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就語文學科指出基礎型、發(fā)展型與拓展型任務群,為教育工作的實施提供了理論基礎。群文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主,以任務群為導向實施群文閱讀教學具有可行性。通過對學習任務群概念與群文閱讀教學特點的分析,筆者認為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學習任務群優(yōu)勢有三:厘清學習目標、整合學習方法、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故此,筆者從指向核心素養(yǎng),整合學習內容;設計閱讀任務,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開展閱讀評價,提升教學效率三方面論述教學策略,并根據(jù)策略做出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成果預估,以期提升群文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習任務群;小學語文;群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4)34-0057-04
群文閱讀是臺灣前小語會會長趙鏡中指出的閱讀教學理念,強調圍繞某一議題整合閱讀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建多文本聚集閱讀環(huán)境,與傳統(tǒng)單篇閱讀相對。群文閱讀具備多元化、開放性與靈活性優(yōu)勢,學生可在對比中鑒賞、思考與分析,對培養(yǎng)其思維、語言、審美、文化等方面的素養(yǎng)有積極影響。學習任務群為群文閱讀教學帶來了機遇,將其運用于教學全過程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提升,對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大有裨益。接下來重點就學習任務群展開分析,為設計與實施提供參考。
一、 學習任務群
學習任務群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憑借,是承載語文課程內容、架構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的若干相互關聯(lián)的語文學習任務的集合體。《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了六大學習任務群,即“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新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任務群是以語文課程核心素養(yǎng)為主導,重新建構知識體系,訓練學生語文技能的一種方式;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多元化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與學習資源等;以問題情境為導向,注重語言能力培養(yǎng),強調個性化教育;以自主合作為途徑,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習任務群構建應遵循六要素,包括學習活動、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情境、學習資源與學習評價。從概念上分析,將其應用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可推動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
二、 群文閱讀教學的特點
(一)多向選擇文章
群文閱讀資源的選擇有多向性,教師以某個議題為中心,或以多個議題為中心,選擇一組文章引導學生閱讀,改變了傳統(tǒng)單篇閱讀的狀態(tài)。議題的選擇是多向的,可圍繞作者、主題或時代背景展開。以作者展開就是以某個作者的文章為主,如在教學《母雞》時,教師可選擇更多關于老舍的文章,使學生在多文本閱讀中感受老舍幽默的筆觸;或以“動物”為主題,選擇更多關于動物描寫的文章,在相同主題中感受不同的表達方式。群文閱讀資源的選擇空間較為廣泛,為學生閱讀提供了保障。學習任務群的運用為群文閱讀教學夯實了基礎,可在融合閱讀中充分體現(xiàn)不同文本的教育意義,協(xié)助學生實現(xiàn)深度閱讀。
(二)構建互動課堂
群文閱讀課堂的創(chuàng)建實際上是教師、學生與文本資源三方之間的互動,學生在閱讀中與不同文本建立共情,并在對比鑒賞中感受其中的差異,這正是學生與文本互動的過程。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情況設計不同的任務,助力學生完成閱讀,實則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表現(xiàn)。在教師、學生與文本資源的互動中,閱讀將會取得理想成果,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在多文本聚集中發(fā)展提升。具體來講,學習任務群強調以問題為導向,為學生提供思考、探究的空間,教師在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三方互動。學生圍繞議題討論,與教師、同學建立互動,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都有發(fā)表觀點的機會?;诱n堂體現(xiàn)了學科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特點,對任務的完成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三、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優(yōu)勢
學習任務群的運用整合了語文教學的學習目標、學習資源、學習評價等,有利于教師在群文閱讀中對內容整合處理,有利于閱讀課堂的推進。宏觀來講,學習任務群在群文閱讀中的應用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一)厘清學習目標
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是以相同的議題為導向開展的,議題正是學生閱讀與討論的核心。例如以“思鄉(xiāng)”為議題,教師可搜集一些關于這一類的文章完成群文閱讀教學。在學習任務群的運用中,教師可構建不同的情境任務,為學生搭建閱讀框架,從語言、思維等方面展開,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導向。在完成不同任務的過程中,群文閱讀目標逐步落實。情境任務具備針對性、開放性與實踐性,可使群文閱讀課堂更加活躍,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厘清其學習目標。小學階段學生缺乏足夠的閱讀能力,而群文閱讀考查的是學生的閱讀能力。任務群可細化閱讀內容,滿足學生閱讀需求,值得教師在教學中研究。
(二)整合學習方法
學習任務群強調內容之間的有效對接,主張任務群的結合,強調學生運用不同媒介展開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任務群有利于整合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習得閱讀技能。如在閱讀《景陽岡》這篇文章時,除了挖掘《水滸傳》中關于武松的章節(jié),學生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媒介學習,如名著講解視頻、影視劇資源等。在不同學習方法的整合中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在群文閱讀中,學生嘗試借助學習任務群中的六要素展開,可在內容、資源、方法、情境等多方面實現(xiàn)整合,進而打開閱讀之門,使自己閱讀能力在海量資源的積累與學習方法的整合中處于穩(wěn)步提升趨勢。
(三)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
教學評一體化即教學、學習與評價的結合,以學習任務群為導向實施群文閱讀教學,實現(xiàn)了教學評一體化,對學生認清自身閱讀能力有積極影響。學習評價是任務群重點強調的對象,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任務表現(xiàn)做出評價,為其量身打造教學方案。例如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教師設計“語言積累與梳理”方面的任務,并在學生任務完成之后借助學生的積累成果實施評價,順利將評價嵌入群文閱讀活動之中。教學評一體化是當前教育者重點研究的課題,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運用這一模式,可促使閱讀教學效率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同時為課程教學的改革發(fā)展夯實了基礎。
四、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指向核心素養(yǎng),整合學習內容
核心素養(yǎng)包括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與審美創(chuàng)造四部分,教師在指向核心素養(yǎng)整合學習內容時,需要面向不同層面展開,體現(xiàn)群文閱讀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以語言運用與思維素養(yǎng)為例,教師應構建語言方面的任務,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知識語言。以統(tǒng)編版五年級下冊中的《月是故鄉(xiāng)明》為例,教師可結合文章設計一個議題,并根據(jù)議題搜集文章。文章以“月亮”為意象,抒發(fā)了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教師可圍繞“思鄉(xiāng)”這一議題,整合文本資源。如黃河浪的《故鄉(xiāng)的榕樹》、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魯迅的《故鄉(xiāng)》。將這四篇文章作為一組,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設計一些任務。任務一:對比四篇文章,歸納總結不同文章中運用什么事情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語言表達與情感流露方式有何異同?任務二:要求學生積累一些優(yōu)美詞句,為自己的表達積累經(jīng)驗。任務三:嘗試寫一篇思念家鄉(xiāng)的文章,將主觀情感融入客觀事物之中,學習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在不同的任務中,可幫助學生掌握抒情方法,并積累一些優(yōu)美詞句,實現(xiàn)語言能力培養(yǎng)目標。
以文化自信與審美素養(yǎng)為例,任務的設計重在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其傳承與弘揚意識。以“思鄉(xiāng)”這一議題為例,其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涉及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有登高的習俗,詩中“遙知兄弟登高處”足以證明“登高”一直以來都是重陽節(jié)的重要活動。學生可通過網(wǎng)絡平臺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故鄉(xiāng)的榕樹》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其中蘊含的家國情懷是優(yōu)秀文化的象征,是德育精神的核心;《故鄉(xiāng)》反映了中國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表達了作者對新生活的向往,并召喚人民堅定信念,共同為新生活努力奮斗。文章中蘊含的節(jié)日習俗、家國情懷、堅定的信念等,都是優(yōu)秀文化的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應自主構建實踐活動,在生活中觀察傳統(tǒng)文化載體,并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以自己的行為傳承文化,促進文化自信與審美素養(yǎng)發(fā)展提升。
(二)設計閱讀任務,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閱讀任務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可幫助學生厘清群文閱讀思路,并且使閱讀過程更具趣味性與層次性。教師在任務設計中,應結合任務群基本要素,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任務,優(yōu)化群文閱讀環(huán)境。筆者簡要指出兩種任務設計形式:
以問題為導向設計任務。任務群的特點是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思考,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的問題,幫助學生逐步探索,實現(xiàn)深度閱讀。以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包括《貓》《母雞》《白鵝》三篇文章,都是以描寫動物為主。教師可結合“動物朋友”的主題,組織學生整合起來閱讀,并設計問題:三篇課文分別運用怎樣的事情講述了動物的生活特點?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三篇文章都表達了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但是在敘述方面各有差異,情感流露有所不同,歸納三篇文章在情感方面的差異;自己有沒有喜愛的動物,請用優(yōu)美的語言寫一篇與動物相關的作文,將本單元習作任務滲透其中。
基于學生學情設計腳手架式閱讀任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學情設計符合其學習需求的任務,充分體現(xiàn)學習任務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的輔助價值。以統(tǒng)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名著閱讀”為例,包括《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四篇文章,均選自四大名著。文章內容以明末清初白話文為主,但部分詞匯與今日的解釋存在差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此時教師可設計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教師可從名著中整理一些關于人物、事件的背景故事,幫助學生結合這些資料自主閱讀。學生在初步閱讀中,必須掌握四個故事的前因后果,如此才能深入理解文本內容,為深度閱讀提供寶貴經(jīng)驗?;蚪柚煌浇?,以影視資源、解說視頻掌握本節(jié)知識,整合學習方法。課前任務的設計可縮小學生認知水平與課文內容難度之間的差異,如同一種腳手架,支撐學生完成閱讀。
(三)開展閱讀評價,提升教學效率
評價是學習任務群的主要因素,有效的評價可推動群文閱讀教學穩(wěn)步發(fā)展。評價需要給予學生自主評價、相互評價的機會,再融合教師的評價,可確保評價結果更具信服力,進而幫助學生掌握自身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為后期改善提供保障。接下來筆者從自主評價、相互評價、教師評價三方面展開分析。
自主評價需要結合情境任務展開,思考自身是否順利完成了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是否存在某些不足。以上述“動物朋友”主題為例,閱讀任務是用語言歸納三篇文章對動物的描寫以及情感流露方式,學生可對照任務評價自己的表現(xiàn)。又如上述“名著閱讀”單元,學生可在課后分析自己課前學習情況,思考后期改進的方向。自主評價是自主反思的過程,對強化自身閱讀能力有積極影響。
相互評價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需要教師組織分享交流會。以“名著閱讀”單元為例,教師可要求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資料講解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分享閱讀心得。由于課前學習方式由學生自主決定,可能有學生采用閱讀方式,有學生采用網(wǎng)絡平臺學習,有學生以影視劇資源為主,也有學生以實踐調研為主。不同學習方式獲取的成果各有差異,在交流會中,要求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在相互評價中指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影響,在評價中,教師可采用實時評價與階段性評價的方式。實時評價就是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觀察其是否存在問題,并對學生的情況做出評價,針對某個任務、某篇文章展開評價,具有針對性。階段性評價或以單元學習為主,或以月、期為階段,觀察學生在某一階段的表現(xiàn),并做出相應的評價。以“文化自信”素養(yǎng)為例,教師可觀察學生優(yōu)秀文化傳承與踐行情況,鼓勵其在后期將傳統(tǒng)文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出來。
五、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成果預估
(一)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任務群重在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任務,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究的機會。相較于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情境任務更能引起學生的關注與認可。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學習任務群,實現(xiàn)了情境的構建與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設,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使其在后期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習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可確保教育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后期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習任務群資源的開發(fā),將其充分運用于群文閱讀教學中,力求在提升學生興趣的同時提高課程教學效率,落實新課標指出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
(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學習任務群應用于群文閱讀教學中,需要教師對學習任務群與群文閱讀展開研究,尋找二者之間的契合點,構建高效閱讀課堂。傳統(tǒng)群文閱讀教學以整合資源、設計過程、獲取成果等方面為主,融入學習任務群,需要教師對任務群的特點、優(yōu)勢、概念、要素等方面展開分析,對教師教學能力而言是一個較大的考驗。長期將學習任務群與群文閱讀結合起來,可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為閱讀教學提供有利條件。教師的教學能力關系著教學成果,尤其是群文閱讀教學,將其與任務群結合起來,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探究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創(chuàng)新中,教師的能力將會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
六、 結論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是豐富學生知識儲備、打開學生文學視野的一把鑰匙,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學習任務群為群文閱讀教學帶來了機遇,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加大對二者的研究力度,尋找融合教育的契合點,構建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在任務完成的同時提高群文閱讀能力,促進自身綜合素養(yǎng)在閱讀中發(fā)展提升。信息化背景下,教師還應加強對線上教育的探究,構建線上閱讀平臺,定期投放群文資源,檢測學生閱讀成果,并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設計個性化教學方案,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開放性與靈活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在群文閱讀中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藝聞.學習任務驅動理念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4(3):13-15.
[2]莫秀娟.小學高年級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法例談[J].廣西教育,2024(1):90-92,99.
[3]李如鈺.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研究[J].語文世界,2024(2):9-10.
[4]徐光華.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與技巧研究[J].名師在線,2023(36):73-75.
[5]李清燕.學習任務群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3(36):58-60.
[6]付秀麗.學習任務單指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吉林教育,2023(36):91-93.
[7]方飛.學習任務群與群文閱讀的融合策略[J].讀寫算,2023(33):92-94.
[8]烏煒榮.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實踐[J].文科愛好者,2023(5):116-118.
[9]孟思琪.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高年級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3(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