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清談
古時候的人,表達方式原始,卻總能找到準確的形容,好比描繪出每一個季節(jié)的細碎感知。一場秋雨一場寒,思緒也隨之“多愁善感”起來。很多語言很棒的小說家和散文家,通常早年都寫過詩。而每個人生命的深處,也都蟄伏著詩意。詩的技藝不是單純的技巧,而是讓題材轉變?yōu)樵姷哪芰?,它所關涉的不是匠人的手感,也不是一般的語感,而是一種心感。一流的詩總是與我們垂直相見。詩詞之余,散文也是日常接觸較多的。短視頻橫行的今天,偶然刷到史鐵生與疾病抗爭的散文,網(wǎng)友們依然有種時隔多年,仍被深深擊中的感動。(編輯:陶瑾)
《南社詩箋》
復旦大學圖書館/編
古吳軒出版社,2024年3月,98.00元
亭林周氏后來雨樓藏南社詩箋,系成立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之近代著名文學團體南社成員所遺詩文墨,原由南社后期主任姚光收藏,嗣經周大烈、東壁父子遞藏。2020年,東壁老人舉贈復旦大學圖書館。 詩箋涉及南社相關人物40余人,其中不乏金松岑、柳亞子、陳去病、俞劍華、顧無咎等名家之筆墨。南社成員活躍于二十世紀前期,蹤跡遍及海內外,身際時代交替、文化轉型,多能順應潮流,各有作為?!赌仙缭姽{》中諸家所遺詩箋,或為社課,或為酬答,以詩為媒,述志言懷,郵筒往來,切磋砥礪。其歌詠唱和,非僅系于昔人身世,亦多關乎時代風云。百年文獻,實物可證,詩詞書法,足供賞鑒,人物交游,尤資考訂,研究爬梳,正待有識者之利用。
【解讀】
1909年,陳去病、高旭、柳亞子發(fā)起成立南社。一批有志文人雅集唱和,倡言革命,時有“文有南社,武有黃埔”的盛譽。身處時代交替的文化變革浪潮中,南社人在近代政治、軍事、文學、藝術、教育、新聞、出版、翻譯、科技等諸多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關于南社的研究從未間斷,周東壁捐贈的這批詩箋是研究南社文學與中國近代文學史的珍貴一手史料。
《山水客》
葉梓/著
古吳軒出版社,2019年7月,48.00元
西北詩人葉梓遷居吳中四年來的最新散文結集。本書以蘇州吳中的歷史文化、風景名勝、風土人情為寫作對象,用詩性的筆墨,將文獻資料、田野考察與吳中山水融為一體,為讀者構建了一個從吳中認知江南的幽秘通道,尤為稱嘆的是對吳中的表達與呈現(xiàn),另辟蹊徑,借山水的衣缽抒寫吳文化的魂魄,用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闡釋了“山水蘇州、人文吳中”的深刻意蘊,堪稱一部吳中的人文讀本。
【感悟】
“吳中的美,是山水;吳中的魂,是文化。”葉梓是這樣概括吳中的。他以“泰伯”作為切入點,介紹吳文化的起源?!耙粋€地方的地域文化,它是一條流動的河,總有支流的加入,也有的地方,河也會有斷流。你比如說,蘇州的吳文化里,園林、美食、昆曲,這一切都是吳文化。但是,你怎么寫,就要思考了。一個選題,有時可以寫成一本書。甚至一本書也不完。但是,當你寫作文的時候,就要選擇一個點。簡單地說,吳中的美,美在山水。只有吳中的山水才配得上用好山好水來夸贊。但是,任何一方地域的山水再美,也得用一雙獨特的眼睛去打量、去發(fā)現(xiàn)。當然,還得有文化。”葉梓說。
《雀湖雅韻》
殷楚才/著
古吳軒出版社,2024年9月,68.00元
退休后,作者殷楚才未忘初心,繼續(xù)投身于詩詞的學習與創(chuàng)作之中。他從近千首原創(chuàng)作品中,精選出約五百首佳作,匯集成《雀湖雅韻》。這些詩詞作品主題和內容豐富,有田園山水,有覽物抒情,有緬懷紀念,有人文古跡,有題贈酬唱,有時令詠懷,有拾遺雜詠……不僅是作者人生閱歷和情感世界的展現(xiàn),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時代的頌揚。
【自序】
我是一名鄉(xiāng)村退休教師,同時也是一名詩詞愛好者,從小就愛讀唐詩宋詞。詩的種子早就在我的心里萌芽。真正激發(fā)我鼓起勇氣學寫詩的,是我舅父齊家先生。他是一位民間詩人,詩寫得很好,可以說他是我詩詞寫作的啟蒙老師。奈何我工作忙,無暇顧及詩詞的學習和研究。直到退休后,才靜下心來,有了欲酬詩賦之志于垂暮之年的念想……雀湖者,湖南湘陰縣樟樹古鎮(zhèn)陽雀湖也,坐落于湘江之濱、左公故里。這里伴山依水,風景秀麗,是我家鄉(xiāng)一座優(yōu)雅美麗的湖泊。它是孕育我詩詞創(chuàng)作的搖籃?!跋紩熉淙~漫山紅,鳥立林梢半日風。魚戲鷗飛云水動,游人醉臥雀湖東?!边@里的山山水水有著不一般的雅境,滲透著濃厚的詩情畫意。由此,我和一眾詩友創(chuàng)辦陽雀湖詩社,我的這本詩作便名曰“雀湖雅韻”。
《閱微草堂筆記》
曹文軒/主編
浙江文藝出版社,2021年3月,
69.00元
閱盡滄桑,一片赤誠
《閱微草堂筆記》原名《閱微筆記》,是清朝文言短篇志怪小說,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慶三年(1798)年間,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以筆記形式編寫而成。全書由“灤陽消夏錄”“如是我聞”“槐西雜志”“姑妄聽之”“灤陽續(xù)錄”五部分組成,共二十四卷近1200則。內容涉及官場百象、風土人情、軼事奇聞等社會百態(tài),以獨特的奇思妙語,展示了一幅意趣盎然的廣闊生活畫卷,尖銳揭露當時的社會矛盾,對人民的勤勞智慧予以贊美、悲慘遭遇寄予同情,折射出那個年代的腐朽和黑暗,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和學術價值。
【文章節(jié)選】
吳惠叔言:“太湖有漁戶嫁女者,舟至波心,風浪陡作,舵師失措,已欹仄欲沉。眾皆相抱哭,突新婦破簾出,一手把舵,一手牽篷索,折戧飛行,直抵婿家,吉時猶未過也,洞庭人傳以為奇?!被蛴幸栽蕉Y譏者,惠叔曰:“此本漁戶女,日日船頭持蒿櫓,不能責以必為宋伯姬也?!?/p>
長城以外,萬山懷抱,然皆坡陀如岡阜。至王家營迤東,則嵚崎秀拔,皴皺皆含畫意。蓋天開地獻,靈氣之所鐘故也。有羅漢峰,宛似一僧趺坐,頭頂胸腹臂肘,歷歷可數(shù)。有磬錘峰,即《水經注》所稱武列水側有孤石云舉者也,上豐下銳,屹若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