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輩們曾衣衫襤褸地穿越歷史的風雨飄搖,救家國于水火之中,他們的愛國熱情燭照千古。因此,我們回望時,仍能清晰地看到那些灼灼目光。而如今,繁華盛世,愛國似乎變成了一種抽象的情緒,不知何處落地。當然,青少年從不缺少恣肆的想象,對于愛國,一些人以為僅僅是狼煙起,用血筑,悲壯如岳飛“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或者是臨深淵,以死赴,雄渾如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
其實,時代自有命題,而愛國的路徑向來具體。
具體地愛國,要置身事內(nèi)。既然長夜已盡,就不滯于空想;更切忌“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事不關己,得過且過。
首先,你我應當在海量信息的迷霧中,看見中國的過往與當下。
看見過往,那些高大的身影,文天祥、林則徐、譚嗣同、秋瑾、鄒容、孔繁森、陳祥榕、黃文秀……他們或哀民多艱,先憂后樂;或赤子之心,以身殉國——他們?yōu)樽鎳x無反顧。還要看見一代代國人的智慧凝結成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形象,文化自信方能實現(xiàn)民族精神獨立。今年暑假,“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進一步放開,全球游客的目光被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所吸引,“China Travel”的熱度持續(xù)升溫。這不正提醒我們要看見自己國家的文化?我們的文化獨具風采,是讓中國走向世界的深厚根基。
加繆說,對未來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都獻給現(xiàn)在。我們首先要看見當下。當下的祖國河山壯闊秀美,發(fā)展蒸蒸日上。我們更要看見新一代青年在這里、在當下的奮斗。在治沙造林的生態(tài)工程中,一代代青年牢記使命,活用科技創(chuàng)新,實現(xiàn)“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zhuǎn)變;在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中,一大批“90后”胸懷航天事業(yè),勇攀科技高峰,在探月探火、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等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奮斗的舞臺各不相同,但是因愛國而執(zhí)著奮斗的姿態(tài)具有同樣非凡的魅力。
具體地愛國,要竭力承擔,人生萬事須自為。中國的大國擔當已經(jīng)體現(xiàn)在了方方面面:去年,在中國的斡旋之下,沙特與伊朗結束了長達數(shù)十年的敵對狀態(tài);今年,巴勒斯坦各派別又在中國的幫助下簽訂《北京宣言》,從內(nèi)憂外患中走出第一步。我們的國家有大國擔當,做到了“達則兼濟天下”;我們每一個青少年也要擔當有為,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以智慧,以努力,以赤忱愛國,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綁定”,橫刀立馬,敢為人先。
具體地愛國,要足履實地。中國人講究知行合一,在愛國上更應如此。雖然躬逢盛世,但是居安思危,不忘萬里路遙,這是我們中華民族長盛不衰的原因。因此,青少年應當把青春和祖國命運相連接,樹立理想,成就自我,奉獻祖國,正如艾青所說:“個人的痛苦與歡樂,必須融合在時代的痛苦與歡樂里?!币源缧募娜A夏,將歲月贈山河。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命題方式,青少年懷愛國之志,行愛國之實,定能執(zhí)筆勇毅,落筆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