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像一只巨大的綠色緬因貓
毛茸茸,一串爪印是一攤花點
尾巴搖過的山嶺,啁啾聲跳躍
點綴在鳶尾花色的扉頁上
把幾列歪斜的白色俳句吹落
醉醺醺,臥在梨樹枝頭
樹枝開裂,誕生出萬千宇宙
窸窸窣窣地閃著淡色的星點
旅人蛻去厚衣,蝴蝶醒來
鱗翅下閃動著各種比喻和想象
列車上,我與窗簾下的光點
一同搖搖晃晃,看著窗外的山野
被綠樹切割成飄動的黃褐色紙條
合上眼,我夢見自己變成毛蟲
趁著夜色在樹梢上咬出幾個字眼
語詞尖叫著落地,碎成滿地花香
蓋過了月光摩挲萬物的窸窣聲
車流滾滾,而我與喧囂擦肩而過
世界依照人類的慣性前進
我沿著文字的溯浪衰老
樹脂一樣黏稠的暖光中
徐行的影子,都渺小得像
被琥珀包裹的蟲子
四月中旬,我在黃河岸邊看水,也看石頭
這兒的石頭,比堆疊起的形容詞還要多
在茂密的水波里,貪婪地窺視骨色的月亮
我總想撿回幾顆,最好圓些,小些
那些與洪流碰撞后仍然生存的細碎語言
要比凌晨時干癟的句子溫暖、可愛
詩句,像是遲鈍冰冷的石頭
把鐵銹色的生活打磨得閃著星光
但砧板上眼神空洞的魚兒
只能選擇,在連續(xù)的敲打聲中沉默
吐出骨骼中綿密的痛苦,
殷紅色的梨花飄飛,幻化為虛無
或者,在童話般閃亮的騞然聲中,
意識碎裂成鵝毛大雪,被鎖在體內的寒風
吹得七零八落,溶解在難涼的血液
睜大雙眼,只留下
幾段冒著熱氣的,扭動的詩行
劉炳旭,2005年生,山東菏澤人,蘭州大學文學院2022級漢語言文學(古文字方向)專業(yè)在讀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