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故事出自《莊子·漁父》。
有個人在路上行走,無意間看見自己的影子和足跡,以為是鬼怪,非常害怕。
他嚇得飛快跑起來,不料跑得越快,足跡就越多,影子追得越緊。
于是他更加拼命狂奔,最后筋疲力盡而死。
殺死這個人的,并非所謂的鬼怪,而是他的念頭。
正如《新唐書》里所說:有心者有所累。
莊子早在幾千年前就看穿了,這世上最消耗人的東西,其實就是人的心念。
他在《莊子·達生》里也說過類似的故事。
有一次,齊桓公乘坐馬車去山林打獵。
在半途中,他突然感覺眼前一花,好像有什么東西閃過。
他以為遇見了鬼,心中慌亂不已,連忙讓車停下來,然后詢問身旁的管仲:
仲父,你剛剛有看到奇怪的東西嗎?
管仲搖了搖頭:我什么都沒看見。
聽了這話,齊桓公更加深信自己遇見了邪祟,不然為何他人見不到,自己卻看見了呢?
回到宮中后,他越想越不安,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
很快,他就病倒了,還整日失魂囈語,如同草叢里受驚的走兔一般。
莊子說:為外刑者,金與木也;為內刑者,動與過也。
凡事思得太多,慮得太過,就如同給自己的精神上刑,必然會傷及自身。
唯有藏起多余的念頭,擺脫過重的心緒,我們才能逃離精神苦役,讓內心回歸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