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冷圈套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CS-EMR)治療6~10 mm無蒂結直腸息肉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五華明鑫醫(yī)院收治的86例6~10 mm無蒂結直腸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行熱圈套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HS-EMR),觀察組患者行CS-EMR。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應激指標、疼痛因子水平、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用時、息肉切除用時均短于對照組,完整息肉切除率高于對照組(均P<0.05)。術后1 d,兩組患者皮質醇(Cor)、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去甲腎上腺素(NE)、神經(jīng)肽P物質(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升高幅度均小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3個月,兩組患者各項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與HS-EMR 相比,6~10 mm無蒂結直腸息肉患者采用CS-EMR治療可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機體應激反應,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冷圈套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結直腸息肉;熱圈套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57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0.0138.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0.043
結直腸息肉是指結腸或直腸壁上生長隆起的組織腫塊,其發(fā)病與不規(guī)律飲食習慣、炎癥刺激等因素密切相關,大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伴有腹痛、便血等癥狀[1-2]。無蒂結直腸息肉是臨床常見的息肉類型,其基底較寬,與腸壁的連接面積較大,存在較高的惡變風險,故在明確診斷后需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以改善患者預Gn9Hc46NkaH6dSnkg0lDcgt6EliHXWBeSfE124kEoQM=后[3]。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為目前治療6~10 mm無蒂結直腸息肉的主要術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視野清晰等特點[4]。而不同切除方法治療效果可能存在差異,熱圈套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hot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HS-EMR)是在套住息肉后行高頻電凝以切除息肉,但瞬時高溫可能對鄰近組織造成損傷,增加腸穿孔等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5]。冷圈套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使用圈套器直接機械勒除息肉,無熱損傷,可減小對周圍組織的影響[6]?;诖耍狙芯窟x取86例6~10 mm無蒂結直腸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CS-EMR治療6~10 mm無蒂結直腸息肉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五華明鑫醫(yī)院收治的86例6~10 mm結直腸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
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29~65歲,平均年齡(48.96±4.45)歲;息肉類型:單發(fā)性30例,多發(fā)性13例;息肉直徑6~10 mm,平均息肉直徑(8.04±0.88)mm; BMI 18~27 kg/m2,平均BMI(22.86±1.45)kg/m2;吸煙史:有28例,無15例;飲酒史:有20例,無2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28~66歲,平均年齡(49.12±4.51)歲;息肉類型:單發(fā)性29例,多發(fā)性14例;息肉直徑6~10 mm,平均息肉直徑(8.07±0.91)mm; BMI 18~27 kg/m2,平均BMI(22.89±1.47)kg/m2;吸煙史:有27例,無16例;飲酒史:有21例,無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五華明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結直腸息肉的診斷標準[7],且經(jīng)內鏡檢查確診為無蒂息肉,直徑6~10 mm;⑵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⑴伴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⑵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⑶伴家族性息肉病或炎性腸病者;⑷伴凝血功能障礙者;⑸伴嚴重精神障礙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排除手術禁忌,做好腸道準備。術中行靜脈麻醉,由同一醫(yī)師團隊于內鏡(奧林巴斯,型號: CV-170)下進行手術操作。
對照組患者行HS-EMR治療:在內鏡輔助下明確息肉位置、大小等信息,將靛胭脂+生理鹽水混合溶液注射于息肉處黏膜下。待息肉輪廓顯示清晰后,置入熱圈套器套住息肉及部分周圍組織,先輕微收緊將息肉拉離腸壁,再以高頻電凝刀切除。
觀察組患者行CS-EMR治療:在內鏡輔助下明確息肉位置、大小等信息,定位息肉后置入冷圈套器,套取息肉及部分周圍組織,收緊后機械勒除息肉組織。兩組患者獲得的息肉標本均回收送病理科檢查。
1.3 觀察指標 ⑴手術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用時、息肉切除用時、息肉完整切除率。息肉完整切除標準:息肉底部、底側緣及周緣活檢標本內無病變組織。
⑵應激指標。于術前、術后1 d,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以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半徑16 cm)離心10 min,以放射免疫法測定皮質醇(Cor)、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⑶疼痛因子水平。于術前、術后1 d,與⑵同樣方法獲取血清,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測定神經(jīng)肽P物質(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⑷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穿孔、遲發(fā)性出血、感染。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并發(fā)癥總發(fā)生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⑸生活質量。于術前、術后3個月,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8]評估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4個領域,各領域滿分100分,分值與患者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用時、息肉切除用時均短于對照組,完整息肉切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應激指標比較 術后1 d,兩組患者Cor、 ACTH、 NE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升高幅度均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疼痛因子水平比較 術后1 d,兩組患者SP、 PGE2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升高幅度均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術后3個月,兩組患者各項WHOQOL-BREF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5。
3 討論
結直腸息肉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臨床認為與遺傳、飲食、炎癥、感染等方面因素有關。有家族性遺傳性息肉病類群體息肉發(fā)病率高于正常人群;日常生活中若過多食用腌制、油炸食品可對結直腸黏膜造成刺激,導致黏膜組織異常增生,形成息肉組織;若結直腸周圍伴炎癥反應,在炎癥的持續(xù)刺激下,可促進黏膜組織發(fā)生增生性變化,增加息肉風險[9-10]。息肉體積增大會引起腸腔阻塞,使腸內容物無法正常通過,出現(xiàn)便血、黏液樣便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且6~10 mm的無蒂息肉惡變風險較高,為防止其進展為癌癥需及早切除。
EMR為微創(chuàng)術式,將內鏡置入腸道即可明確息肉類型、大小等信息,可在減輕機體創(chuàng)傷的同時完成息肉切除,迅速緩解疾病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但術中切除方法不同,切除效果存在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用時、息肉切除用時均短于h+4rSzpfDLu8UTDLxjlM1A==對照組,完整息肉切除率高于對照組。這提示6~10 mm無蒂結直腸息肉患者采用CS-EMR可縮短手術時間,且息肉切除完整率較高。分析原因為,HS-EMR術中使用的熱圈套器依靠高頻電凝切除息肉,切除時需提起病灶并與腸壁保持距離,這不僅延長手術時間,還會影響息肉的完整切除,降低術后病理標本質量[11-12]。而CS-EMR無需進行電凝等操作,直接圈套息肉并切除,可更快速地完成切除,故手術時間較短。此外,CS-EMR對息肉的牽拉和擠壓較小,能更完整地將息肉及其根部一并切除,完整切除率較高。
Cor、ACTH、NE為常見的應激指標,手術操作引起的創(chuàng)傷會刺激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促使應激相關指標大量釋放,引起機體代謝紊亂。SP、PGE2則為疼痛因子,機體受到創(chuàng)傷后會刺激該類因子的釋放,其水平越高表明創(chuàng)傷越大,疼痛程度越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1 d,兩組患者Cor、ACTH、NE、SP、PGE2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升高幅度均小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HS-EMR術中使用的熱圈套器在切除息肉時會產(chǎn)生熱量,導致局部組織的熱損傷,引發(fā)強烈的炎癥反應和疼痛,從而增加應激反應,致使疼痛因子大量釋放。而冷圈套器可避免高溫對周圍神經(jīng)末梢的刺激,且對周圍正常組織破壞小,可減輕應激反應,降低疼痛水平[13-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熱圈套器產(chǎn)生的熱效應可能導致組織過度凝固和壞死,使腸壁變薄、變脆,進而引發(fā)腸穿孔。且電凝作用可能導致血管過度收縮和損傷,在術后恢復過程中受損血管可能再次破裂出血。CS-EMR術中使用的冷圈套器在切除息肉時不會產(chǎn)生高溫,對周圍組織的熱損傷較小,從而降低腸穿孔的風險,且對血管的處理相對較為自然,引起血管破裂和遲發(fā)性出血的風險較低。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個月,兩組患者各項WHOQOL-BREF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相比于HS-EMR,CS-EMR手術操作時間更短,引起的應激反應較弱,更有利于患者術后機體恢復,且較小的創(chuàng)傷及較低的并發(fā)癥風險可降低患者的心理負擔,避免產(chǎn)生焦慮、抑郁情緒,可更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與HS-EMR 相比,6~10 mm無h+4rSzpfDLu8UTDLxjlM1A==蒂結直腸息肉患者采用CS-EMR治療可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機體應激反應,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黃威,余細球,范東俊,等.結直腸息肉冷圈套器切除術與傳統(tǒng)熱切除安全性及有效性對照研究[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2, 27(7): 869-872.
Kamba S, Sumiyama K. Benchmark test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olorectal polyps using a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with a publicly accessible database[J]. Dig Endosc, 2023, 35(5): 656-657.
孟香榮,韓軼,金鳳.內鏡下不同圈套器切除術治療直徑≤1.0 cm結直腸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23, 22(12): 1306-1309.
翟春穎,柯小麗,徐耀華,等.結腸鏡下高頻電凝電切術與冷圈套切除術治療結腸微小息肉的臨床效果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 2021, 27(4): 360-363.
徐威,胡學軍,姚平,等.內鏡黏膜冷切除術和熱切除術在結直腸6~10 mm無蒂息肉治療中的療效對比[J].中國臨床醫(yī)學, 2020, 27(6): 1002-1006.
鄭明傳,葉凡,李琢,等.冷圈套黏膜切除術對直徑≤1.0 cm結直腸息肉患者血清疼痛因子、應激反應及VEGF、TXB2水平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23, 23(10): 1898-1901, 1939.
陳孝平,汪健平.外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8: 386-387.
郝元濤,方積乾.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介紹及其使用說明[J].現(xiàn)代康復, 2000, 4(8): 1127-1129.
Parker J, Gupta S, Shenbagaraj L, et al. Outcomes of complex colorectal polyps managed by multi-disciplinary team strategies-a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study[J]. Int J Colorectal Dis, 2023, 38(1): 28.
鄧超,吳素華,郭曉東,等.門診冷圈套器切除術治療結直腸小息肉安全性與有效性的回顧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 2021, 50(6): 987-990, 995.
谷璽,曹燕雯,張園.冷圈套切除術與熱圈套切除術治療結直腸小息肉的對比研究[J].醫(yī)學綜述, 2024, 30(1): 119-122.
莫雙陽,蔡懷陽,王迎偉,等.結直腸息肉內鏡下圈套器冷切除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1, 26(11): 1449-1452.
李旭紅,李小會.內鏡下圈套器冷切除術在≤10 mm結直腸息肉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 20(20): 3400-3402.
閆真,張杰,郎海波,等.冷圈套器息肉切除術與冷內鏡黏膜切除術治療5~10 mm無蒂結直腸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較[J].中國醫(yī)藥, 2023, 18(6): 86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