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趨勢、引領驅動數字經濟發(fā)展和數字社會建設、營造良好數字生態(tài)、加快數字化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意義重大。這一里程碑式文件的出臺標志著當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已駛入“快車道”,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本文旨在對中美數字政府建設實踐進行研究,以期為今后我國數字政府建設提供參考。
結合美國和中國兩國在數字政府建設發(fā)展歷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見圖1):
(一) 信息化
1993 年,美國首次提出構建 “電子政府”,積極推行政務電子化,應用網絡技術以及通信技術來推行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實現政府機構的優(yōu)化和政府行政績效的提高。我國這個階段主要是以“三金工程”為著力點,通過在政府網站、公共告示板等渠道發(fā)布政府公告和信息,使公眾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取政府信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為重點。
(二) 電子化
該階段主要是利用物聯網等技術來推動政務服務數字化建設的階段,核心理念是由從政府部門為中心轉向以人為本,主要服務于政府內部網絡建設,民眾和政府政務互動初期階段。美國小布什政府首次提出了“電子政務”的概念,實現了網站從僅僅瀏覽信息到可以實現辦事服務的轉變,從 “以信息技術為中心”轉變?yōu)椤耙怨駷橹行摹?。我國以“政府上網工程”及“三網一庫”為代表的基礎建設不斷被推進,政務體系日臻完善,電子政務的服務范圍、質量和效率均得以大幅提高。
(三) 數字化
該階段主要是以數據為核心,開展互動式民主,進行部分政府服務的在線傳遞。美國 數字 政 府 服 務 ( United States Digital Service ) 和 Data.gov 計劃的推出,強調政務信息的公開,通過大數據及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動公平、透明、開放的美國數字政府建設。我國借助大數據、區(qū)塊鏈、5G等新興技術成果,應用于政務管理、公共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等領域。同時注重數據安全,將數據安全視為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方面。
(四) 智能化
智慧政府的演進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和智能化決策。 2017 年 5 月,特朗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成立了美國科技委員會( American Technology Council) ,旨在讓政府數字化服務更加智能化。我國“智慧城市”項目遍地開花,數字政務布局形成多元嘗試、多樣創(chuàng)新的新格局。“互聯網+政務服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推動數字政務向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利用新興技術,整合信息資源、實現數據共享,構建省市“數治”科學化、現代化體系。
EyJB4LFVk3BJ/iQudKF5bA==根據《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從2014年到2022年的8年間,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指數排名從70位上升到42位,自2020年開始邁入“非常高”水平。而美國在電子政務方面的排名一直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政府數字化轉型和在線服務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下面列舉兩個實踐案例闡明中美兩國在數字政府建設中所做的努力。
(一) 美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的數字戰(zhàn)略不斷發(fā)展,經歷了以技術創(chuàng)新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克林頓-小布什時期、以推進新技術應用為重點的奧巴馬時期、以聚焦國際競爭為重點的特朗普時期。2020年,美國再次提出“決定性十年”,計劃利用未來十年的時間推進美國的切身利益,應對共同挑戰(zhàn),并使世界堅定走上一條通向更美好、更樂觀的明天之路。這一戰(zhàn)略構想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新一輪科技革命推進下的“數字時代”的發(fā)展與演進。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新技術應用的驅動下,信息社會進入歷史發(fā)展新階段。
(二) 中國
“一網通辦”是中國政府在數字化轉型期間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該平臺整合了各級政府部門的政務服務資源,包括行政審批、便民服務、證照辦理等,為公眾和企業(yè)提供了一站式的在線服務。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移動設備等多種方式訪問“一網通辦”,進行在線申請、查詢、辦理等操作,無需多次往返政府部門,省去了繁瑣的手續(xù)和時間。“一網通辦”不僅提高了政府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也增強了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未來,“一網通辦”還將繼續(xù)拓展服務領域和功能,推動政務服務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為公眾和企業(yè)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政務服務。
數字政府建設是當前各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重要舉措。然而,在推進過程中,數字政府建設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其中頂層設計與政策法規(guī)滯后尤為突出。
(一) 頂層設計不足
數字政府建設需要整合各類信息化系統,構建統一的平臺和架構。但目前數字政府建設的頂層設計尚不完善,缺乏統一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目標和標準。這導致各地、各部門在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和兼容性問題。
從全局角度出發(fā),為了解決頂層設計不足的問題,應該制定數字政府建設的整體規(guī)劃和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表。同時,要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為數字政府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二) 政策法規(guī)滯后
隨著數字政府建設的深入,一些政策法規(guī)亟待完善。目前,在數據開放、信息安全、隱私保護等方面的法規(guī)尚不健全,這可能導致數據濫用、安全隱患等問題,影響數字政府建設的推進。
為了減弱政策法規(guī)滯后帶來的影響,應該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確保政府能夠及時調整和制定法規(guī)。包括設立專門的法規(guī)調整機構或高效的流程,以便政府能夠及時響應社會和技術變革的需求。例如,采用實驗性立法、快速試點等方式,可以更加靈活地驗證和調整政策法規(guī),以適應迅速變化的環(huán)境。
(三) 技術瓶頸
盡管目前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突破,但在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需要處理大量的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的數據。然而,現有的數據整合技術難以有效處理碎片化、非結構化的數據信息,導致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受阻。
技術難題在數字政府建設進程一直是階段性攔路虎,應該鼓勵技術創(chuàng)新,加強與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合作。政府可以設立專門的技術創(chuàng)新基金,支持相關項目的研究和實施。同時加強人才培養(yǎng)和引進,建設一支對數字技術有深入理解和熟練應用的人才隊伍。
數字政府建設是新時代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對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中美兩國數字政府建設的發(fā)展階段、實踐案例、挑戰(zhàn)與對策等方面進行研究,以期為今后我國數字政府建設提供借鑒和啟示。面對新的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我國應繼續(xù)加大數字政府建設投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提高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單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