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街巷,攏起是人間,散開是煙火。記憶中的那個市場,它有著稍顯破舊的外墻,絡(luò)繹不絕的人群,接連不斷的叫賣聲,數(shù)不勝數(shù)的美食,承載著我許許多多的美好回憶。
小時候,我最愛跟在外婆后面,拉著她的手,去逛家附近最大的市場。每次從市場回來時,我都不會空著手,手里要么抓著幾顆帶著水珠的草莓,要么捧著一小塊新鮮出爐的熱乎乎的米糕。
那一年,我眼中的世界是光怪陸離的,去一趟市場,就好像周游了世界,每次逛完回家,我總會有說不完的新鮮事和家人分享。而外婆總是一臉慈愛地看著我,時不時用那雙溫暖的大手撫摸我的頭。
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發(fā)現(xiàn)這個市場變得很小,連記憶中那些生意火爆的攤位也不見了蹤影。我的心里涌起一股失落與迷茫:是因為我長大了嗎?還是它本來就是這樣的?
我唯一清楚的是: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夢想了,成年人談夢想大多會被視為癡心妄想;也很久沒有人牽著我的手了,成年人是獨立的,也是孤立的。
與此同時,我過五關(guān)斬六將,通過了某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的面試,來到了北京工作。鋼筋水泥、高樓林立是我眼中的北京,孤獨與不安是我生活的縮影。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如同離群的鳥兒,怎么也找不到充滿人情味和煙火味的市場,目之所及的是裝潢華麗但充滿距離感的超市,里面有琳瑯滿目的商品、整整齊齊的貨架、包裝精致的瓜果蔬菜。下班之后,我拖著疲憊的身軀逛著果蔬區(qū),好1sGAKLN4f+LLIrd8wXVqiThBrdDBEi5IomWgyaQCm2A=不容易下定決心采買食材,帶回家烹飪,可無論我用怎樣的有機、無公害高級蔬菜,用怎樣的“天然釀造”調(diào)料,在怎樣寬敞明亮的廚房里,都烹飪不出我記憶里的味道,吃不上一頓讓我滿意的飯。但秉持“做都做了,不能浪費”的原則,這些食物我都會盡量吃完。
在廚房的水池旁,我一邊在百潔布上擠點洗潔精,用力地擦著那幾個帶有油污的碟子,一邊對這些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外婆是怎樣做出那么可口的飯菜的呢?在那個有些昏暗、狹小的房子里,我又是如何一眨眼就長大了呢?
后來,我搬了家。新的出租屋在一個老小區(qū)里,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小區(qū)附近竟然有一個菜市場!雖然它比我記憶中的市場更加寬敞明亮,但也有讓人熟悉的煙火味。
我開始頻繁出入這個市場。不過,由于少了超市那些精細的包裝,因此我總是買不到讓人滿意的菜。
為了擺脫這種煩惱,我學(xué)會了用手機進行“現(xiàn)場直播”——向外婆求助。有時,我會用手機發(fā)兩張照片,并附上一段語音:“外婆,您看這兩種辣子,哪個是不辣的呢?我記得您上次說有棱的是不辣的……”有時,我會用手機打一個視頻電話:“外婆,您能看見這幾種蘋果嗎?這個‘黃元帥’是您上次說的口感很‘面’、覺得很好吃的蘋果嗎?……”
得益于外婆伸出的援手,我尋找人間煙火氣的行動能夠進行下去,盡管這個過程有些磕磕絆絆。外婆對我的幫助遠不止這些,她把自己手寫的獨門菜譜寄給了我,還專門打電話來教我如何烹飪食物。隔著幾百公里的距離,順著一條看不見的線,她將濃濃的愛意傳遞給了我,驅(qū)散了我的孤獨,帶給我內(nèi)心的安定。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來北京的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工作并不是我的夢想,只是實現(xiàn)我夢想的一個中轉(zhuǎn)站而已。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背靠著蘊含人間煙火氣的市場,心懷滿滿的愛,那個屬于我的、完全嶄新的夢想也在悄悄地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