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
“那就算了?!薄半S便吧?!边@些口頭禪你可能在不同場合有意無意聽過很多次,而如今它正與“淡人”的人設標簽緊密綁定在一起?!暗恕敝鞔蛞环N寵辱不驚,遇事平和,一切隨緣的人生姿態(tài)。生活淡淡的,情緒淡淡的,社交淡淡的。有想完成的事但也不是非做不可,對什么都不太在意,碰到什么事就放棄。在社交平臺上,“淡人”正成為深受年輕人追捧的社交新人設。在微博上話題“越來越多年輕人確診淡淡綜合征”等和“淡人”有關的閱讀量達到上億,引發(fā)廣泛關注與討論。
(摘編自2024年05月28日《中國新聞周刊》)
深度思考
1. 心靈減負,輕裝前行。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少人把一切看得太過重要,常常令自己陷于生活的瑣細,困于生活的一地雞毛。而“淡人”沒什么情緒波動的表象下,卻有著強大的精神內核,其關鍵正在于會為自己的心靈減負,不強求太多,選擇淡然行事。正像楊絳先生說過的那樣,“最美好的人生,是你不索取、不攀附、不低眉,卻能活得最貞靜、最優(yōu)雅、最安然”。每個人的一生,最后追求的不過是簡單幸福的生活狀態(tài)。在人生旅途之上,有時候主動拋棄一些負重,是為了更好地輕裝前行。
2. 從心而行,濃淡皆宜。
“濃人”“淡人”的定義從來不在表面,濃淡之間也不是涇渭分明、互不相連的。一個人最好的狀態(tài)是可濃可淡,出入其間。“濃人”并非桀驁不馴,無法靜心修vWvZ6vWc7ndRSJwOVV58KDCqBkETi9SNu8SKxgRw5Iw=養(yǎng);“淡人”也并非脫離生活,毫無主見。二者相輔相成,都可助人執(zhí)筆按照自己的心意描繪生活的色彩?;蚴侵賱牛蔑@個性與活力;或是大膽留白,留下想象和期許。這正映照了那句詩:“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不以任何標簽束縛自己,從心而行,濃淡皆宜。
3. 淡而不庸,自洽生活。
生活中,無論處于何種境遇,我們都應該努力讓自己處于內在舒適的狀態(tài)中,做一個“淡人”,做到自洽。自我融洽,自相一致,一個自洽的“淡人”,能夠接納全部的自己,自信坦然地面對跌宕起伏的生活。面對壓力,會去琢磨壓力的來源,進而進行拆解和應對;面對困境,會去努力奮斗,在自己的領域不斷深耕,迎難而上,開出屬于自己的花朵。這樣,人生才平淡而不平庸,自洽的同時也獲得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