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縣域微課應用平臺建設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探討縣域微課應用平臺的建設意義,并對其應用進行再思考。
【關鍵詞】微課應用平臺 建設意義 應用的再思考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教育資源,通過社會、學校、教師、學生等多種渠道在教育領域內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從而提高教育質量。隨著縣域微課應用平臺的廣泛應用,微課的教學場景應運而生,在教育領域中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手段也是層出不窮、多種多樣,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多元且生動的教學應用模式。
一、微課的應用價值及微課平臺的功能
微課作為新的教育方式,以其鮮明的特點正越來越受到教師的喜愛:時間較短、內容精簡,教學視頻一般為5~8分鐘,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通過圖像、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媒介形式,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講解知識點或技能操作,適合進行遠程教育和在線學習??傊?,微課是一種高效、實用的教學手段,在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微課的實際應用離不開微課平臺的建設。微課平臺是一種在線教育平臺,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微課的制作、發(fā)布、管理和學習等服務。微課平臺通常具備以下功能:提供操作簡便、使用高效的制作工具,讓教師可以方便地制作微課程,包括錄制視頻、編輯文本等;支持當前流行的多種媒介格式,豐富微課程的價值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提供管理工具,使教師可以方便地管理微課程,包括發(fā)布、更新、添加、刪除等;支持在線學習,讓學生可以在平臺上觀看微課程,并進行在線學習和測試;提供數(shù)據(jù)分析工具,讓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觀看次數(shù)、學習時間、測試成績等。
二、縣域微課應用平臺建設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縣域微課應用平臺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巨大挑戰(zhàn),也是教育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一種教學趨勢。縣域微課應用平臺的建設,對促進本地區(qū)教育教學手段的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毋庸置疑的是,縣域微課應用平臺的建設和應用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1. 基層教師對微課概念的理解缺乏深度。
首先,有些教師將課堂教學錄像簡單地切割成幾段視頻,然后加以編輯,就稱之為微課。這種做法并不符合微課的正確含義。微課應該是圍繞一個特定知識點展開講解和演示,內容單一、語言簡潔、形式活潑、通俗易懂。而將長視頻簡單切割后得到的短視頻,仍然保留了原來內容繁雜、重點模糊的特點,并不能被稱為微課。
其次,部分教師將多媒體課件誤以為是微課。然而,兩者之間存在本質區(qū)別:微課旨在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課件則更多地用于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煜@兩個概念只會導致教學效果的削弱,應當引起足夠重視。
2. 微課的制作手段還不夠成熟和完善。
一節(jié)優(yōu)秀的微課,要求教師能深刻理解教學的重點、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與問題,并熟練運用各種教學工具與技巧,才能制作出精良的微課。但目前,許多教學工具和平臺標準較為落后,有的是簡單地對課堂記錄進行剪裁,有的則是在錄播室采用數(shù)碼設備進行拍攝,并進行后期剪輯和合成。這種流程不僅增加了微課制作的成本,也增加了教師的負擔。
3. 縣域微課應用平臺缺乏互動分享機制。
許多教師在潛意識里認為微課僅僅是單向資源,缺乏互動與反饋等交流特性。這種認知顯然是片面的。構建縣域微課平臺的核心在于促進交流、分享理念,微課的價值需經(jīng)作品上傳、觀看播放、專家評估及交流共享等多途徑整合運用,方能體現(xiàn)其價值。
三、縣域微課應用平臺的目標定位
縣域微課應用平臺知識體系廣泛,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jīng)驗、課后練習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搭建優(yōu)質微課平臺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確定目標對象和課程類型。例如,微課平臺是針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還是職業(yè)人士;是提供職業(yè)技能課程,還是學科知識課程等。
選擇合適的技術平臺和工具。根據(jù)目標對象和課程類型,選擇合適的技術平臺和工具,例如LMS(學習管理系統(tǒng))、CMS(內容管理系統(tǒng))、視頻制作工具、云存儲等。
制訂課程設計和開發(fā)流程。做好課程設計、制作、審核、發(fā)布和評估等環(huán)節(jié)工作,確保課程質量和效果。
確定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根據(jù)目標觀眾和課程類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媒體形式,例如視頻、音頻、圖像、文字等。
提供學習支持和服務。例如,提供在線學習支持、技術支持、課程咨詢等,確保學生順利學習和使用平臺。
進行市場推廣和宣傳。利用社交媒體宣傳、廣告投放等,吸引目標對象,并提高平臺知名度。
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定期進行用戶反饋和數(shù)據(jù)分析,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平臺,提高用戶體驗度和課程實施效果。
四、縣域微課應用平臺建設和應用的再思考
打造教師、學生都能參與的縣域微課應用平臺,需要充分考慮平臺設計、內容制作、課程管理、互動交流和數(shù)據(jù)分析等方面,以提高平臺的易用性和學習效果。同時,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優(yōu)化平臺,以滿足教師、學生不斷變化的需求。
1. 需要確定縣域微課應用平臺的目標用戶。
平臺的目標用戶包括學生、教師、家長等。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需求和使用習慣,因此需要根據(jù)不同的用戶需求來設計平臺的功能和界面。
2. 平臺架構應具有多元的設計元素。
功能豐富。平臺應易于使用、界面友好,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輕松地使用。同時,平臺需要提供多種接口,方便電腦、手機、平板等不同設備的接入。
內容制作。平臺需要提供一些制作微課的工具和模板,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制作微課。同時,平臺還應該提供課程資源庫,方便使用者獲取相關的教學資源。
課程管理。平臺需要提供課程管理功能,讓教師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課程,包括添加、刪除、編輯和發(fā)布課程等。同時,平臺還應該提供學生管理功能,讓教師可以方便地管理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課程進度、作業(yè)提交情況等。
互動交流。平臺需要提供互動交流功能,讓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在線互動,包括在線討論、問答、在線測試等。
數(shù)據(jù)分析。平臺需要提供數(shù)據(jù)分析功能,讓教師可以方便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成績等。同時,平臺還應該提供數(shù)據(jù)分析工具,讓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評估。
師資培訓。平臺需要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微課制作和教學水平,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培訓等方式,讓教師掌握微課制作和教學技能,提高微課的質量和效果。
3. 平臺需要加強與學校的合作。
平臺需與學校的教學管理系統(tǒng)進行對接,提高平臺的整體效益和使用率。同時,需要與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提供更加豐富和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
4. 平臺需要加強推廣。
可以通過線上交流、線下互動等方式,讓用戶了解平臺的功能和優(yōu)勢,提高平臺的知名度和使用率。
綜上所述,縣域教育要以信息技術的應用為突破口,探索微課應用平臺的建設和維護的一般規(guī)律和方法,使微課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服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專業(yè)化能力,促進縣域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fā)展。
(作者單位:福建省順昌縣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蘇少偉)
[1]李廷廣.淺析微課的特點及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20(01):83.
[2]梁樂明,梁錦明.從資源建設到應用:微課程的現(xiàn)狀與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3(08):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