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73年的春天,我四五歲大吧,還不懂什么事,就隨父母從東北老家搬到了新疆阿克蘇。也就是在那年的春天,我在阿克蘇軍分區(qū)菜地第一次見到了小龍。
那時,我年齡雖然不算大,可還是很有禮貌的,見到大人知道叫叔叔阿姨。特別那些解放軍叔叔,時??湮矣卸Y貌。我喜歡別人夸獎我,那種感覺讓我非常愉快,我時常帶著這樣的好心情,蹦蹦跳跳就去玩了。初次見到小龍,我本想也像見到那些大人一樣熱情打個招呼,和小龍表示一下我的友好,就擺著小手笑著和它說:“小龍,你好啊,我們做個朋友吧?!笨蛇@家伙牛哄哄一聲不響地扭身就走開了。在它扭頭瞟我一眼的那一刻,我看到它眼睛里還透著一股兇巴巴的眼神,我的脖子后立馬就冒起了涼颼颼的冷風,還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顫。大人們看到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都說小龍這家伙太不友好了,還勸我說,別生氣,小龍現(xiàn)在還認生,過幾天熟悉了就好了。雖然有人給我解了圍,可我心里感覺還是很尷尬很沒有面子。小龍對我的愛答不理,也讓我對它產生一種很不友好的感覺,我在心里告訴自己,以后我也不要搭理它,更不要和它玩。
說真的,我對小龍的表現(xiàn)是很失望的,準確地說,我認為它是一個很不懂禮貌的家伙,怎么能這樣對待我呢?我是新來的客人,你是不是該熱情一點呢!并且讓我這張熱乎乎的臉去貼它的冷屁股,我的心里實在很不舒服。在我的心里,你小龍最起碼也不該把我晾在那里,你讓我有多難堪,我的心里有多不好受。
小龍那時從邊防十團一連退役已經有兩三年了,在阿克蘇地區(qū)軍分區(qū)菜地落了腳,是一名兵齡最長的退役老兵。春來暑往年年歲歲,小龍雖然沒服役時那么精神了,也沒有那么敏捷的身手了,但也不失一個軍人的勇敢和傳統(tǒng)。
我第一次見小龍感覺并不是很好,它看上去很傲慢,昂首挺胸的樣子,簡直就是在裝派頭,搞得我的心里很是不舒服。它就像身經百戰(zhàn)的將軍,渾身上下透著那么一股令人生畏的煞氣。這是我見過最牛氣十足的狗,它好像根本就瞧不上我,連理我的工夫都沒有。聽阿克蘇軍分區(qū)菜地的解放軍叔叔說,你算啥呀!就是我們這些現(xiàn)役軍人,在它的眼里也都是里外三新的新兵蛋子。后來,我從解放軍叔叔口中了解到,小龍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家伙,它在服兵役的時候,立過很多戰(zhàn)功,也受過很多的嘉獎,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小龍矮小的身材、淺黃色的皮毛,看上去就是一條很普通的狗,并沒有什么出眾之處。除了它那雙傲慢眼神讓我不舒服外,我沒看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我從心里比較懷疑故事的真實性,覺得只不過是解放軍叔叔吹牛而已,糊弄我這個小孩子。解放軍叔叔看到我懷疑的樣子又說,你呀,別看人家小龍身材矮小,可上了邊防線就是一名出色的邊防戰(zhàn)士,非常機警靈敏,任何微小的聲音都逃不過它的耳朵,它會迅速地做出反應,只要訓導員一個手勢,小龍就像猛虎下山一般沖了上去,再大,困難和危險也難不住小龍,它都以最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任務。
小龍在邊防十團一連是出了名的臨場發(fā)揮型戰(zhàn)士,平日不顯山不露水,一到了關鍵的時候,小龍就會發(fā)揮出奇制勝的智慧和能力。解放軍叔叔笑著撫摸著我的頭說:以后你就可以看到小龍優(yōu)異的表現(xiàn)了,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我那時候太小,根本搞不懂那些解放軍叔叔說什么,反正不管他們說什么,我只認一個理,我要看的是小龍的真本事,只要它能讓我服氣,我讓它騎也沒關系,不然,我就要天天騎著它,看它還牛不牛了。
那時候,“大躍進”在如火如荼進行時,每天早上天不亮,上工的鐘聲就敲響了。生產隊當鐘敲的是一節(jié)一米多長的鐵軌,掛在一棵很大的核桃樹的樹枝上。生產隊隊長每天早上天還黑乎乎的就要爬到樹上,拿著一根小鐵棒,“鐺鐺”地敲響上工的鐘聲。父親和大哥、姐姐聽到鐘聲就得起床去上工,我也被母親哄起來去放羊。
父親和哥哥、姐姐都使著用不慣的坎土曼,聽著嘰里呱啦聽不懂的語言,干著不知干什么的活兒。雖然他們在生產勞動中也學會了一點兒日常用語,但說起來還是很生硬,經常是詞不達意,惹得維吾爾族人哄堂大笑,把自己整得面紅耳赤,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但小孩對陌生地域適應能力非常強,對于學習新語言也很快,這是大人沒法相比的。沒幾天的工夫,我就和生產隊里放羊的維吾爾族人巴郎子打得火熱,雖然語言上還有一點點小障礙,可是維吾爾語我已經說得很流利了,再加上比比畫畫的手勢,溝通已經沒問題了。和巴郎子一起放羊一起玩耍,說真的,還是很開心的,早就把老家忘到腦后去了。
二
朝夕相處時間久了,我和小龍也很快就混熟了,也見識了小龍的真本事。我從沒見過一只狗會像貓一樣毫不費力氣上房頂,雖然平房不怎么高,也有兩三米多高,可在小龍的眼里就是一個小小的跳躍而已,眨眼間就上到房頂上了。這讓我非常驚訝,小龍的彈跳力怎么那么好,都不用助跑,四條腿一用力就上到房頂上了。當然,這是我年紀小見識短的緣故,沒有見到過這么厲害的狗。其實,等我長大了,乃至現(xiàn)在,我也沒見過像小龍一樣出色的狗,無論國產的土狗還是進口的洋狗,都沒有超過小龍的狗。我當初的懷疑也隨之煙消云散了,這才知道解放軍叔叔的確不是在吹牛,也讓我真實地見到了小龍的真本事。
經常有路過軍分區(qū)菜地的大馬車(那時汽車很少,大馬車是生產隊最重要的生產工具,也是生產隊最主要的運輸工具),很多不知道情況的大馬車走到這里都吃了虧,不是輪胎的氣門芯被拔了,就是馬被小龍嚇驚了,拖著大馬車像拖著一片秋葉一般,一陣驚慌失措地狂奔著。驚了的馬不管渠溝還是大坑,直到把馬車拉翻了,掙脫了繩套才算完。被小龍搞得狼狽不堪趕大車的人,鼻子都快被氣歪了,有人不服氣,想和小龍較量一番,可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被拔了氣門芯的趕車人心里最窩火,被小龍搞得人仰馬翻不說,還得把大馬車趕到一個僻靜一點兒的地方,找來氣筒呵哧呵哧地給癟了的輪胎打氣。那時的大馬車的輪胎氣門芯不是內在的,是一個二三十厘米的橡膠的帽子,輪胎打足了氣,把橡膠帽子戴到氣門芯嘴子上就行了,露在外面很容易被拔掉。人工給大馬車輪胎打氣是非常費力的差事,打不足沒辦法裝載貨物拉東西,可誰不想打足了再拉東西,那是需要時間和氣力的,沒有一兩個小時,一個輪胎的氣是打不足的。人多還好說,輪換著打,誰膀子酸了休息一會兒,換個休息好的再打。一個人就麻煩了,既要扶著氣管子的管口和氣門嘴子,還要自己上下打氣。如果碰到這種情況,真是哭的心都有啊。
那天,一輛生產隊的大馬車路經這里時,也早有準備,知道小龍厲害,還愛拔氣門芯。趕大車的維吾爾人雖然嘴上說著不怕,可是臉上沒有一點笑容,故意甩了幾下啪啪啪作響的大鞭子。坐在車上的幾個人都緊張地龜縮在一起,生怕小龍掙斷鐵鏈子,就不知誰倒霉了。拉車的三匹馬也感覺非常緊張,兩只耳朵都立得直直的,不停地搖著尾巴,腳步也開始亂了起來,不管不顧地向前奔跑著,也不管路上的坑還是渠幫子,拉著車就往上上,大馬車像樹葉子一樣,輕飄飄地上下左右地顛簸著。坐車的人就更慘了,屁股幾乎沒沾到車廂板子,一會兒被拋在半空中,一會兒又差一點被甩下車去,幾個人都緊緊地抓著能抓得住的地方,隨著大車顛簸著、搖晃著。趕大車人的趕車技術還不錯,幾次大車都快翻過去了,他又都把馬車趕回到正路。趕大車的人不住地向拉車的馬發(fā)出指令,可是受到驚嚇的馬根本就不理他這個茬兒,只顧往前奔跑著。趕大車的一邊用大鞭子歸攏著有一點受驚的馬,一邊在空中搖晃著大鞭子給自己壯膽。
小龍早就聽到大馬車的聲音了,一直咬得很兇,撲撲地向前沖著咬著,鐵鏈子被它掙得嘩啦嘩啦地直響。真怕鐵鏈子掙斷可怎么辦,誰也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馬車剛走到軍分區(qū)菜地,氣門芯就被小龍給拔了,眼看著鼓鼓的輪胎癟了,還得找氣筒打氣,你說能不讓人生氣嗎?趕大車的維吾爾人本想保護好氣門芯,看到小龍沖了過來,他就用大鞭子抽小龍,可小龍動作太快了,也不知道它怎么躲過抽來的鞭子,又怎么把氣門芯給拔掉的,只聽嗤的一聲,大馬車的輪胎就癟了。趕大馬車的維吾爾人氣得胡子直往上翹,馬車也不管了,跳下來就用手中的大鞭子和小龍對峙起來。一般情況下,要是沒有經過正規(guī)訓練的狗,吃虧是無疑的。小龍可不是一般的狗,是經過正規(guī)訓練,而且是身經百戰(zhàn)的,面對抽過來的大鞭子,毫不猶豫地沖了上去咬住大鞭子,和趕大車的維吾爾人干起了拔河的游戲。小龍四條腿蹬地,拼命地拽著,腦袋還不時地左右搖擺著,沒多大一會兒,大鞭子就被咬斷了。沒占到一點便宜不說,還搭進去一條鞭子,趕大車的人更是惱火極了。路旁邊正好堆放著一堆長楊木桿子,他過去拿一根四五米長的楊木桿子,再次和小龍對峙,大戰(zhàn)幾個回合下來,楊木桿子一節(jié)一節(jié)被小龍咬斷,只剩一米多長了,再拿一根結果也是一樣的。那個維吾爾人喘著粗氣,拖著那根一米多長的木棍子,罵罵咧咧地走了,追上已經停在前面的馬車。沒辦法,小龍就是這么厲害,要不是鐵鏈子拴著,小龍一定讓他更難看,不服氣也只有生氣的份兒了。
那時候,我還沒上學,放羊放馬放驢是我每天的活兒。我每天除了放一匹馬、兩頭驢和五只羊外,就沒別的什么事了,閑著沒事我就和小龍玩,和小巴郎子玩。在我的眼里,小龍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個知道照顧我、迎合我的小伙伴,無論我怎么折騰它,它都不會和我翻臉,弄得實在太疼了,它也只是輕輕地叫一聲就沒事了,然后繼續(xù)和我玩。我不想玩了,它就用嘴扯著我的衣服不讓我走,不小心把我扯倒了,它就像占了便宜的小孩子,撒著歡兒不知跑到哪里躲起來。若是把我弄疼、弄哭了,它就像做了錯事的孩子,傻傻地望著我,無論我怎么打它,它都忍著不叫,還舔著我的手和臉,好像在向我道歉。有時我騎在它的背上,它也不發(fā)脾氣,還美滋滋馱著我在院子里轉圈。
解放軍叔叔看到了,笑著說:“小五子(我的小名),你可別惹急了它,給你來一口,哭鼻子可沒人管你?!毙↓埧瓷先ド聿牟⒉桓叽?,可身子骨非常結實,馱著我也不覺得有多費勁兒。狗也喜歡有人陪著它玩,總是看家護院也是很煩的。從那時起,我就和小龍就成了好朋友。
三
小龍是一只有著顯赫戰(zhàn)功的軍犬,因為年齡大了才退役下來。在很多人心里,軍犬都像德國黑背那樣高大而又威武,而且有著高貴的血統(tǒng)??尚↓埐⒉皇且恢挥兄哔F血統(tǒng)和高大身材的軍犬,它只是一只新疆本土出生的牧羊犬的后代,這一點也不影響小龍立功受獎,那些有著高貴血統(tǒng)的德國黑背也沒有它的戰(zhàn)功卓著。據說,小龍智商非常高,明白很多手勢,只要訓導員一個手勢,就像箭一樣躥了出去,讓它臥下它就一動不動臥在那里,兩只耳朵卻立得直直的,聽著發(fā)生在身邊的各種聲音,眼瞄著前方的目標,隨時準備沖鋒陷陣。
退役前,小龍隸屬于阿克蘇軍分區(qū)邊防十團一連,每天都要和戰(zhàn)士們巡防在邊防線上。小龍服役整十年,邊防戰(zhàn)士們和訓導員換了好幾茬兒,而小龍卻成了邊防十團邊防連最老的兵。
小龍最顯赫的戰(zhàn)功是服役第二年,在巡防邊防線時,發(fā)現(xiàn)兩個人出逃蘇聯(lián)(現(xiàn)為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境內的人,偷越邊防線界碑已經有一段距離了。巡邏的戰(zhàn)士們不敢越過界碑,越過界碑就等于侵略別人的國土。急得大家不知怎么辦好,這時,小龍好像聽懂了戰(zhàn)士們說的話,它掙脫了脖子上的鏈子,飛快地追上了兩個出逃的人。開始,兩個出逃的人還和小龍對峙搏斗,眨眼的工夫,兩個家伙就招架不住了,最后被小龍一步步逼著退了回來。再看那兩個出逃人的狼狽相,衣服都成了亂布條,就這樣不回來,那兩個家伙也得被凍死。那兩個家伙身上還有不少咬傷和抓傷,但是都很輕,一看就知道小龍很有分寸,并沒有置人于死地,而是以自身的威懾力把兩個出逃者逼回了國境線。因此,小龍也榮立了一等功。
小龍立了多少戰(zhàn)功,知道的人并不多,可是在邊防十團一連的榮譽室里,不僅有小龍立功受獎的證書,還有小龍和幾位馴養(yǎng)戰(zhàn)士的黑白照片。文字資料雖然少了一些,但是一只軍犬能裝滿一只檔案袋,也是不多見的。
從軍第十一個年頭,小龍光榮退役了,成為阿克蘇軍分區(qū)菜地的一名老兵,再也不用腳踏茫茫雪野的邊防線了。小龍是受過專業(yè)訓練的軍犬,雖然動作沒有年輕時候那么靈敏了,但是和一般土狗相比,三五只壯實的土狗也奈何不了小龍。小龍退役后,在阿克蘇軍分區(qū)菜地看家護院,實為大材小用,可是小龍依然盡心盡職,不管冬寒夏暑,也不管白天黑夜,它都認真看護著軍分區(qū)菜地的家院。一條拇指粗的鋼筋足有二十多米長,從院子東扯到院子西,加上脖子上的長長鐵鏈子,軍分區(qū)菜地大院就都在它的看護范圍內了。
四
自從小龍來到了軍分區(qū)菜地之后,原先養(yǎng)的幾只土狗就算退休了。每天東跑西顛地到處玩耍,看家護院的事就全落在小龍身上了。后來,那幾條土狗就被生產隊饞嘴的知青們打了牙祭。白天小龍被關進牛圈里,晚上才放出來值班。不把小龍關起來不行,它太厲害了,萬一傷了人可咋辦。多少大馬車的氣門芯被拔了,多少人被它嚇得魂飛魄散。每次路過軍分區(qū)菜地的人都是提心吊膽的,離得老遠就停下來喊著:“喂,解放軍同志,你們把狗關起來沒有呀?”如果沒有得到準確的回答,那是不敢向前走一步的。在軍分區(qū)菜地干活兒的解放軍叔叔聽到有人喊,直起腰來也回一嗓子:“關好了,你放心過吧。”這才敢繼續(xù)趕路。
被關了一天的小龍,晚上放出來感覺很興奮,拖著一條長長的鐵鏈子,一會兒嘩啦嘩啦跑到了東,一會兒嘩啦嘩啦跑到西,一會兒又躥到屋頂上一陣狂叫,好像是告訴那些想討點便宜的野狗,有我小龍在都死了這條心。拴小龍的鏈子有七八米長,它可以毫不費力氣地躥到軍分區(qū)菜地的屋頂上。地上還有一根從軍分區(qū)菜地宿舍門口東頭扯到西頭的鋼筋,小龍的鐵鏈子就穿在上面,它的防護范圍就擴大了好幾倍。到了晚上從牛圈里放出,大院子里的東西什么都不會丟。
每天軍分區(qū)都要派一輛大馬車來拉菜,一大馬車新鮮蔬菜拉回去,既要滿足軍分區(qū)大小食堂的使用,還要滿足軍分區(qū)大院干部家屬們的需求。拉菜的大馬車一來,駐守菜地的官兵就都下地裝菜了,一兩個小時滿滿一大馬車新鮮菜就裝上大馬車了,吃過中飯,趕大馬車的老軍工“三鞭子”啪的一聲鞭響,大馬車就趕出了軍分區(qū)菜地的大院。等老軍工“三鞭子”拉走菜后,大家才能各司其職放水的放水、除草的除草。小龍是聽不得陌生聲音的,只要聽到陌生聲音它就要沖出來,把門板子抓得嘩啦嘩啦響,叫聲也特別兇,感覺就像要把人撕碎了一樣。很多人聽到小龍的叫聲,都有一種非??謶值母杏X。
那時候,全國都是計劃經濟,什么都要拿票才能買得到,買糧有糧票,買布有布票,就連賣火柴都要拿票,不然你是買不到要的東西。巴扎(市場)也都關了,買賣都被視為投機倒把,是違法的行為。那時,每個單位在郊區(qū)都有自己單位的菜地,每周固定要來菜地拉兩三次菜,回去分給單位的職工,有食堂的單位還得留夠食堂用的菜,剩下的才能給職工分。軍分區(qū)菜地的屋后有一條通向另外幾個單位菜地的路。往常那些單位菜地的人路經這里都不必擔心,原先那幾只土狗叫幾聲就沒事了,可自從小龍來了,路過這里的人都很發(fā)愁,特別是趕車的,本來想早點兒起,趁著涼快把該干的活兒干了,天熱了,就不必在太陽下受苦。
可是,經過軍分區(qū)菜地不是馬被小龍嚇驚了,就是馬車輪胎的氣門芯被小龍拔了,很多步行的人寧可繞遠過去也不招惹小龍,怕小龍那條鐵鏈子一旦斷了,他們皮肉就受大苦了。其他單位菜地的人知道,小龍白天是關起來的,他們就不再起早貪黑出門趕路或者干別的什么活兒了,被太陽曬總比被小龍?zhí)鸵豢诤檬芏嗔恕?/p>
五
那天,軍分區(qū)大馬車一大早就來拉菜了,可是誰也沒想到,忘了把小龍關起來了。大馬車一進軍分區(qū)菜地大院,小龍就撲了上來,馬受到突然驚嚇,前蹄立了起來,把車上的人全都掀下了車。受驚的馬拖著車在院子里一陣子狂奔,直到把車拉翻了,掙脫了繩套和馬車,受驚的馬從不高的圍墻上一躍而過,一眨眼的工夫,受驚的馬就不見了蹤影。
幾個解放軍叔叔都翻過院墻,去追找受驚的馬去了。還有幾個忙活著把小龍往牛圈里關??墒牵@個時候的小龍非??簥^,誰也拉不住,甚至回過頭來要咬拉它的解放軍叔叔。沒辦法,誰也不敢上前拉了,都急得直搓手。老軍工“三鞭子”一揮大鞭子說,你們都給我閃到一邊去,我就不信治不了你這個畜生了。
看到老軍工“三鞭子”和小龍的架勢,誰也不敢上前。都知道這兩個斗紅眼的家伙不好惹,挨上老軍工“三鞭子”的一鞭子,不說皮開肉綻也夠你疼半天的;要是被小龍來上一口,準保是血肉一大塊。
趕車的老軍工“三鞭子”知道受驚的馬跑不到哪里去,本來被掀下車心里就很不快,大腿還被小龍?zhí)土艘豢冢r血直流,疼得老軍工“三鞭子”齜牙咧嘴還一個勁兒地哼哼著。老軍工“三鞭子”哪吃過這樣的虧呀,趕了這么多年的大馬車,今天被一只狗欺負了,他的二球脾氣騰地一下上來了,撿起掉在地上的趕車鞭子,瘸著腿和小龍對起了陣。老軍工“三鞭子”跟隨部隊養(yǎng)馬趕車已有很多年,是個老車把式,也落得“三鞭子”的稱號,不管再烈的馬,只要老軍工“三鞭子”下去準保服服帖帖。在阿克蘇軍分區(qū)沒幾個人知道他的真名,但是提起“三鞭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誰都知道“三鞭子”手里鞭子的厲害。
老軍工“三鞭子”連續(xù)揮舞著趕大車的皮鞭子猛抽小龍,還發(fā)出清脆的啪啪的響聲。小龍閃展騰挪,無論大鞭子怎么抽過來,都被靈活機敏的小龍躲開了。老軍工“三鞭子”更是惱火得很,在手心吐了一口口水,大鞭子在空中盤旋了幾圈,只聽啪的一聲打下去,小龍卻沒有躲閃,而是很神奇地咬住了鞭子,老軍工“三鞭子”和小龍像拔河一樣較著勁兒,直到把鞭子扯斷了。老軍工“三鞭子”還重重地坐在了地上,跌得他直咧嘴,屁股也疼得往心里鉆。老軍工“三鞭子”真是碰到了強硬的對手了。鞭子斷了,還坐了一個腚墩,他可不想在眾人面前丟這個臉。他又找了一根很長的楊木棒和小龍對峙。這次小龍手一點也不客氣,老軍工“三鞭子”的楊木棒揮過來就被小龍咬斷一截,直到最后,老軍工手“三鞭子”里的長楊木棒變成了短木棒,對小龍幾乎沒有什么威脅了。小龍仍然齜著牙不肯退縮的樣子,眼睛盯著老軍工手里的木棒,隨時都有撲上來的架勢。老軍工“三鞭子”知道自己奈何不了小龍,舉著一米多長的木棒也不敢放下,萬一小龍沖上來也有個應對的東西,小龍和老軍工“三鞭子”就這樣僵持不下。
趁著這個時候,幾個人合力才把小龍關進了牛圈,可小龍依然不依不饒地在牛圈里狂吠著,把木門板子抓得咯吱咯吱地響。把小龍關好了,才把老軍工“三鞭子”拉進屋里包扎傷口。那時候,沒有現(xiàn)在這么講究,被狗咬了要打狂犬疫苗,老軍工“三鞭子”只簡單包扎了一下就沒事了。
老軍工“三鞭子”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從戰(zhàn)爭年代到全國解放,他就沒怕過什么。什么領導在他的面前都是個新兵蛋子,因為他參軍早,他的兵齡幾乎是別人的年齡。老軍工“三鞭子”做事有自己的一套原則,他認為的對與錯是不容更改的,也就是那種十頭牛也拉不回來的人。批評他就等于火上澆油,他就像火藥桶子一點就炸。自從和小龍較量一番后,老軍工“三鞭子”算是有了一怕。他常自我解嘲地說:這個畜生竟然能躲過我的“三鞭子”,看來,我老了,要是我年輕的時候,非扒它三層皮不可。
六
我家新房子蓋好了,我們就從軍分區(qū)菜地搬到新房子了。臨走的時候,軍分區(qū)菜地管理員老楊說,我們家剛搬來時人地兩生,擔心當?shù)厝似凵B(yǎng)一條厲害一點的狗,雖說解決不了全部問題,麻煩能少就少,免得搞得鄰里不和睦,讓別人笑話不說,自己心里也憋屈。如果讓在軍分區(qū)當后勤科科長的大伯知道了,還得批評父親不會處理鄰里關系,就把小龍送給了我們家,給我們家看家護院,小龍也就成了我們家新的成員。
原先,我家生活的生產隊住戶非常不集中,因為當時的農村都是半農半牧生活方式,每一家都相隔很遠。后來,公社為了集中連片好管理,才規(guī)劃了新的居民點。我家新房子蓋好時,居民點還沒幾戶人家,后來很多人家在居民點蓋好自己家的房子,從四方八方陸陸續(xù)續(xù)搬來,才有了生產隊的樣子。
當時,維吾爾人種地還有“歇地”的一種做法,為了不重茬,頭一年種過的地,第二年要歇一年,撒上一些苜蓿種子,灌上水就不管了,在去年已經歇過的地上種莊稼。其實,也是當時新疆南部地區(qū)人少地廣的原因,大片的土地閑置在那里沒人種,歇地這個詞才有了存在的空間。原本棉花重茬種植會影響產量,以致發(fā)展到所有農作物都不重茬,閑置的土地就更多了。歇地這種做法延續(xù)了很多年,一直到了改革開放后,大批的內地人西遷新疆南部地區(qū),人口不斷增長,開荒的面積也逐日增多,很偏遠的戈壁荒灘都開成了良田,歇地這個詞兒才慢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小龍成為我家成員之后,白天也要關進羊圈里,不然它是不會讓陌生人進來的,特別見不得到我家辦事的人,它就像瘋了一般又咬又叫的,感覺它要把人撕碎一般,讓人從心里面發(fā)出一種恐懼,巴不得轉身就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到我家辦事的人都很發(fā)愁,怕小龍張著紅呼呼的大嘴往他們身上撲,萬一鐵鏈子掙脫了,這身上的肉是要少幾塊的。誰也不想吃這個虧,到我家來辦事的人,都不敢靠近我家,站在很遠的地方喊著父親的名字。父親出去了,把事情一說就走了,實在不想看到小龍兇猛的樣子,說真的,心里怕得很。
小龍有個愛管閑事的毛病,只要一聽到有人在路上的聲響,它就像注射了興奮劑狂叫不止。父親不想被小龍把和大家的關系搞得很疏遠,白天就把小龍關進羊圈里,晚上才把它綁在院子里看家??蛇@還是阻止不了小龍,只要它聽到有生人到了我們家,它的前爪子就扒在羊圈的木板子上,對著外面拼命地咬叫著,急了還會把木板子啃得咔哧咔哧地響。父親怕木板子不結實,哪天小龍沖出羊圈就麻煩了,就對大哥說:“連華,把羊圈門再加固牢實一點吧,我怕哪天禁不住小龍折騰,跑出來了可別闖什么大禍?!贝蟾缇桶蜒蛉﹂T卸下來,橫著又釘了一層木板子,兩邊門框也加了兩道鐵絲,買了兩個大一點的合頁,再加了一道粗粗的鐵門插,父親這才放心。
因為小龍的厲害早就遠近出名了,家里養(yǎng)狗的都想養(yǎng)一只厲害的狗,不然養(yǎng)一只不管閑事的狗,也就失去了養(yǎng)狗的意義。自從我家搬到生產隊居民點來住,很多人家的母狗一發(fā)情就牽到我家來,讓小龍給配種。配完了,主人就給母狗屁股上綁上一塊麻袋片,不讓其他公狗染指。小龍也樂此不疲地干著傳宗接代的事情,時隔數(shù)年,好像生產隊的狗大部分都是小龍的后代了。直到小龍去世的前一年,它再也爬不上母狗的背了,才結束傳宗接代的大事。
小龍原本很兇猛的樣子,見到發(fā)情的母狗也變得溫順多了,甚至能感覺到小龍眼睛瞇成一條縫的樣子,眼神也變得特別溫順了,耳朵也不再立得那么直了,尾巴也搖得歡實多了,簡直就是一副多情王子的樣子。也許小龍知道一點羞丑的緣故吧,每次它和母狗連在一起之后,它就會把母狗拖進羊圈里,誰要伸頭看一眼,它就會齜著牙發(fā)出很瘆人的聲音。
小龍把生產隊很多公狗的好事給搶了,也引起那些公狗的不滿,有時夜里不少公狗都跑到我家大門外示威,還隔著大門互相咬著吵著,好像在說:“你憑什么搶了我們的好事呀?你不是厲害嗎?出來我們比試比試唄?!毙↓堃埠孟癫桓适救醯卣f:“比試就比試,我被綁著呢,有本事你們進來呀,你們三五個一起進來我也不怕?!苯K于有一天,我家的大門沒能攔住外面的三只公狗,它們和小龍廝打在一起,看不出哪一方強弱。直到父親聽到外面廝打聲出來,這場戰(zhàn)斗才算結束。后來聽父親說,要不是小龍脖子上綁著鐵鏈子,那三只公狗根本不是小龍的對手,就這也沒吃什么虧。這一點在后來維吾爾肉孜節(jié)斗狗時得出了結論,小龍是最棒的。
七
那年冬天古爾邦節(jié),也就是我家到新疆的第一個冬天。
維吾爾人過古爾邦節(jié)要過一個月,在這一個月里有很多人出遠門走親戚,拜訪多年不見的朋友,還要舉辦很多活動以示慶賀。叼羊、斗雞、斗狗、高輪秋千、達瓦孜(高空走鋼絲)、舉辦麥西來甫舞會等,都是節(jié)日期間的重要活動。
父親本來不想參與這些活動,一是不懂語言,二是也不懂維吾爾人的禮數(shù),萬一有冒犯之處就不好了??墒俏壹亦従佑裆浇缺犬嫯?,連拉帶扯地非得讓父親拉著小龍去斗狗。沒辦法,父親就拉著小龍勉為其難地去了。其實父親并不擔心小龍會有什么閃失,而是很相信小龍會載譽而歸的。但父親只是覺得不能為了一場勝利,影響和生產隊維吾爾族同志的關系。其實父親想錯了,維吾爾人敬佩勇敢的人,當然也敬佩勇敢的動物,接受挑戰(zhàn)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父親拉著小龍一走進斗狗場,就贏得非常熱烈的掌聲。
父親拉著小龍到了斗狗場才發(fā)現(xiàn),有很多外形威猛的牧羊犬,這些家伙個個長得身材魁梧,體型都像獅子一樣,叫聲也是甕聲甕氣的??吹竭@樣的場面,父親也為小龍暗暗捏了一把汗。其實,父親心里很納悶,平日根本沒見過這些兇猛的家伙,今天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呢?父親不知道這些牧羊犬平日都在牧場上看護羊群,很少回到村子里,趕上古爾邦節(jié)要斗狗了才被拉了回來,就是要拼個你死我活、一較高下的。
第一場就斗得狗毛亂飛,塵土飛揚。直到一只狗體力不支落荒而逃,贏的狗還不依不饒追趕了幾步,被主人抓住拴上繩子,才算結束這場血肉橫飛的爭斗。第一場父親沒舍得讓小龍出馬,就是想先看看,要是實在斗不過那些粗嗓門、身材健碩的家伙,他就牽小龍回去。父親看了第一場確實很精彩,感覺一對一地斗,小龍是不會敗下陣來的。第二場還沒開始,小龍就按捺不住了,要不是父親把鐵鏈子纏在手上,小龍早就掙脫沖上去來一場混戰(zhàn)了。
第二場剛解開小龍脖子上的鐵鏈子,它就迫不及待地沖進斗狗場,和一只高大的牧羊犬斗了起來。如若憑力氣小龍是斗不過那只牧羊犬的。小龍是受過專業(yè)訓練的,雖然身材矮小卻不與其使蠻力,使出了閃展騰挪,忽左忽右,上躥下跳專業(yè)技能,把那只牧羊犬折騰得呼呼直喘粗氣,連小龍的身還沒沾上邊兒。小龍看準了時機,一口咬住牧羊犬左側的脖子,像鉗子一樣咬住了就不放松,并拼命地撕扯著,還使勁地搖頭晃腦,只見那只牧羊犬怎么也擺脫不了小龍咬住的嘴,自己更是無計可施。說真的,這個時候那只牧羊犬就成了小龍的玩物,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牧羊犬憑著身材高大,突然躺在地上四腳亂蹬想擺脫小龍撕咬。小龍突然松口,又迅速地咬住牧羊犬的脖子,也許是咬到了牧羊犬喉嚨,那只牧羊犬連一點聲音都發(fā)不出了。牧羊犬的主人怕自己的牧羊犬被憋死,趕緊讓父親拉開小龍。小龍被拉開了,嘴里還殘留著牧羊犬的一大撮毛。牧羊犬左邊脖子的皮已經被撕開一個口子,下頜下的皮也耷拉下來,在場的人都看到了牧羊犬血紅的肉和流淌不止的血。
一戰(zhàn)下來小龍毫發(fā)未損,仍是一副趾高氣揚樣子。父親牽走小龍時,沒有人阻攔也沒有發(fā)起挑戰(zhàn)的,都向父親豎起大拇指,指著小龍說,麻衣希特野蠻(這只狗厲害)。父親知道誰也不想看到一邊倒的爭斗,那樣就太沒意思了。另外,誰也不想拿自家的狗給小龍當靶子。
八
時間就像一把無情的剪刀,一刻不停把過往的時光剪掉,留給我們的是滄桑歲月和不堪回首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小龍也不再那么兇了,那條僵硬的尾巴見到人也知道搖一搖了。老了的小龍和其他狗區(qū)別不大,誰摸一把、誰訓斥幾句,它都忍受了,搖著尾巴躲到自己的窩里。
小龍也一天比一天溫順了,一直被它視作神圣職責看家護院的工作,也不那么在意了,總是臥在窩里睡大覺。也許是老了耳朵背的緣故,院子外不管發(fā)生什么、發(fā)出多大的聲音它幾乎聽不到了,直到人走到它跟前了,它才突然躍起狂吠不止,把人嚇得直叫喚。
人和動物都有著共同之處,特別在性格上,無論年輕時有多么剛烈的脾氣和性格,到了老年就變得和藹可親了。我的父親年輕時,脾氣非常暴躁,經常和母親吵架打架,對我們兄弟也是沒有一句順耳的話。記得小時候,一聽到父親回來了,我們兄弟幾個人就是受了再大的委屈,也趕緊抹去眼淚,躲在一邊不敢吭聲。假如讓父親看出來了,不但不會安慰幾句,還要挨上一頓臭罵,如果父親心情不好,說不準還會挨上幾巴掌??墒牵赣H過了五十歲以后,就像換了一個人,母親做飯時,父親就蹲在灶門前添柴加火,陪著母親做飯說話。有時母親嫌父親不中用,需要火大時,卻是死氣洋洋的樣子,需要慢火時又把灶火燒得嗷嗷的。父親對我們兄弟也有了耐心,雖然他的話對我們的幫助也不大,可是我們能感受到父親內心深處的柔軟與溫暖,能感受到他對我們的關心和期望。這讓我們兄弟七八個非常感動。父親在我們以往的記憶里就是一個不懂人情味的人,可是老年的父親讓我們懂得,父愛是那么深沉、是那么厚重。其實,我的父親和千千萬萬的父親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是他給我們的是不茍言笑的嚴厲,嚴厲背后卻是最濃的父愛,是我們受益一生的嚴謹。
小龍老了,可誰也沒想到它狂躁的脾性也改了,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總是寵辱不驚地面對一天天老去的歲月和身邊瑣碎的事情。它不去關心那些閑事,不是小龍沒有這個能力了,而是它的性情變了,變得比較通情達理了,知道什么該管什么不該管,不像年輕的時候,總是那么憤世嫉俗,見不得一點它主導的生活秩序被打亂,它不允許任何人闖進它的勢力范圍,它要用一種幾乎咆哮的姿態(tài),向這個世界證明它的存在。其實,說得更準確一點,小龍更像是一位戎馬一生的老將軍,對生活、對人生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既嚴謹又刻板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眼里不揉沙子,清高自傲地行走在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中。到了暮年他才放下自己的身段,慢慢地感受生活的溫馨,享受著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小龍雖然沒有兒女繞身的天倫之樂,可是它不再那么較真地活著,能不叫就不叫,能不咬就不咬,搖著尾巴在你的腿邊蹭,像小孩子一樣撒撒歡兒,在地上打打滾,叼著你的衣角甩來甩去,或是突然撲倒你,轉身就跑了躲起來,那感覺它就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不再那么要求生活的秩序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而運轉。
小龍性情溫順了以后,完全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土狗了。它沒有那強烈的攻擊力和欲望了,我才敢放羊的時候帶著它,不然咬傷了人就麻煩了。小龍也很愿意每天跟著我去放羊,在空曠原野上跑來跑去,時不時倒在草地上打打滾,和其他狗們打鬧一會兒,總比在家里被綁著好受多了。小龍是我放羊的好幫手,一旦哪只羊離群了,我就對小龍說:“小龍,快去,把那只羊給我追回來。”小龍扭頭就跑,追上那只離群的羊,它就左撲右擋在羊的前面,直到把羊圈回來才算完成任務。如果碰到說死都不愿回來的羊,小龍就用嘴叼著羊的耳朵,尾巴抽打著羊的屁股,把羊給弄回來。如果我困了想睡上一會兒,我就把羊群交給小龍,
那時,我們這些孩子放羊的數(shù)量都不多,每家五六只,最多的也就是十來只。生產隊有一大群羊,二三百頭吧,那是生產隊公有財產,由一對夫妻在很遠的胡楊林里放牧。每年初春趕出去,到深秋了才會回來,中間每月生產隊還會派人送糧食和日用品。或者過古爾邦節(jié)時,生產隊才會派一輛大馬車拉回十幾只羊,殺了過古爾邦節(jié),其他時間,那對夫妻是見不到人的。因為我們自家養(yǎng)的羊是私有財產,生產隊羊群又太大了,我們自家的羊只能自己放,父母都在生產隊上班,放羊的活兒就落在我們這些孩子的身上。
早上天不亮,生產隊的鐘聲就響了,我們也被父母從被窩里哄起來。我每次等著其他放羊的孩子趕著羊過來,我才把羊從羊圈里放出來,迷迷糊糊地把羊趕到草場上吃草。我不僅要放我家的五只羊,還有一匹馬和兩頭毛驢。馬太高了,就是找個坡我也上不去。再說,那匹馬是個壞家伙,只要你騎到它的背上,它就想著辦法把你搞下來,它不怎么尥蹶子,可是它有好路不走,專往樹林帶里鉆,貼著墻走,直到把你從它的背上搞下來才算罷休。我在家大門口放了一個木頭墩,出去的時候,站到木頭墩就可以爬到驢背上,手里牽著馬和另一頭驢,就開始了我一天的放牧生活。五只羊是不用綁不用牽的,我騎的驢就是它們頭羊,驢往哪里走它們就跟著。等太陽升起老高了,羊也就吃飽了,我才把羊趕回來吃早飯。吃完早飯,歇一會兒,又得趕著羊群去放牧。
自從我?guī)е↓埛叛蛞院?,我就特別輕松,找一個草長得比較茂盛的地方,把馬和驢用木橛子都釘在那里,一根五六米的繩子牽著馬和驢。我困了,就可以躺在渠幫子上睡覺,放羊的活兒就交給小龍。
小龍非常盡心盡責,我睡覺的時候,它就找一個居高臨下的土坡,坐那上面看著羊吃草。如果哪只羊想離開群體,自己跑到一邊去了,小龍就會汪汪汪地叫上幾聲,知趣的羊聽到小龍的叫聲就回來了,不知趣的還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小龍就會跑過去教訓它,一個前撲就把那只羊撲個趔趄,要不然用嘴咬住羊的腿,往旁側一拉就是一個跟頭,最后還得服服帖帖地回到羊群里。白天和巴郎子玩時,我也會把放羊的活兒交給小龍。
小龍放羊的本事讓和我一起放羊的小伙伴們很羨慕,羊也放了,覺也沒耽誤睡,玩的時候更是無牽無掛。他們也把自家的狗帶來,也想像我那樣放心地睡、盡情地玩。可是,他們一覺醒來就不知道自己的羊跑到哪兒去了。
九
隨著時光的流逝,小龍到我家已有四五年光景了。在這四五年時間里,我家的情況也有了不小的變化。姐姐和大哥都參加了高考,姐姐考到了烏魯木齊的醫(yī)專,大哥考上了新疆大學中文系,卻因為家中勞力少,公社和生產隊不放人,大哥放棄了學業(yè),第二年到喀什當了兵。二哥、三哥、四哥都在上學,我也上小學一年級了,只有六弟和小老弟還沒有上學,在家中玩。
小龍已經十五六歲了,是人的年齡七老八十了。小龍以往活潑可愛的勁兒全沒了,喜歡管閑事的心情也沒了,就是外面天塌了,它也懶得睜開眼睛瞧一眼。一天比一天蔫巴,一天比一天沒有了生氣,看樣子,屬于小龍的時日不多了。小龍一天到晚總是臥在窩里睡覺,偶爾爬起來走幾步也是歪歪斜斜的。見了我們它勉強地搖搖尾巴,又臥在那里迷迷糊糊地睡覺。小龍吃得也越來越少,牙也都脫落完了,別說啃骨頭棒子了,就是給它一塊肉它也嚼不動了,每天只能喝幾口糊糊維持著生命,身子骨也瘦得只剩一層皮了。
后來,小龍眼屎幾乎擋住了視線。我放學了,就用小木棍幫它把眼屎弄干凈,可是感覺一天比一天多。再后來,我走到它的身邊,它尾巴也搖不動了。生產隊的幾個知青們跑來說:“這狗活不了幾天了,我們很久都沒吃肉了,不如送給我們弄一鍋狗肉湯,它也算為我們作了最后的貢獻?!备赣H瞪著眼睛很不客氣地說:“能滾多遠就滾多遠,想吃小龍的肉,恐怕你們還沒長那樣的好牙口。我問你們,小龍巡邏邊防線時你們在哪兒?小龍立過功受過獎,它比你們貢獻大多了,你們想吃了小龍的肉,就不怕惡鬼纏身,就不怕晚上做噩夢?”
父親把那幫饞嘴的知青攆走了,可是看到小龍昏昏沉沉的樣子,也不由自主地嘆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哎,小龍啊,再光榮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無論你還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奔著死去的。走吧,小龍,別再熬了,早走早升天?!?/p>
放學回來時,看到父親正把小龍往葡萄架下埋。我偷偷抹了一把眼淚,感覺心里突然空空蕩蕩的,又好像有好多話要說,卻又不知從何說起,便拿起一把鍬幫著父親埋。
父親說,埋到外面怕那幾個饞嘴的知青不放過它。就埋在這里吧,我看他們還有什么辦法。
第二年,我家的那架葡萄非常豐產,每一串都沉甸甸的。我每次摘葡萄吃時,都能想到小龍。
作者簡介:
吳連廣,筆名巴圖爾,滿族,祖籍遼寧省岫巖。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新疆作家協(xié)會會員、阿克蘇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先后在《人民日報》《延河》《解放軍文藝》《小說界》《安徽文學》《湖南文學》《四川文學》《小說月報》《小說月刊》《百花園》《小小說選刊》《中外書摘》《意林》等報刊發(fā)表作品。 已出版長篇小說兩部,小小說集四部,二人合集小小說集一部,詩集兩部,散文集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