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尖尖
風起風落,湮滅百家燈火,一代代中國人手執(zhí)星火,拋頭顱,灑熱血,開辟出一條從無到有的道路,先輩以報國之志為舟,乘長風破萬里浪。
以報國之志為舟,衛(wèi)國之領土,捍我華夏。岳飛精忠報國,他年僅十九便投軍,金人入侵,戰(zhàn)火紛飛,民不聊生,他心中憤慨,忍痛與親人告別,投身抗金前線,承擔收復失地之重任。不惜代價,只為雪靖康恥,滅臣子恨。“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霍去病22歲封狼居胥,蕩平河西走廊,偌大曠野,烙印著他的赤膽忠心。有生之日責當盡,寸土怎能屬他人?千秋萬代華夏兒女,傾灑赤誠報國熱血。
以報國之志為舟,為國家奉獻,強我中華。司馬光曾言:“學者貴于行之,而不貴于知之?!庇诿舭V迷于物理,在離家千里的苦寒之地潛心鉆研,終創(chuàng)中國氫彈偉績;兩彈元勛鄧稼先一生從事原子彈研究,由于核輻射導致全身出血,也未阻擋他追求真理的步伐,直到去世,身體仍有核輻射殘留,他用自己的生命,為國家安全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堅定“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的信念,為國奉獻。
以報國之志為舟,青年奮勇前行,樹民之精神。面對反動派的嚴刑逼供,陳延年拖著鐐銬,寧死不屈英勇就義;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寫下“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壯烈犧牲;維新志士譚嗣同,面對屠刀英勇無畏,“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薄髞淼娜颂ぶ麄兊难E前進,而后迎來了黎明。
回眸風雨飄搖的崢嶸歲月,無數人民懷著滿腔熱血,奮起拼搏;幾代人歷經腥風血雨,在漫漫征途,披荊斬棘,終獲成功。在新時代,吾輩也應以報國之志為舟,傾灑赤誠熱血,報我之華夏。
點評
本文緊緊圍繞“以報國之志為舟,乘長風破萬里浪”展開論述,以“以報國之志為舟,衛(wèi)國之領土,捍我華夏”“以報國之志為舟,為國家奉獻,強我中華”“以報國之志為舟,青年奮勇前行,樹民之精神”作為三個分論點,抒發(fā)了拳拳報國心,立意準確。在論述過程中運用了多個事實論據,且行文多處引用詩文,從中可看出小作者深厚的文學底蘊,也使文章論據豐富,更有說服力。最后一段除了對文章進行總結以外,還強調了當代青年人的任務,具有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