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區(qū)公路路基建設環(huán)境較為復雜,在面臨強降雨等自然環(huán)境下,公路路基極容易出現水毀災害,導致路基坍塌失穩(wěn)破壞。路基排水設計嚴重影響著公路使用安全,合理的路基排水設計能夠避免路段積水,改善交通穩(wěn)定性,開展路基排水設計及施工分析具有重要社會經濟意義。該文依托山西晉中市內某山區(qū)公路工程開展現狀排水設施調查,并且就邊溝、急流槽、截水溝、涵洞存在的排水缺陷進行針對性設計施工要點分析,以便改善公路排水性能。
關鍵詞 路線設計;公路路基排水;技術經濟指標;
中圖分類號 U4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9-0130-03
0 引言
山區(qū)公路路基排水設計是公路建設階段的主要內容,路基排水不良則會導致雨水下滲、侵蝕路基,造成路基結構軟化、強度衰減。路基排水設施種類較多,良好的排水設計方案需要嚴格依照工程建設環(huán)境、路段設計指標、技術經濟成本等綜合確定。而當前的路基排水設計多依賴于技術人員主觀經驗,難以和環(huán)境良好匹配,技術指標控制不嚴,在公路長周期運營下,排水設施破壞嚴重,排水功能難以有效實現,為此對公路路基進行排水設計及質量控制分析是公路長期穩(wěn)定運行的關鍵。
1 公路路基常見排水設施
1.1 邊溝
邊溝主要布設在挖方路基路肩外側或路堤坡腳外側,邊溝斷面設計有矩形和梯形uiRZIhFcm3qHwvFmbiFu9LHjZtaoT2BSHQvyEULu6Cc=兩種形式,設計方向平行于公路中線,能夠及時匯集流向路基外側和路基范圍內部的地表徑流。邊溝設計需要考慮斷面尺寸及設計坡度,路堤邊溝通常需要和集水設施相互銜接,將水分排向集水井、自然溝渠、池塘等位置。
1.2 急流槽
急流槽作為路基地面排水溝渠,適用于水頭高差超過1 m、縱坡不小于10%的路段,急流槽具備沖刷力大、流速快等特點,其結構設計需考慮堅固性及耐久性,通常采取漿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砌筑而成,急流槽底部需要構筑凸樺來優(yōu)化結構穩(wěn)定性。坡高溝深路段設置平臺截水溝時,需要布置急流槽將水分及時排除,路堤布設攔水帶時也需要構建急流槽,將攔水帶收集水分排放至自然溝渠或排水溝內。
1.3 截水溝
截水溝主要布置在公路路塹、路堤邊坡頂部,能夠及時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堤內部的水分,確保路基不受到水流沖刷、侵蝕。邊坡坡面長度較大時,地表徑流量偏大,通常需要構筑邊坡平臺及截水溝,以減少坡面受水沖刷程度,布置如圖1所示。截水溝、土臺、邊溝需要形成路基排水體系。坡面較硬、坡度較低路段,雨水對邊坡沖刷長度較小,該位置可不設置截水溝;降雨較多、暴雨頻率較高、山坡坡度較小、坡度較高、水土流失嚴重路段,則可視情況布設二道以上截水溝。截水溝設計需要依據地形、地質環(huán)境合理確定相關參數,應布置在路堤坡腳2 m以外、路塹坡頂5 m以上位置,設計斷面可采取矩形、梯形,截水溝設計長度大于500 m時,需要在中間部位加設間距200~500 m的泄水口,并銜接急流槽以加寬排水效率[1]。
1.4 涵洞
涵洞能夠將地表徑流從公路一側排向另外一側,涵洞布設在路面以下,主要由洞口、洞身、基礎三部分構成,依照構造形式則可分為蓋板涵、管涵、箱涵、拱涵,涵洞設計跨徑應滿足表1所示規(guī)定。
2 工程特點
2.1 項目背景
山西省晉中市內某山區(qū)二級公路起終點銜接于國道和高速公路,發(fā)揮車輛運輸、產業(yè)提升作用。該公路整體跨越大范圍山區(qū),建設于2018年,面臨的交通壓力與日俱增,道路既有承載能力已經難以適應交通量需求,公路路線設計長度9.5 km,雙向六車道設計,設計車速80 km/h;沿線多為填方路基,路基為整體式結構,設計寬度為24 m;路面結構為粗粒式瀝青混凝土(5 cmAC-25)+振動碾壓水泥混凝土(20 cm)+水穩(wěn)碎石基層(15 cm)+二灰穩(wěn)定土底基層(15 cm)。全線路基土石方數量超過62.6萬立方,防護排水污工數量超過2 500 m3,共設計涵洞5道;沿線高邊坡設計窗孔式護面墻,并構建泄水孔排水,框格梁內設有植被綠化。
2.2 環(huán)境介紹
該路段整體趨勢自北向南,高程分布在150~310 m之間,相對高差達到160 m,沿線地貌為構造剝蝕低山地貌,斜坡自然坡度15~25°,路段范圍分布有填土層(Qme)、第四系沖洪積(Q4al+pl)粉土、石炭系,處于尚卿—坂里褶斷帶,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明顯,巖石相對破碎,鄰近河道位置則非發(fā)震斷裂、活動斷裂分布。公路建設區(qū)域為溫帶季風氣候,冬春兩季氣候干燥寒冷,夏秋兩季則表現為炎熱暴雨,區(qū)域多年平均降雨量接近600 mm,夏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比例超過55%[2]。
3 現狀排水設施調查
該公路局部經常出現路面積水,公路排水功能不佳,不少超車段存在路面沉陷、車轍、開裂等病害,沿線存在多處高邊坡滑坍,嚴重影響交通通行。調查組對該公路K5+000~K9+500路段現狀排水設施開展調查,著重對路段范圍內問題較多的邊溝、急流槽、截水溝、涵洞等排水設施進行分析。
3.1 邊溝
既有邊溝設施的排水量較小,難以滿足路段排水需求,現狀邊溝存在嚴重淤堵情況,這主要歸因于沿線邊坡容易出現滑坡,滑落土體堆積在邊溝內部,在降雨季節(jié)如果不及時清理,則會導致雨水滿溢,不僅侵蝕地基,而且會流向路面,引發(fā)較大的水損災害。此外,邊溝滲漏問題也較為嚴重,邊溝和其余構筑物之間的接縫在溫度變化較大區(qū)域容易出現脫裂,地表徑流則會隨之滲漏,導致路基軟化、強度降低。
3.2 急流槽
現狀急流槽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高邊坡建設路段,受限于自然環(huán)境限制,急流槽沒有和自然溝渠相互銜接,急流槽尾部容易出現土體沖刷情況,急流槽槽身水毀嚴重;急流槽滲漏,該區(qū)域的土體出現沉陷,繼而引發(fā)槽身開裂破壞[3];急流槽和周圍銜接構筑物施工材料不一,容易出現銜接裂縫,裂縫不及時處理,則會導致水體滲入,危害路基穩(wěn)定性。
3.3 截水溝
路段截水溝設計尺寸基本符合排水需求,但是局部邊坡土體坍塌造成截水溝堵塞情況較多,截水溝一旦出現堵塞,地表徑流則難以有效排出,截水溝內部水分滿溢侵蝕周圍邊坡;截水溝滲漏問題較為嚴重,截水溝設計長度隨坡面長度增大而增大,截水溝滲漏會導致邊坡受水損程度擴大。
3.4 涵洞
現狀涵洞主要問題表現為進口淤積堵塞、出口水毀,涵洞結構進口處對邊溝排放的水進行收集,在復雜惡劣天氣下,水體通常夾雜有雜草、塑料等雜物。涵洞進口處和急流槽相互銜接,邊坡滑落土體積在進口位置,引發(fā)進口處堵塞;涵洞出口處土體沉陷及邊坡崩塌造成出口掩埋,雨水難以排放。
4 路基排水設施設計施工要點
4.1 邊溝
邊溝設計長度不應過大,需要在邊溝內部設置涵洞,通過涵洞及時排放邊溝內部水體,邊溝設計施工需注意以下要求:考慮沿線土體易坍塌,挖方段邊溝需要和邊坡之間保持一定間距,同時設置碎落臺,避免崩落土體掉落邊溝引發(fā)堵塞,碎落臺寬度視邊坡高度和土質而定,一般不小于1 m,設計如圖2所示;邊溝斷面設計為梯形或矩形,梯形邊溝內側坡度可設計為1∶1或1∶1.5,矩形邊溝則可適當加設預留排水孔的蓋板結構,確保行車安全;邊溝可采用強度等級C20混凝土預制塊施工,受限于外界地形時,則可鋪砌漿砌片石。
4.2 急流槽
路段存在多處邊坡滑塌,后續(xù)對高邊坡進行削坡處理,并且構建急流槽和邊坡平臺,為確保急流槽槽身穩(wěn)定性,槽身位置加設凸樺,減緩水體流速,發(fā)揮其消力作用。以往的明渠急流槽設計多出現結構水損、滲漏等情況,改建排水設施階段,可采取PVC-U雙壁波紋管取代混凝土急流槽,管狀急流槽具備輕質高強、咬合力好、泄水效率高、耐腐蝕等優(yōu)點,整體排水效果明顯要優(yōu)于急流槽[4]。針對急流槽裂縫處治則需要合理設計方案,由于關聯構筑物和急流槽施工采取不同材料,銜接位置極容易出現裂縫病害,采取水泥砂漿對該裂縫進行剛性修5bdcf63820bfd5a251fe291160382fc1復具備施工應用簡單、成本低廉等優(yōu)點,但是在外界環(huán)境作用下,水泥砂漿極容易出現周期性開裂,維護頻率顯然相對較高。為此,現場主要采取防水材料進行填縫處理,通過對防水材料進行裁剪,結合乳化瀝青氈有效結合縫隙,避免地表徑流通過急流槽縫隙進入路基范圍,提升急流槽和路面結構之間的整體性。
急流槽進出口和主槽連接位置,溝槽斷面設計尺寸差異性較大,可設置過渡段來實現平順連接?,F場急流槽設計長度較長,出口位置水流量、流速相對較大,為避免出口位置的巨大沖刷力,需構建急流槽消能設施,如消力坎、消力池、跌水等,也可以適當加糙槽身、布置凸起,以減弱出口水體能量。
4.3 截水溝
截水溝能夠及時攔截、排除邊坡流向路基范圍內的水體,確保邊坡不受到水體侵蝕,減緩邊溝水體承載壓力,截水溝設計施工需注意以下要點:設計斷面一般采取梯形形式,截水溝邊坡坡度設計為1∶1、1∶1.5,且溝底寬度不得小于0.5 m,溝深則需要依照排水流量進行確定,不小于0.5 m;截水溝需要采取混凝土預制塊進行砌筑,強度等級C20,受限于地形時,可采取漿砌片石砌筑;截水溝出口位置的水體流速較大,需重點關注該位置土體沖刷侵蝕及溝身破壞情況,現場可加強出口位置截水溝內部構造;截水溝溝底縱坡設計應大于0.3%,設計長度控制在200~500 m,截水溝側面及底面需要做到密實、平整、不滲水[5],截水溝設計斷面如圖3所示。
4.4 涵洞
該路段多處涵洞均存在進口淤積、出口水毀情況,涵洞設計施工需要注意以下要點:涵洞進口位置需構建消力池,消力池能夠有效減緩水體流速,及時沉淀通往涵洞的雜物;涵洞進口位置也需要構建鐵絲柵欄,進一步過濾雜物,并進行周期性清潔,避免涵洞進口位置的堵塞;涵洞出口位置連接于急流槽,出口處具備較大的水體流速,為減小出口沖刷程度,需要構建消能設施進行效能[6]。路基邊坡坡度較大,則可選取跌水構造,繼而和急流槽進口銜接,以此減緩該位置土體沖刷;路基高程較小,現場可布置多級跌坎進行消能,水體經紊亂、混摻消能后進入跌水井,跌坎設計如圖4所示。
5 結論
公路路基排水作為公路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設計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公路使用壽命,路基排水設計方法較多,關聯排水設施設計參數及布置形式需要依據項目排水現狀、地形地質環(huán)境等綜合確定。該文依托山西晉中市某山區(qū)公路開展邊溝、急流槽、截水溝、涵洞排水設施現狀分析及設計施工要點闡述,有助于提升公路排水性能,改善公路通行質量,該文所做研究能夠為類似項目建設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劉毓氚,李樽,張川,等.路面結構水平向增強排水系統(tǒng)現場試驗及水力耦合數值分析[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2):163-170.
[2]王國建,李捷,蒲廣寧,等.高寒高海拔沙漠公路排水系統(tǒng)綜合設計研究[J].公路,2020(7):50-61.
[3]楊高升,白冰,姚曉亮.高含冰量凍土路基融化固結規(guī)律研究[J].巖土力學,2020(3):290-298.
[4]余成華,李菊鳳.基于袋裝砂井排水固結法處理軟基的沉降過程流固耦合模擬[J].巖土力學,2010(3):271-275.
[5]楊連祥,翁效林,胡繼波,等.強降雨條件下高陡填方雪道路基穩(wěn)定性分析[J].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23(3):170-179.
[6]曹興,陶坤,余鵬,等.黃土山區(qū)高速公路路基方案優(yōu)化及常見病害探討[J].公路,2023(7):290-296.
收稿日期:2024-06-09
作者簡介:張曉東(1985—),男,本科,工程師,從事交通勘察與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