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的每條街道上,都有被挑嘴的老饕們打磨出的館子。
這些館子未必大,但要想在這片土地上存活,那必然是要有一定的功夫在身上的。從興化的鮮美魚丸,到黃橋酥得掉渣的燒餅,抑或是泰興的大排面,都有獨特的味道。
時隔多年重回故地,我先拉著母親去了趟國慶菜場。蘇北的菜場里藏龍臥虎,大家都鉚足了勁兒將手藝發(fā)揮到極致,油酥雞、烤栗子、麻辣鵝、鹽水鴨……諸多味道糅雜在一起飄在空氣里。走在菜場里,腳底都是黏膩的油漬。
“姨娘,這兒原本不是有家大排面嗎?搬到哪里去了?”我尋了半天,終是沒見到記憶中的面館。
“哎喲,他家啊,老早就搬了,好像是……”
“搬到步行街了吧?賺了不少錢咧,旁邊就是吾悅廣場?!币慌缘睦蠞h搭腔。
我連忙道謝,望著一旁貼了“旺鋪招租”的舊鋪子,恍惚間,仿佛看到了舊時那個滿手面粉的少女招呼著賣給我水面。
“手工還是機軋的?”我隔著掏了半圓窗口的玻璃板問少女。
她羞澀又局促,手上粘著黏糊糊的面絮,在圍裙上搓了又搓,聲音低低的:“手工面,兩塊錢一斤。”她動作麻利地用塑料袋裝好面條,踮著腳尖從洞里遞給我。她的手指俏生生的。我的視線劃過砧板,看到角落里干凈的教科書——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被翻得卷了邊。注意到我的視線,她忙拿起書放到柜臺下,臉又紅了。
“你可以去后頭嘗嘗我家的大排面,今朝我媽做的大排,比我爹做的好吃?!?/p>
“好!”我笑著回她。
店面不大,只放得下三四張桌子。里頭擠滿了人,大多是剛收工的老漢,光著膀子,肩膀上搭著條泛出酸味的毛巾,吸溜著碗里的面條。
“老板,再來一碗榨菜面!加素雞,湯少點兒!”
“好咧!”她爹媽在廚房里忙碌著。
頭頂?shù)娘L扇哼哧哼哧地轉(zhuǎn),效果不大,我吃著大排面,發(fā)根很快都是汗。
“哎,我望他姑娘天天在這兒做面賣面,不上學堂的?”隔壁桌的老漢低聲說。
“上個鬼啊,她爹早不讓去了?!?/p>
“還是個娃娃咧,咋就不讓讀了?”
“下頭還有倆小伙呢!哪供得起?偏心得沒得影。”
我想起她翻卷了邊的書本,品咂出味兒來,突然覺得這碗面不香了。
后來,后來……我與她成了好友。
女孩間的友誼總是來得莫名其妙。我偷著將母親買的《兒童文學》藏在衣服里,趁沒人買面的時候從窗洞遞給她,她看完再隔窗還給我。隨著年歲漸長,《兒童文學》變成了《少男少女》《花火》和《萌芽》。
“我爹媽出去了,吃面嗎?今天給你加個榨菜肉絲!”
“雪菜肉絲行嗎?”
“也行!”
她踮著腳用筷子在半人高的滾熱的桶里攪和,麻利地用簍子燙好面。我沒忍住,問她:“你以后……準備咋辦?”
“跟著我姐出去做工。我總不可能賣一輩子面?!彼琅f笑得眉眼彎彎,“我想去外頭看看。要是可以,我還想上個大學?!?/p>
日頭太好了,曬得我頭暈。看到門頭上招貼畫里褪色的面碗,我才意識到,鼻尖嗅到的不是大排面的香氣,我轉(zhuǎn)頭走了。
翌日,按打聽來的地址尋到她家的新面館,我掀開簾子進去。里頭的人依舊很多,熟悉的香味涌進鼻腔,我一眼就望到她老了的娘陷在收銀臺后頭的躺椅里,搖著扇子刷快手,聲音老大,音樂聲恨不得在窗戶上撞出個窟窿。我點了一份大排面。
“采薇!麻利點兒!客人都著急了!”她娘時而催促她。
片刻后,胖了一圈的她從里頭探出頭,把一只紅色塑料碗放在托盤上——我的面好了。
“辣椒油桌上有,不辣,可以多放點兒?!彼琅f在笑,但是已認不得我。
我沒有喊她的名字,什么話都沒說,安靜地吃完了這碗面,喝下最后一口湯??粗媲暗目胀?,想起幼時學習《采薇》時我昂著頭念:“采薇采薇……曰歸曰歸。”
全班齊讀的聲音太大了,我低低地把頭埋下去,念道:“采薇采薇……曰去曰去?!?/p>
[責任編輯 冬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