,病蹄負重差,行走時跛行,有疼痛感,病后期全身消瘦。蹄底檢查,多數(shù)發(fā)現(xiàn)在蹄底枕部有小黑斑,用刮刀擴創(chuàng)后,可流出污黑色帶氣泡的惡臭液體。部分病牛蹄腐爛處自潰而長出不良的肉芽組織,往往突出蹄底表面。嚴重時,炎癥蔓延至冠關節(jié),使之紅腫、發(fā)熱,疼痛明顯,常并發(fā)蹄關節(jié)炎。嚴重時蹄殼因腐爛、壞死而脫落,或出現(xiàn)敗血癥。

      1.4 病理變化

      患病牛在蹄部可見明顯的病變癥狀。而多數(shù)死于本病的動物,除體表可見病變外,一般在內臟也有蔓延或轉移性的壞死灶。剖檢可見肺臟實變,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壞死病灶,切面可見膿腫和化膿性胸膜肺炎,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有很多白色,周圍有紅暈、界限分明的壞死病灶,有時心肌、肝臟和瘤胃黏膜上也可見壞死病灶[2]。

      2 診斷

      2.1 臨床診斷

      根據(jù)患病部位以蹄部為主,病牛跛行,蹄間和蹄冠皮膚充血、水腫,蹄底流出惡臭膿液等典型臨床癥狀,可作出初步診斷。

      2.2 實驗室診斷

      2.2.1 病料采集

      對病牛患病蹄部病變部位進行清洗,去掉表層壞死組織,在病健交界處用消毒過的器械采取病變組織樣品,裝入無菌容器。

      2.2.2 病料觸片染色鏡檢

      病理材料進行實驗室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發(fā)現(xiàn)有革蘭氏染色陰性、呈絲狀、短桿狀或粗大略呈弧形的彎桿菌,無鞭毛,不形成芽孢。瑞氏染色后鏡檢呈淡藍色、著色不勻的串珠樣絲狀桿菌。

      2.2.3 PCR診斷

      樣品按照(TaKaRa MiniBEST Bacteria Genomic DNA

      Extraction Kit Ver.3.0,北京聚合中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MF002-10)說明書方法提取DNA樣品,根據(jù)壞死梭桿菌白細胞毒素基因序列的特異性[3]所建立的PCR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判定5份樣品均存在壞死梭桿菌感染[4]。

      3 治療

      3.1 前期治療方案

      在牛腐蹄病初期,病??赡軙霈F(xiàn)輕微的蹄部紅腫、發(fā)熱等癥狀。此時,應及時將病牛隔離,及時清除地面糞污,保持牛舍干燥、通風,并對蹄部進行清洗和消毒。將0.1%高錳酸鉀溶液或3%雙氧水溶液,倒入簡易的藥浴池或容器中,將患病牛病蹄放于藥浴池或容器中浸泡15 min左右,清洗患處,然后涂抹適量1%碘甘油,每天治療1次,持續(xù)治療3~5 d。

      3.2 中期治療方案

      如果前期治療沒有控制住病情,牛腐蹄病會進一步發(fā)展,出現(xiàn)化膿、壞死等癥狀。此時,需要用手術刀或鑷子清理患處,將壞死組織和膿液徹底清除干凈,然后用Anu65Epz8p+RPq+ejMsvbg==0.1%高錳酸鉀溶液或3%雙氧水溶液浸泡

      15 min左右,清洗患處,涂抹適量1%碘甘油同時用繃帶包扎好患處,每天治療1次,持續(xù)治療5~7 d。

      3.3 后期治療方案

      如果牛腐蹄病已經到了晚期,蹄部已經嚴重壞死,甚至出現(xiàn)全身癥狀,如發(fā)熱、食欲不振等。此時,需要采取全身治療的方法。用磺胺類藥物或其他抗生素靜注或肌注,同時對患處進行清創(chuàng)、消毒、涂藥、包扎等處理。應根據(jù)病情給予解熱鎮(zhèn)痛類藥物,直至炎癥消除為止;對于臥地不起的牛應切實做好護理工作,防止繼發(fā)感染。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加強護理,保持牛舍清潔、干燥、通風,同時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和飲用水。

      4 典型病例

      4.1 病例1

      2023年5月,筆者在余慶縣構皮灘鎮(zhèn)成峰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開展農技干部基礎性示范服務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肉牛場有部分肉牛出現(xiàn)跛行癥狀,經檢查,患病牛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蹄間和蹄冠皮膚充血、紅腫,嚴重的病牛蹄冠腐爛、潰瘍,擠壓有化膿性分泌物流出,體溫均在38.9~39.7℃,多數(shù)病牛一肢或多肢跛行,初步診斷為牛腐蹄病,采樣經余慶縣獸醫(yī)實驗室革蘭氏染色后鏡檢,發(fā)現(xiàn)有革蘭氏染色陰性、呈絲狀、短桿狀細菌,即確診為牛壞死桿菌病感染。該肉牛場存欄肉牛348頭,飼料以飼喂酒糟為主,營養(yǎng)較單一,其氮磷比例失調,維生素A、D和微量元素缺乏,再加上在圈舍改建的時候,由于施工質量不好,導致牛床損壞,糞污清理不徹底,牛蹄部在石頭等堅硬物刺激下?lián)p傷后感染細菌。治療:立即對36頭患病牛進行隔離治療,蹄部損壞的病牛用手術刀、鑷子、棉球等器械清理患處,將壞死組織和膿液徹底清除干凈,然后分批把病牛趕入裝有0.1%高錳酸鉀溶液的簡易藥浴池浸泡15 min左右,徹底消殺病原菌,然后用3%雙氧水溶液沖洗患處,涂抹適量1%碘甘油,每天治療1次,持續(xù)治療5~7 d。對7頭蹄部損傷嚴重病牛同時用紗布包扎好蹄部,肌內注射(頭孢噻夫鈉+板藍根+安痛定)進行對癥治療。全群改喂營養(yǎng)均衡的飼料,同時用雙黃連粉+維生素C粉+氟尼辛浦甲胺顆粒拌料飼喂3 d。治療效果:2周后,36頭患病牛跛行癥狀得到有效控制,無新增病例。

      4.2 病例2

      2023年10月,筆者接余慶縣松煙鎮(zhèn)碩磊肉牛養(yǎng)殖場電話求助,反映其飼養(yǎng)的后備母牛有5頭出現(xiàn)跛行癥狀,請求醫(yī)治,筆者隨即前往醫(yī)治。臨床癥狀:患病牛蹄趾間隙的皮膚腫脹發(fā)紅、熱痛,病?;贾霈F(xiàn)跛行等癥狀,未出現(xiàn)體溫升高,病牛采食正常,與牛腐蹄病前期癥狀吻合。該場共存欄安格斯后備母牛198頭,

      飼養(yǎng)方式為圈養(yǎng),糞污處理模式為發(fā)酵床,由于管理不當,導致發(fā)酵床死床,糞污堆積,牛蹄長期浸泡在糞污里,受到氨的刺激作用,蹄殼變軟,硬物容易刺穿,導致牛蹄感染壞死梭桿菌,發(fā)生腐蹄病。治療:將5頭病牛隔離飼養(yǎng),同時及時清理圈舍內的糞污,保持圈舍干燥、清潔;對病牛采取前期治療措施,清洗蹄部,然后把病牛趕入裝有0.1%高錳酸鉀溶液的簡易藥浴池浸泡15 min左右,讓藥液充分接觸患病部位,徹底消殺病原菌,然后用3%雙氧水溶液沖洗患處,涂抹適量1%碘甘油,每天治療1次,持續(xù)治療5~7 d。2周后,5頭患病牛跛行癥狀得到有效改善,無新增病例。

      5 預防措施

      合理的預防措施可以顯著降低甚至杜絕腐蹄病的發(fā)生。許多研究和觀察表明,腐蹄病的發(fā)生與管理、環(huán)境和肉牛自身因素密切相關。

      5.1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保持牛舍干燥、衛(wèi)生,定期清理糞便和污物,及時清除牛舍內的雜物,防止玻璃、鐵釘?shù)?mark style="display:none;">4oIzNtPdCuiX9iXdniJiqg==尖銳物品刺傷蹄部,保持圈舍空氣流通,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保證牛得到充足的陽光和運動,增強體質和抵抗力。

      5.2 控制營養(yǎng)平衡

      及時補充微量元素,給予優(yōu)質全價飼料;補充鈣、鎂、磷等礦物質,防止造成鈣和磷的代謝負平衡;增加運動和光照以保證體內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并適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

      5.3 定期檢查蹄部

      加強飼養(yǎng)管理,飼養(yǎng)密度適中,提高牲畜機體抵抗力。定期對牛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蹄部異常及時處理。消滅蚊蟲及蠅,平時要保持牛舍的干燥,避免造成蹄部、皮膚和黏膜的外傷,一旦出現(xiàn)外傷應及時消毒,加強護理,消除發(fā)病誘因。蹄部護理。

      5.4 蹄浴消毒

      在多發(fā)季節(jié),于牛舍通道上設置消毒槽,內盛1%~3%硫酸銅溶液作蹄浴,每日讓牛通過1~2次,可有效減少發(fā)病率。

      5.5 免疫預防

      對于南方地區(qū),由于氣候潮濕、多雨,容易發(fā)生牛腐蹄病,可以采取壞死梭桿菌疫苗接種的方式進行預防,可以有效降低牛腐蹄病的發(fā)生率。對于高發(fā)病地區(qū),可以進行接種,提高牛的免疫力,預防腐蹄病的發(fā)生。

      6 小結與體會

      腐蹄病是一種常見的牛蹄部疾病,主要是由于蹄部受到細菌感染所致。這些細菌在牛蹄部繁殖,導致蹄部組織壞死、化膿和腐爛。如果不及時治療,細菌可能會通過血液感染到其他部位,導致全身感染,包括肺炎、心臟疾病等。這些感染會影響牛的食欲、精神狀態(tài)和生產性能,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病變若在內臟組織形成轉移病灶,特別是肺部或肝臟,容易導致死亡,可用抗生素結合強心、利尿、補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腐蹄病還可能引起消化道感染。牛在咀嚼時,口腔和舌頭會接觸患病蹄部,這些部位很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導致口腔炎、舌炎等消化道感染。這些感染會影響牛的采食和消化,進而影響其生長和生產。

      腐蹄病還可能引起生殖道感染?;疾∨T诮慌鋾r,細菌可能會傳播到生殖器官,導致陰道炎、子宮炎等生殖道感染。這些感染會影響母牛的受孕率和生育能力,進而影響?zhàn)B殖效益。

      及時清掃牛棚、運動場,保持干燥衛(wèi)生。加強對牛蹄的監(jiān)測,及時治療蹄病,防止病情惡化。同時要保持日糧平衡,鈣磷的喂量和比例應適當,以減少腐蹄病的發(fā)生。如已經發(fā)病,可采用上述方法盡早治療。

      綜上所述,?;几悴『罂赡軙l(fā)全身感染、消化道感染和生殖道感染等繼發(fā)感染。為了預防和治療這些感染,養(yǎng)殖戶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腐蹄病,加強飼養(yǎng)管理,保持牛舍衛(wèi)生,定期進行消毒等措施。同時,對于已經出現(xiàn)繼發(fā)感染的牛,應該及時采取隔離和治療措施,以防止病情惡化。治療牛腐蹄病需要采取綜合性的措施,根據(jù)不同時期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加強護理和預防措施,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同時,養(yǎng)牛戶也應該注意提高飼養(yǎng)管理水平,保持牛舍衛(wèi)生、干燥、通風。

      參考文獻

      [1] 呂占軍,李林,孫玉國,等.PCR法診斷奶牛腐蹄病壞死梭桿菌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8,44(8):3-4.

      [2] 邊立濤.牛腐蹄病綜合防治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8,14(6):86-87.

      [3] 李國平.一起牛腐蹄病的診治[J].現(xiàn)代畜牧科技,2014(6):203-204.

      [4] 狄兆全.牛羊病臨床診療[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9.

      屏东县| 茶陵县| 古浪县| 土默特左旗| 廉江市| 疏勒县| 东兴市| 米泉市| 北宁市| 自治县| 凤台县| 宁远县| 临泽县| 鄢陵县| 榆林市| 马关县| 鄢陵县| 富源县| 宜川县| 菏泽市| 达孜县| 兴业县| 同江市| 江油市| 焦作市| 景东| 长岛县| 南安市| 平阴县| 宁武县| 宜春市| 应城市| 惠来县| 乌什县| 府谷县| 改则县| 新平| 嘉祥县| 安吉县| 巩留县| 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