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當動畫照進現(xiàn)實(五) 《冰川時代4:大陸漂移》

      2024-11-03 00:00:00程少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4年10期

      “冰川時代”系列是一個至今有20 多年的動畫電影,講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冰河時代末期,猛犸象曼尼、樹懶希德、劍齒虎迪亞哥和其他動物,在氣候劇烈變化、地質災難頻發(fā)的世界里相互扶持、艱難求生,尋找朋友、伴侶和人生意義的故事,每一部都兼具幽默搞笑和驚險刺激。

      《大陸漂移》是“冰川時代”系列的第四部電影,開篇還是那只永遠追逐松果的“無敵搞笑”小松鼠奎特。這次,它一不小心鉆進了地心,改變了地核自轉的方向,造成了地面上的大陸四分五裂,使動物們被迫和家人、伙伴失散。

      猛犸象曼尼、樹懶希德、劍齒虎迪亞哥要使用浮在海面上的冰川碎片——流冰,作為臨時的船只,在海上探險,尋找與家人團聚的航路。

      電影里的故事自然是編出來的。不同物種的動物不可能通過某種通用語言進行交流,也沒有松鼠能夠深入地心,改變地核轉動方向。但是你知道嗎,大陸真的會漂移呢!

      大約2.3億年前,地球上曾經只有一塊巨大的盤古大陸,面積達到了2.5億平方千米。這個數(shù)字意味著,這塊大陸的面積幾乎接近地球面積(約5.1 億平方千米)的一半!除了盤古大陸,地球上再無其他陸地,全部都是海洋。盤古大陸存續(xù)了大概1 億年,在距今1.3 億年前開始分裂移動,逐漸形成了地球現(xiàn)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

      大陸漂移學說

      16世紀,地圖工作者在制作地圖的時候發(fā)現(xiàn)某些大陸的邊緣參差不齊,而這些大陸仿佛拼圖一樣,能夠嚴絲合縫地互相拼接在一起。19世紀,一些地質學家發(fā)現(xiàn)全球范圍內的一些化石具有可比性,且不同大陸都有某些驚人相似的巖石組合。

      大陸漂移學說示意圖

      1910年,德國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在翻閱世界地圖時,發(fā)現(xiàn)大西洋兩岸的輪廓非常相似,并最早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

      ①海底山脈和深海溝都是板塊運動造成的;

      ②推動大陸板塊運動的有兩種力量:一種是地球自轉造成的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另一種是地球自轉產生的指向赤道的離極力;

      ③在兩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像大船一樣漂浮在地表的大陸破裂,與底下較重的、具有黏性的硅鎂層分離,向西方和赤道漂移。

      但由于地球自轉產生的這兩種力量太微弱了,根本不可能推動大陸板塊移動。很多人都不贊同這一解釋。

      海底擴張學說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地質學家們對地球的研究越來越深入,逐漸認識到推動大陸板塊漂移的力量來自地殼之下。數(shù)十年的海底探測,地質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證據(jù),比如海底巖層相對于陸地更薄、更年輕,在大西洋中部有一條海底山脈——大西洋中脊……綜合各方面的證據(jù),20世紀60年代,美國海洋地質學家H.H.赫斯和R.S.迪茨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

      ①高熱流的地幔物質沿大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斷形成新洋殼;

      ②以大洋中脊為界,背道而馳的地幔流帶動洋殼逐漸向兩側擴張;

      ③地幔流在大洋邊緣海溝下沉,帶動洋殼潛入地幔,被消化吸收。

      這一學說是對大陸漂移學說的發(fā)展,更是為后面的板塊構造學說奠定了基礎。

      bcfc8b26d2f704aae1f6958e6f211763
      海底擴張學說示意圖

      板塊構造學說

      隨著海底地質知識的不斷更新和海底擴張證據(jù)的不斷積累,板塊構造學說便應運而生。地質學家們發(fā)現(xiàn)地球的巖石圈并不是一整塊,而是被分割成許多構造單元,這些構造單元叫作板塊。全球的巖石圈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主要由海洋巖石圈構成,除此之外,其他各大板塊都由海洋巖石圈和大陸巖石圈共同組成。

      地球六大板塊圖

      在這些板塊下面有一個密度更大的半黏性圈層——軟流圈,板塊可以漂浮在軟流圈之上。同時,軟流圈內部存在密度和溫度的差異,導致其內部物質可以對流,帶動上方的板塊移動。

      冰河時代是如何形成的?

      有趣的是,中國科學家們通過研究中國黃土發(fā)現(xiàn),冰河時代可能是“大陸板塊漂移”的結果。

      2014年,蘭州大學聶軍勝團隊通過對分布在秦嶺山脈以北到毛烏素沙漠以南的黃土高原表土樣品進行了系統(tǒng)采集和研究,解答了“為何地球氣候在260萬年前出現(xiàn)急劇變化,從之前的溫暖狀況變?yōu)橹蟊w周期性消融和擴張”這一問題。

      500萬年前,南、北美洲相距較遠,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側的表層海水可以自由交換,因此鹽度差為零。隨著南美洲板塊逐漸向北漂移和南、北美洲距離接近,大西洋海水和太平洋海水交換的能力逐漸降低,而東北信風還不停地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到太平洋去,就這樣過了幾十萬年、幾百萬年,太平洋的鹽度持續(xù)降低。

      淡水會在0度時結冰,海水需要更低的溫度才能結冰。而海水的鹽度越低,越接近淡水,就越容易在冬天結冰。所以,在漫長的板塊漂移運動中,北太平洋海冰的面積逐漸擴大、北太平洋高壓中心不斷加強,夏季風持續(xù)增強,最終導致海水分層,而深層海水里的二氧化碳無法到達大氣,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氣候變冷,最終形成北半球冰蓋——地球進入冰河時代。

      在那之后,北半球的冰蓋周期性消融和擴張。當冰蓋消融時,便是溫暖時光;當冰蓋擴張時,就是冰河時期。

      乌鲁木齐县| 凤庆县| 桐城市| 乌鲁木齐县| 格尔木市| 临洮县| 洪湖市| 来凤县| 温州市| 保德县| 武乡县| 安顺市| 金寨县| 白玉县| 剑河县| 交城县| 金平| 惠安县| 天水市| 平陆县| 建瓯市| 杭州市| 永昌县| 疏附县| 三门峡市| 安阳县| 新丰县| 湖口县| 两当县| 陆河县| 綦江县| 百色市| 临湘市| 韶山市| 龙游县| 同德县| 德化县| 辉南县| 通许县| 平山县|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