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電影《地道戰(zhàn)》 《地雷戰(zhàn)》我看過好多遍,我也曾天真地想,抗戰(zhàn)時期,我們香臺頭這一帶為什么不挖地道跟敵人作戰(zhàn)呢?長大了才懂得,我們這個地方是軟軟的沙土,挖不了多深就能見水,因此不可能挖地道。但我們這里有蘆葦蕩,有高粱地、玉米地,在抗戰(zhàn)時期,新四軍在這里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我還聽說了一場巧妙的“地雷戰(zhàn)”——
那時候,離我老家7里地的鮑家壩以東有一大片蘆葦蕩,蘆葦蕩里沒有一條正規(guī)的路,總是彎彎曲曲,繞來繞去,走在里面就像進了迷宮,半天也繞不出來。在那蘆葦蕩里,別說相隔幾丈遠,就是兩個人離開三五尺,就看不著對方。鬼子進了蘆葦蕩就是兩眼一抹黑,而民兵聯(lián)防大隊的同志們手上有繪制好的“設防圖”,所以心里都有底。他們還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埋下了地雷。
一天,有個偽軍冒充“和尚”,想到這里為日本鬼子探路,被游擊隊員識破后,一場“引誘戰(zhàn)”拉開了序幕。游擊隊員們先放了幾響空槍,引得鬼子追了上來。隊員們邊打邊退,敵人發(fā)瘋似的追,追進了蘆葦蕩。聯(lián)防大隊政委吳品莊繞到敵人背后,爬上一間屋子,向下一看,敵人在蘆葦蕩里亂追亂轉。帶隊的鬼子軍官是個瘦個子,進又找不到去處,退也摸不到出路。忽然,蘆葦蕩里天崩地裂的一聲響,是地雷爆炸了,擠在那兒的鬼子倒下了好幾個。
瘦個子揮舞洋刀,嘰里呱啦地一陣叫,鬼子們瞎打了一陣槍炮,就從蘆葦蕩里的幾條支道上同時向西追去。沒走多遠,這一隊鬼子和那一隊鬼子又碰到了一塊。聯(lián)防隊員們發(fā)現(xiàn)鬼子踏進了預設的地雷陣,就拉緊繩索,繩索牽動引火線,地雷頓時像發(fā)怒的野獸一樣狂叫,把鬼子炸得倒的倒、飛的飛。一時間,蘆葦蕩里煙霧彌漫,火藥味嗆得人喘不過氣來。
日偽軍走投無路,只能用刺刀割倒了擋住去路的茅草和蘆葦,開辟了一條新路。誰知,聯(lián)防大隊的槍炮聲又響起來了,數(shù)十顆手榴彈突然從天上落下,把日偽軍炸得四散逃命。這幫平日里窮兇極惡的家伙,這時像一群被追逐得無處藏身的野狗,嚇得不敢竄也不吭聲了。
這時,南坎日軍據(jù)點的頭目單木帶著救兵來了。正當鬼子兵驚恐萬狀地割蘆葦草,想奪路而逃時,正前方不遠的地方又響起了一陣陣“機槍聲”,讓單木以為圍攻如皋城的新四軍部隊殺過來了。其實,在這蘆葦蕩里,有真槍真炮,也有鐵皮箱里的鞭炮,聲音真假難辨。吳品莊帶了幾個隊員,從北邊一條小道上繞過去,悄悄地靠近鬼子,到離鬼子幾十米時又投了數(shù)十顆手榴彈,送幾個鬼子上了西天。
鬼子兵只能用兩挺機槍掃射著開路,拼著突圍。這時候,蘆葦蕩深處又響起不間斷的“機槍聲”——這是老百姓又在鐵皮箱里放起了爆竹。聯(lián)防隊員和老百姓吼聲震天:“繳槍不殺!”“抓活的!”喊話聲此起彼落,鬼子、偽軍也分不清東西南北,“轟”的一聲又踩上了一顆地雷。這顆地雷就像是給來犯的日偽軍送別的“禮炮”。
剩下的日偽軍一逃出蘆葦蕩,就撒丫子地往南坎據(jù)點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