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自由價值中的自由與權力作為相互影響的關系而存在,一方面,個人自由依賴國家權力得以實現(xiàn),另一方面,國家權力對個人自由產生威脅。作為話語霸權的“西方自由價值”是資本主義國家謀求私利,維護自身統(tǒng)治的虛假說辭,在這背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基礎上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而馬克思主義自由價值在對作為話語霸權的西方自由價值超越的基礎上提出了國家權力如何保障個人自由,并在中國得到了實踐檢驗,實現(xiàn)了對西方自由價值的超越。
關鍵詞:西方自由價值;話語霸權;自由;權力
從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來看,每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都是在特定的價值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西方自由價值是近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在建立和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重要的意識觀念,從占統(tǒng)治地位的資產階級的利益出發(fā),并將此觀念上升為上層建筑傳播、影響至普通民眾。然而作為反映資產階級經濟關系的上層建筑逐步演化為一種帶有階級化的政治偏見,在這一政治模式中,自由與權力的矛盾關系凸顯出來。
一、西方自由價值中權力與自由矛盾的階級根源
首先,向壟斷資產階級放權讓利。資本主義國家的運行的動力依靠資本的強大力量,所以在向資產階級放權讓利的同時,也使得國家權力得以維護。國家如何向資產階級放權讓利的呢?其一,國家在稅收政策上偏袒富裕階級。美國的稅收政策僅僅在里根執(zhí)政期間,就先后修改了兩次,目的在于減少富裕階層的所得稅。其二,逐漸放松對企業(yè)和市場的監(jiān)督。在市場正常運行中,國家放任對市場的監(jiān)管,大批企業(yè)和個人進入市場,市場的競爭勢必導致財富集中于大資本家手中,使其掌握更多的社會話語權,普通公民的個人自由更難得到實現(xiàn)。
其次,對“中產階級”進行政治經濟壓迫。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存在,使“中產階級”個人自由受到壓迫。政府權力用于壓制勞工組織,不斷剝削打擊勞工組織,普通勞動工人沒有任何優(yōu)勢可以和資本家抗衡。另外,隨著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市場的快速擴張,尤其是信息技術等方式在生產方面的應用,減少了對普通勞工的需求。而社會生活成本的日漸增加使“中產階級”負擔越來越重,與社會財富較為集中的大資本家以及國家權力的擁有者來說差距越來越大。
最后,國家權力背離保障個人自由的初衷。國家權力本來就是要維護和保障個人自由。而在當今社會急劇發(fā)展的情況下,國家權力背離初心,淪落為利益集團牟取私利的工具,“大公司之所以能壓迫小公司,也要靠著國家的幫助以及國家替它們造出來的獨占權”。政府官員通過許諾給予利益集團政治好處,接受其的金錢賄賂,并把這種方式當做換取金錢利益的主要手段。而政府權力就這樣被各種利益集團操控,導致國家治理能力的弱化。
因此,自由價值理論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美麗外衣掩護下是一副扭曲,虛偽的面孔,正如有的學者提出:“(民主體制)……需要一種虛偽的,意識形態(tài)的手段,以這樣一種方式,使假定的、乍看上去頗為棘手的事態(tài)予以重新描述的企圖合理化”。在作為話語霸權的新自由主義所描述的一派民主與祥和的景象背后,是其政府權力與個人自由之間的階級矛盾的表現(xiàn)。
二、馬克思主義自由理論對西方自由價值的超越
自由主義不是特指西方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對自由觀有著深刻的論述,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目標。馬克思主義從人類解放的角度出發(fā),實現(xiàn)了對西方自由主義的超越,把目標轉向了如何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
(一)馬克思主義的自由理論的內在品質
馬克思主義自由價值從社會生活的現(xiàn)實出發(fā),超越了西方自由主義,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自由價值的優(yōu)越性。
首先是對西方自由主義的理念的摒棄。馬克思主義自由價值主張消除這種異化勞動,認為要在勞動中享受著精神自由。在馬克思的自由價值中,當物質生活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人們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以后,就能夠享受更大程度的自由。
其次是超越虛假自由的真正自由。馬克思主義自由價值建立在社會主義國家基礎之上,與西方自由價值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著根本性的區(qū)別。資本主義國家中,社會財富有勞動者創(chuàng)造,卻由更高階層的大資本家所享有,國家權力也由社會財富的擁有者占有。
最后是一種超越個人的社會自由。馬克思主義在承認個人自由的重要作用的同時,否認將個人自由放在首位的極端個人自由。人作為生命的個體,作為社會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獨立、自由的存在,應當肯定個人自由的權力。馬克思主義所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因此,馬克思主義的自由價值是在肯定個人自由的基礎上追求的個人自由與社會自由的融合。
(二)馬克思主義自由價值中權力與自由在中國實踐中的演進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自由價值在我國社會歷程中不斷進行新的闡釋、完善。馬克思主義自由價值理論中蘊含著豐富的國家權力與個人自由的辯證思想,堅持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的觀點,據此形成了自由與權力的思想。
第一,權為民所賦。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時就已指出要把國家權力交給社會的負責的公仆。毛澤東曾經這樣說過:“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權力委托給代表他們的、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我們的共產黨人”。憲法更是將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寫進其中,更是要求領導干部時刻謹記權力來自人民,并服務于人民。馬克思自由價值理論中“權為民所賦”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的觀點,也是我們黨執(zhí)政為民的有力體現(xiàn)。
第二,權為民所用。馬克思主義自由價值中對國家權力的目的做了明確規(guī)定,國家權力的行使是為了實現(xiàn)廣大人民群眾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中國共產黨繼承馬克思主義自由價值觀,并將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理念,以此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國家的長久穩(wěn)定。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人民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要靠廣大黨員干部的付出與奉獻,要始終不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第三,權受民監(jiān)督。個體自由靠國家權力予以保障,為防止國家權力淪落為統(tǒng)治階級謀取利益的工具,馬克思主義自由價值強調必須對權力進行監(jiān)督和約束。干部應該由人民選舉產生,并受人民的監(jiān)督。列寧曾經強調,“我們內部最可惡的敵人就是官僚主義者,……,我們必須清除這種敵人,……,在這方面不能有任何動搖”。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權力與人民的問題做了多次強調,權力的行使要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服務,要始終把這個最大目標放在首位。
馬克思主義的自由價值為我們黨治國理政提供了正確的方向指引,始終牢記權力是人民賦予并接受人民監(jiān)督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要防止西方自由主義價值理念對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誤導,積極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時代發(fā)揮出新的作用,在全社會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