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倡導踐行學思結(jié)合、用創(chuàng)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主題意義統(tǒng)攝下基于真實場景的小學英語綜合活動,能夠讓學生在用英語做事中解決真實問題,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師可“深入語篇研讀,探尋主題意義”“圍繞主題意義,設計真實場景”“聚焦主題意義,展開有序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
關鍵詞:小學英語;主題意義;真實場景;綜合活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4)19/22-0043-05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教材各單元應圍繞主題,選擇適切的語篇材料,設計有利于學生接觸、體驗、感知、學習和運用語言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有利于學生圍繞主題意義,用英語進行真實的交流和表達,教材應將語言知識的教學融入語言實踐活動之中,要注意在語境中呈現(xiàn)和講解語言知識,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素材和實例,引導學生理解語言表達的意義,觀察語言形式,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語言的規(guī)則和用法?!苯冢P者執(zhí)教了一節(jié)無錫市級小學英語綜合活動展示課——六年級下冊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在主題意義統(tǒng)攝下,設計真實場景,讓學生展開各項語言實踐活動,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深入語篇研讀,探尋主題意義
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涉及多個語篇,其中Story time第一部分以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了Mike, Wang Bing等人如何在課前查閱有關澳大利亞的信息,第二部分呈現(xiàn)了Liu Tao在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的一篇介紹澳大利亞的短文,介紹了這個國家特有的動物、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以及主要城市。在Story time之后的練習Read and write中出現(xiàn)了圖文結(jié)合的語篇,內(nèi)容包含Australia的Cities,Weather,Interesting animals,Interesting sport,Others。Fun time是關于國家的信息卡制作,圖表結(jié)合,配有一篇the UK的完整英語介紹,內(nèi)容包括Weather, Interesting sport, Interesting cities, Interesting places。Sound time通過韻文再次呈現(xiàn)澳大利亞城市悉尼的美景。Culture time則通過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分別介紹了中國、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四個著名旅游景點。
五個語篇以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了解不同國家的天氣、動物、運動、城市、名勝等。學生通過運用不同句式的表達,比較各國文化異同,汲取文化精華,逐步形成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客觀、理性看待世界,樹立國際視野,涵養(yǎng)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鑒于此,在開展本單元英語綜合活動課時,便有了明確的主題意義,那就是讓學生具有正確的、深厚的“家國情懷”。
二、圍繞主題意義,設計真實場景
筆者執(zhí)教的是無錫市“未來學習創(chuàng)新基地”項目“‘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森林教育活動課程實踐研究”的實踐展示課。森林教育,需要創(chuàng)設戶外學習課程,讓教育回歸自然,逐步讓核心素養(yǎng)脫離表層,讓實踐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以生動、豐富、實用的方式在兒童的心靈深處扎根。走出教室,跨出校門,到大自然中去,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風土人情等,可以很好地踐行“森林教育”的理念?!凹覈閼选保瑥纳磉呑銎?,從小處做起,從鄉(xiāng)情做起。結(jié)合我校的家校俱樂部活動,對家鄉(xiāng)宜興做一次尋訪,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于是,教師在課堂上將尋訪模擬還原,師生共赴一場身臨其境的生命體驗。
教學中,教師圍繞主題意義,為學生設計多個真實場景——
場景一:讀兒歌,引出看世界。
Bright day.
Sunny day.
Here comes the May Day holiday.
The world is here.
The world is there.
Why don’t we go everywhere?
教師自帶節(jié)奏讀一讀,然后引導學生一起說一說。
場景二:放視頻,瀏覽大世界。
T: Let’s go and see the world.
視頻中包含:London / Britain, Canary Wharf / London, Tokyo / Japan, Beijing / China, Singapore /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Chicago / America
場景三:自由談,說熟悉的國家。
T: In Unit 6, we also know some countries, cities and places. Which country do you want to share us?
多媒體呈現(xiàn)圖片,同時呈現(xiàn)思維圖要點:weather, sport, animal, cities, places, …
請兩位學生分別介紹。
場景四:小視野,談家鄉(xiāng)掠影。
T: We are Chinese. We live in Yixing.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ixing?
同樣,呈現(xiàn)思維圖要點:weather, places, food, sport, ...
場景五:尋蹤跡,訪家鄉(xiāng)宜興。
T: Yixing is a small city. But it’s very nice. Do a lot of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know Yixing?
Ss: No.
T: So we have the duty to let more and more people see Yixing, hear Yixing and know Yixing.
T: Here are some builders in Yixing. Today, we’ll follow them and find out about Yixing.
場景六:看視頻,育鄉(xiāng)土戀情。
T: In the builders’ eyes, what is the city of Yixing?
T: In your eyes, what is the city of Yixing?
T: What is the city of Yixing? Let’s watch a video.
引出:Yixing is an International Central City. It’s a warm city. It’s a cultural city. It’s a rich city ...
整節(jié)課,教師通過這幾大真實場景的設計,將書本內(nèi)容、語言素材、實踐活動等有機融合,學生在此間學習語言、體驗生活、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在無形中變成了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思維品質(zhì)提升、文化意識建構(gòu)和學會學習的成長過程。
三、聚焦主題意義,展開有序教學
(一)確立主題語境
“主題具有聯(lián)結(jié)和統(tǒng)領其他內(nèi)容要素的作用,為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范疇?!惫P者在分析教材文本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jié)合我市地域特色,將本課時主題語境定為尋訪宜興,涉及“人與自我”中的“身邊的事物與環(huán)境”“人與社會”中的“常見的體育運動項目”和“常見職業(yè)與人們的生活”“人與自然”中的“季節(jié)的特征與變化,季節(jié)與生活”等,重點聚焦談論“宜興”這一城市,小切口,深挖掘。學生在參與尋訪的過程中,記、錄、談宜興,在無形中產(chǎn)生熱愛、歌誦、眷戀這座城的情感。這樣,學科育人悄然無痕,水到渠成。
(二)選擇觀察視角
《課標》倡導踐行學思結(jié)合、用創(chuàng)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要求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循環(huán)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
在尋訪宜興、決定觀察視角時,教師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與認知規(guī)律,從學情出發(f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較熟知的、感興趣的、又有話可談的worker, cook, artist, farmer, sport-lover。由此,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宜興的High technology, Colourful food, Wonderful works, Happy life, Popular sport。視角的選擇,既有源于教材文本的要點,又兼顧宜興獨具的特色,基于教材,并超脫于教材。
五個代表性視角只是一個引子,旨在讓學生明白:尋訪可以從小處著眼,從身邊人入手;只要用心,都可在細微處見大智慧。學生在尋訪過程中,從不同人的視角中,看到了別樣的宜興側(cè)面、宜興縮影,從而引發(fā)自己的思考,宜興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城市?以此展開新一輪的探究、尋訪,這樣,學習便將繼續(xù)向縱深開去。
結(jié)合尋訪這一真實語境,學生循著五個視角不同的人物了解宜興,展開對語言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并解決真實問題,最終實現(xiàn)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文化意識的培育、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恰用融合資源
教學中,教師敢于突破教材的制約,充分挖掘教材以外的資源。在深入定性、把握本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和內(nèi)容后,教師注意選用具有正確育人導向的,真實、完整、多樣的英語材料,如圖片、影像、文字資料等,以支撐、豐富、完善學生對宜興的深層認知。
1.視頻巧用,與你共情。在課開始時,播放Countries and cities in the world視頻,帶著學生2分鐘內(nèi)看世界,提醒他們可把熟悉的國家、城市、景點大聲說出來,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
在談論宜興美食時,播放一個小視頻,讓學生對烏米飯的制作過程有所了解。之后,讓學生一起說一說幾個重要步驟:Step 1 Pick some leaves, Step 2 Crush the leaves into some juice, Step 3 Pour some water and steep the rice, Step 4 Cook the rice。學生邊回顧視頻邊講述,加深印象,而對這一傳統(tǒng)美食工藝也頗為好奇,甚想親自嘗試一番。
宜興紫砂茶壺遠近聞名,它是如何制作的?讓學生在一個小視頻中,了解其工序的復雜、大師運用各類工具的嫻熟和耐心。無論學習,還是做事,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追求精致、完美。
宜興到底是怎樣一個城市,讓學生通過視頻全面see宜興,hear宜興,know宜興。在聲、像、影的共同震撼、影響下,學生亦有動力,把這樣的宜興推薦給更多的人,他們樂意成為宜興的正能量宣傳者。
2.圖文并蓄,觸及我心。談到宜興美食時,多媒體呈現(xiàn)一幅幅來自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精致菜品圖片,讓人不禁垂涎欲滴。在宜興,可以嘗遍美食,享受幸福的味道。宜興有在農(nóng)歷四月初八吃烏米飯的傳統(tǒng)習俗,隨著春季的到來,很多家庭可能已經(jīng)陸續(xù)開始嘗鮮了。烏飯葉是宜興這一帶特有的植物,讓學生讀一段文字,了解其學名叫南燭,完成必要的科普。
談到運動時,教師呈現(xiàn)兩段官網(wǎng)上的截屏文字,讓學生快速了解宜興國際馬拉松的舉辦時間、賽道設計;同時,在地圖上,教師帶著學生一起找一找“一山、兩[氵九]”,馬拉松的起點、途經(jīng)地、終點等。學生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小小宜興,居然承辦過這樣的國際性賽事,而沿途的美景,也被這么多人所知曉。此刻,學生的心情美妙至極。
在圖片、影像、文字資源等的選擇上,教師用了心思,學生在欣賞、觀看、閱讀的過程中,對家鄉(xiāng)的熱愛、驕傲情懷自然流露。在這節(jié)課上,資源怎樣融合,何處融,融什么,融合幾個點,都用得恰到好處。
(四)關注體驗反饋
“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將評價貫穿英語課程教與學的全過程。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成為各類評價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和合作者,自覺運用評價結(jié)果改進學習?!?/p>
本節(jié)課,圍繞尋訪宜興這一主題語境展開。在每一階段的尋訪進程中,采用“訪——記——談”的模式,學生逐一走近各個城市建設者,了解宜興,記錄宜興,同時暢談宜興。跟著workers了解宜興的High technology后,讓學生簡要對著文本空缺說一說;跟著cooks了解宜興的Colourful food后,讓學生互相提問感興趣的美食;跟著artists了解宜興的Wonderful works后,讓學生任選一個談一談;跟著farmers了解宜興的Happy life后,讓學生根據(jù)尋訪內(nèi)容接龍;跟著sport-lovers了解宜興的Popular sport后,讓學生對著圖表談論重要體育賽事(分別見圖1、圖2、圖3、圖4、圖5)。待到尋訪結(jié)束,學生結(jié)合自身經(jīng)驗和知識,寫一寫、述一述心中的宜興(見圖6)。在交流中,學生相互激勵,相互啟發(fā),你追我趕,互助共習。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尋訪反饋的形式多樣,具有層次性、梯度性、趣味性、挑戰(zhàn)性。反饋所用語言,既有本單元教材文本中出現(xiàn)的目標語“You’ll find ... Do you like ...? People like ... There are ...”,又融匯貫通了以前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時態(tài),兼具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將來時和一般過去時,任由時空切換,學生均能暢所欲言。教師關注學習的過程性評價,根據(jù)學生對尋訪體驗的反饋,調(diào)整教學進度、節(jié)奏、方式等,從而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
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對學生聽、讀、看方面的理解性技能,還是對其說、寫方面的表達性技能,均有一定的考量。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得到了協(xié)同提升、發(fā)展。
在教完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融入這一課時,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本單元的主題意義。主題意義并不遙遠、空洞、抽象,它也不是口號、標簽,借助真實的場景及其豐富的活動,它亦可以顯性化、表象化。
主題意義統(tǒng)攝下的基于真實場景的小學英語綜合活動教學,讓學生有了一次真正的用英語做事的體驗,他們在做事中學會做人,在學習中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本文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五期2023年度立項課題“主題意義統(tǒng)攝下的小學英語真實學習場景設計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2023JY15-L1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