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料理”一詞常常用來形容賣相令人非常難以接受的菜品,或者材料及做法讓常人無法下咽的食物。這樣的食物雖然形狀、色澤、味道、氣味很怪異,有些人卻視其為美食。有的動物也喜歡“黑暗料理”,比如糞便。
兔子就時常吃自己的糞便,因為兔子的胃很小,往往只能消化食物的一部分。當夜間饑餓時,兔子就會吃自己的糞便,充當零食或點心來補充養(yǎng)料。
大洋洲國寶動物考拉的主食是桉樹葉,但這種樹葉有毒。幼年的考拉一旦吃了桉樹葉,就會有生命危險。于是,媽媽在小考拉斷奶后,會先喂它吃幾周媽媽的糞便,讓它攝入糞便中含有的分解桉樹葉毒素的微生物后,才允許它吃桉樹葉。
狗吃糞便,顯然不是因為饑餓,而是為了補充微量元素,消滅體內寄生蟲。
其實,把嘴伸進糞便最多的是鳥類,如成年鵯、知更鳥、美洲烏鴉、雉雞、鴨子和喜鵲等,都把糞便搬上過“餐桌”。那么,它們?yōu)楹蜗矚g吃這種“黑暗料理”呢?
最近,南澳大利亞大學環(huán)境生物學家愛麗絲·鄧巴領導的一個小組針對鳥類吃糞便的行為進行了專門研究。經過長期觀察,走遍世界各地,他們獲得了一些鳥類喜愛糞便的信息。
比如,親鳥為了給孩子找尋食物,自己整天餓著肚子,而幼鳥的消化系統(tǒng)比較弱,很多食物都沒有徹底消化,糞便中還含有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親鳥舍不得將幼鳥的糞便扔掉,就當作點心或美食來吃。
生活在大洋洲的鶴鴕較為特殊,它們喜歡吃一種叫多花海芒果的果子,這種果子很難消化,鶴鴕的消化道又很短,往往只是初步消化就排泄出來了。但它們不想浪費這種食物,便從排泄物中找出這種果子,反復吞下去,直到完全消化。
有的鳥類會把糞便當成藥品或保健品。因為鳥類也會生病或缺乏營養(yǎng),需要補充一些有益細菌或微量元素,可它們又不能通過購買藥物或者其他途徑來補充。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它們終于發(fā)現有些動物的糞便中含有相關菌類、復合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有助于重新平衡腸道內有益細菌,恢復身體健康。
比如,普通鴕鳥就用自己的糞便喂養(yǎng)幼鳥,當幼鳥攝入親鳥的新鮮糞便后,腸道內的微生物成熟得更快。白翅鹖以河馬糞便為食,因為河馬糞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鈣質骨骼,能補充微量元素。
當然,鳥類食糞還有多種原因。如巨海燕在孵化鳥蛋期間,一旦長時間在外覓食,鳥蛋就無法保持溫度,小鳥也會死在蛋中。為確保窩內溫度,不離開窩太久,巨海燕常常就地取材,吃海豹的糞便來補充能量。
研究人員還發(fā)現有些鳥兒喜歡吃奇特的糞便,如鯨魚、河獺、美洲獅和牛等動物的糞便。至于它們喜歡這些“黑暗料理”的原因,或許出于身體需要,或許像人類一樣,對打破常規(guī)的東西感興趣。這只有等待科學家或感興趣的你來揭曉了。
總之,研究人員總結說:“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對資源的需求和資源的可用性各不相同,因此亟須進行詳細調查,以揭示‘食糞’的潛在益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