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盞是中國傳統(tǒng)陶瓷藝術品中的一種,是藝術史上的瑰寶之一,伴隨著茶文化的興起而逐漸興盛,數千年來受到大眾的喜愛和追捧,其本身具有的獨特吸引力是純天然而成的,因此其具有的藝術氣息和文化內涵在眾多陶瓷藝術品中獨樹一幟。建盞不僅具有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還被賦予了深刻的藝術符號,在宋朝時曾經被傳播至海外,對于世界陶瓷的風格具有一定的影響。建盞作為中國陶瓷的一張名片,讓世界認識到中國工藝的精神以及其中蘊含的古人智慧,充滿了藝術價值。時至今日,人們對于建盞藝術的歷史文化依舊充滿著興趣,能夠通過建盞充分認識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關鍵詞建盞藝術;歷史文化;審美價值
瓷器是中國的名片,獨特的表現形式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其成為能夠承載中國歷史的媒介,而建盞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器具之一,與眾多傳統(tǒng)文化形式一樣,不斷地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內容注入到作品中。建盞起源于唐朝,興于宋朝,工藝在宋朝登峰造極,每一樣藝術的誕生和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是當時歷史和文化的記載和符號,而建盞藝術則是最大程度地展現了宋朝陶瓷藝術的審美風格特點,自然純粹的藝術特點與當時的審美風格相一致,展現出當時古人的審美意趣以及建盞藝術的風格特點?,F代藝人對于建盞藝術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與現代藝術審美相結合,讓其與時俱進,利用自然之美吸引人們的關注和喜愛。
1建盞藝術的歷史文化
建盞是一種陶瓷工藝品,為茶盞的一種,主要用于品茶、斗茶等,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最初起源于中國福建南平建陽區(qū),在宋朝時建盞藝術發(fā)展較快,無論是制作技術還是制作規(guī)模都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各地逐漸開始興建窯廠,大大提高了整體的產量,并且通過遠銷海外的方式進行藝術與文化的傳播,歷史上建盞曾經因為多方面的原因而沒落,如今人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愈發(fā)重視,建盞因此而備受關注,人們通過建盞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
眾所周知,歷史上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是重建孔孟之道的時代,器物也有著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的審美特點,不會過分地追求華麗的裝飾以及圖案,而是注重事物的內涵,通過內心表現出事物本身的價值。在這樣鮮明的時代背景下,人們注重內在而不注重外觀的特點造就了建盞藝術的樸實無華,達到一種心靈上的純凈與自然,古人對于建盞的喜愛由此可見,就以宋朝的斗茶為例,能夠看出人們不僅注重飲茶的實質性需求,還十分注重其中的文化內涵,追求藝術層次的風雅,以精致的建盞為茶具進行吟詩、作畫、下棋等一系列藝術性的活動,給予了人們最大程度地滿足,達到心靈上的愉悅、歡快。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上分析建盞,它是以一種藝術品的形式逐漸發(fā)展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將古代的茶文化發(fā)展到極致,將陶瓷藝術發(fā)展到巔峰的一種茶具,人們通過建盞這一藝術形式了解到當時的文化氣息與藝術氛圍,能夠展現出中國陶瓷藝術的與眾不同,表現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宋朝以樸素無華為美,崇尚自然淳樸的藝術形式,將樸實之美作為理想的美,這樣的意識形態(tài)不僅僅體現在生活中,更是在藝術形式上格外明顯。宋朝的作品沒有任何多余的渲染與裝飾,而是注重內涵與意境的表達,追求事物的本色,例如山水畫通過簡潔的勾勒凸顯出深遠的意境,力求自然、純真之美,這樣的藝術風格在瓷器的特點上也是展現得淋漓盡致,自然純粹之精髓形成了宋瓷獨一無二的藝術特質。建盞造型樸實無華、低調內斂,其中釉為結晶釉,是燒制時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的過程而形成的結晶,從而產生了不同的斑點和紋飾,不同的搭配以及獨一無二的特點造就了具有如此美感的建盞,有的如兔毫細致入微,有的如鷓鴣羽毛的斑點,這樣自然形成的美感在建盞作品中表現得十分別致,建盞本身屬于自然而成的藝術形式,符合宋朝時的審美特點。人們在喝茶的過程中感悟到其中的道理,欣賞樸實的建盞讓心靈得到享受,在這樣的審美特點下建盞藝術作品保持經久不衰。
不同的人欣賞建盞的角度也完全不同,有人覺得建盞本身的樸實無華就是一種美,有人覺得建盞的斑紋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美,這就是建盞的特殊之處,人們通過欣賞建盞能夠發(fā)現其中的美。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盞藝術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斑紋的變化充滿著多元的創(chuàng)意,有人喜愛油滴盞,有人偏愛立體飽滿的兔毫盞,而不同的建盞造型是從尺寸、比例上考慮的,造型的獨特追求成就了建盞獨特的藝術之美,建盞的造型設計善于利用簡潔的線條去勾勒整個作品,線條變化萬千、自然順暢、曲直結合,和諧地存在于整個器具之中,將整件作品襯托得飽滿立體。建盞藝人們運用出眾的技藝對建盞進行制作,從而形成含蓄、樸實、內斂的建盞作品。
2建盞藝術的審美價值
建盞的斑紋變化萬千,富有一定的層次感,并具有一定的金屬色澤,在光線的照耀下,隨著光線的強弱而逐漸變化色澤,細細品味建盞作品能夠發(fā)現其中蘊含的低調、內斂之美,與中國茶文化的主題相一致。建盞作品的背后蘊含著一種與自然的相處之道,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而是講究素面素心、樸實無華的作品內涵,這種古樸、素雅之美是與生俱來的藝術氣質,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息息相關。由于建盞采用含鐵元素較高的紅土進行燒制,胎質厚重,具有金屬光澤,受到溫度、濕度等因素的影響,其釉面能夠呈現出不同的色澤光彩,因此也就會產生不同的雜色釉。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茶文化的興起就是最好的證明,而建盞藝術作為中國茶文化的一部分也因此被帶動發(fā)展,建盞與茶緊密結合在一起。現代建盞藝術是一個正在發(fā)展的行業(yè),隨著市場的關注,建盞藝術受到大眾的喜愛,現代建盞藝人在傳統(tǒng)建盞藝術的基礎上不斷融入現代科學技術,以原材料的美增加更多建盞藝術的價值,這樣才會使其具有豐富的色彩紋飾以及做工精良的建盞作品得到市場的認可和接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建盞藝術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將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與現代審美藝術相結合,使其能夠完美地融入建盞的創(chuàng)作中。建盞藝人也在不斷探索,通過一系列藝術性地創(chuàng)作使建盞藝術更具時尚性和藝術性,讓收藏者能夠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藝術魅力,這也是傳統(tǒng)藝術與現代文化相碰撞的藝術形式。
在中國傳統(tǒng)陶瓷的代表中,在以簡潔素雅、素面清新而著稱的藝術品中,建盞是其中的佼佼者,建盞注重自然純粹的造型特點,通過自身的形、色來代替多余的裝飾,展現出陶瓷的本真之美。作為傳統(tǒng)陶瓷的代表,建盞在造型設計上不斷追求創(chuàng)新,意在重振傳統(tǒng)建盞的輝煌,展現出新時代中國陶瓷的欣欣向榮,由此可以預見建盞藝術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和市場潛力。作為傳承中國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的陶藝品,建盞以挖掘中國茶文化內涵為主題,在傳承的過程中需要對建盞藝術做出重大的突破,建盞藝術能在現代完美地融入人們的生活中就是在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結果。建盞的美經歷了數千年的歲月卻依舊能夠閃耀,讓人陶醉其中,茶客們在用建盞品茗時能夠從中領會到變化之美以及做人的道理,不用過分地追求華麗的裝飾,而是要充實自己的內心,擺脫世間俗世的煩擾,追求內心的富足,讓人們在茶藝中感受到生活的本質美好。
3總結
建盞是時間與藝術的結合,也是建盞匠人們的智慧結晶,通過自己樸實的藝術特點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完美地融入其中,并且與人們的生活和諧契合,將中國茶文化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隨著建盞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建盞的文化與藝術也得到不斷地提升,真正體現出文化傳承的意義,建盞在世界陶藝獨樹一幟的表現力讓世界認識到中國陶藝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建盞背后蘊含的和諧樸實與茶文化的審美相一致,其藝術氣質展現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參考文獻
[1]李健.建盞藝術之美[J].陶瓷,2022(1):75-77.
[2]黃輝耀.建陽建盞藝術之美[J].東方收藏,2020(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