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必常相伴,遙以相思寄東風。 ——題記
草長鶯飛,欣欣向榮的春與枝頭新芽的葉告別,熱情奔放的夏落下帷幕,再一回首,便是涼風習習、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秋了。圓月高懸于天幕,竟也會勾勒出落寞的愁容。
中秋佳節(jié),家鄉(xiāng)的樹林披上了紅色的嫁衣,夜里涼風一吹,蓋頭便被掀起。紅葉宛如紅色的絲綢,落在盛著月餅的玉盤邊。
家鄉(xiāng)有個習俗,中秋那日的月餅要一家人一起做,做好后在月兒最圓時一家人一起吃,這樣才能團團圓圓,萬事皆安。
我的目光不定,將老家的瓦房看了個遍,最后落在了廚房。耳邊回響起熟悉的聲音,眼前浮現(xiàn)出兩個身影,一大一小?!澳銈€調(diào)皮鬼,今年中秋我好不容易回來給你做月餅吃,你還給我搗蛋!”他用食指點了點我的鼻尖,沒好氣地說著?!拔覜]有啊!我只是想跟您一起做月餅。”稚嫩的童音中帶著幾分抱怨和委屈。
我十歲那年,爸爸離異后便離開了家,只有我和奶奶兩人留守在家。他在外面學了些制作甜點的手藝,定期給我和奶奶寄生活費。但近年來奶奶的身體越來越不好,需要他回來照顧。
村里的脫貧干部李主任了解到我家的情況,便主動聯(lián)系了爸爸,向他說清了政策,希望他能回來勞動脫貧,開創(chuàng)美好生活。李主任還說村里已設(shè)立了脫貧基金,可以申請無息貸款,只要有技術(shù),不怕沒活路。
爸爸考慮再三,終于決定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于是,中秋節(jié)期間,我家的甜點店便開業(yè)了。李主任送來了花籃和扶濟金表示祝賀,我們一家總算能開心團圓地生活了。
窗外的月兒爬上樹梢,桂花的清香氤氳在我的鼻尖。歲月的褶皺雖已爬上爸爸的眼角,但他的嘴角卻掛著幸福的笑容。
爸爸的手很大,也很粗糙。但他也很細心,他會手把手地教我做月餅,那月餅是獨一無二的,一盤里的每個月餅圖案都不相同。
我問他為什么每個都不一樣,他說:“因為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也各不相同?!?/p>
為了討個開業(yè)的彩頭,爸爸說:“我特意做了一個特大的月餅,用你的樣子裝飾,并用你的名字當圖案。誰要是抽中了獎,便免費送上?!?/p>
我一聽,高興得拍起了手。一縷如水的月光照徹門店,月兒似乎寄來了東風的思念,遠處仿佛飄來美妙的歌聲,或許是廣寒宮里的嫦娥彈奏起悠長動人的樂曲。
兒時常記月如玉,直掛秋夜摘不得。讓牽掛不再牽掛,思念不再永遠……
(責編/李希萌 責校/袁園)
投稿郵箱:25310282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