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口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豐富電影產品供給、滿足觀眾多樣觀影需求的重要力量。本文統計分析了2022至2024年8月(本文提到的2024年市場數據,均截至2024年8月31日)中國進口電影的市場數據,從票房、上映數量、國別、類型、檔期等多個角度進行了市場整體研判,進而對每年票房前十的頭部影片和五部典型案例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發(fā)現,進口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仍具有較強的市場績效表現,但是進口電影逐漸失去了過往的“大片”效應,成為中國觀眾的眾多內容的選擇之一;近三年進口電影的IP依賴愈發(fā)嚴重;檔期方面,進口電影成為暑期檔的有生力量,也在填補部分周末檔空白、保持觀眾觀影熱情方面,發(fā)揮出重要作用;國別方面,美國電影仍保持較高的比例,日本電影的市場號召力明顯提升;觀眾方面,不同年齡的觀眾在進口電影的選擇上形成了明顯的區(qū)別。
【關鍵詞】進口電影 中國電影市場 多元選擇 IP依賴
自1994年首部進口分賬影片《亡命天涯》上映以來,進口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豐富電影產品供給、滿足觀眾多樣觀影需求的重要力量。近年來,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轉型升級,進口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中的整體份額有所下降,觀眾對于進口電影的觀影需求發(fā)生變化。因此,及時捕捉中國進口電影市場的發(fā)展趨勢,定期總結進口電影的新變化與新特征,具有較強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針對以上問題,理論界主要給出了下列理論貢獻:
一是進口電影的市場分析。鮮佳(2024)認為雖然經歷了從外來刺激到回歸常態(tài)的變化,但分賬片在提振市場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陶冶(2024)將2004至2024年買斷片引進分為三個階段,并分析了三個階段的特點。[2]范麗珍(2014)認為在過去二十年間,國產大片與進口大片共同推動了電影市場的擴張和繁榮。[3]
二是進口電影的政策研究。陳清洋(2018)認為對于文化進出口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和規(guī)約,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國產電影。[4]羅天奕(2022)梳理了比較典型的國產電影保護政策,挖掘國產電影保護政策的背后邏輯以及未來發(fā)展走向。[5]
三是進口電影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影響研究。張若琪(2014)認為引進片投入中國電影市場,帶來了國內影院建設的快速發(fā)展等積極作用。[6]賈磊磊(2012)認為增加美國影片進口配額會使中國電影市場競爭面臨全面升級,對中國電影制片業(yè)形成直接壓力;中國電影產業(yè)將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價值觀的挑戰(zhàn)。[7]王國強(2014)發(fā)現進口電影配額與國產電影票房高度相關,并且隨著我國進口電影配額的放寬,國產電影得到了極大的提升。[8]
以上文獻對進口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歷程、政策演變、市場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為理解進口電影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貢獻與挑戰(zhàn)提供了寶貴的視角。但同時,近三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環(huán)境與業(yè)態(tài)發(fā)生著深刻變化,需要及時跟進研究。本文選取2022至2024年8月31日的進口電影市場數據,試圖分析總結進口電影呈現的新趨勢與新特征。
2022至2024年8月期間,中國電影市場進口電影總票房共199. 14億,其中2022年45. 56億, 2023年89. 1億, 2024年64. 48億,市場票房份額分別是15. 15%、16. 23%和19. 35%。近三年,進口電影總票房依據中國電影市場大盤波動,但市場份額逐年小幅提升,整體處于15%至20%區(qū)間,較2019年的64. 07%有明顯下降。在上映數量方面, 2022年進口電影上映共50部, 2023年75部, 2024年截止至8月31日共50部,分別占當年院線電影上映量的13. 23%、12. 16%和12. 63%。進口電影的引進量與電影市場的整體供給呈現出正相關性,即在市場供給豐富的時期,進口電影的上映數量也相應增加。但整體來看,進口電影的市場票房份額超出了其市場數量份額,這表明進口電影具有較強的市場績效,即穩(wěn)定的上映量帶來較高的票房表現。
(一)票房表現兩極化,中腰部影片市場貢獻突出
從票房分布來看,近三年進口電影票房整體呈現出顯著的兩極分化現象。票房超過5億的進口電影均未超過5部,票房收入在1000萬元以下的電影占據了最大的比例,而票房在1億至5億元之間的電影則位居其次。值得注意的是,票房在1億至5億元區(qū)間的電影,作為中腰部電影的代表,構成了進口電影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2024年8月31日前, 1至5億票房的進口電影14部,占總量48部的29.2%,該比例超過2022年的18%和2023年的24%,這說明中腰部進口電影成為市場票房貢獻的重要力量。
(二)暑期檔增勢明顯,周末檔有生力量
如圖2所示, 2022年,進口電影上映數量在一月、四月、八月和十一月形成峰值,其中八月份上映進口電影數量最多,為8部,而三月、六月、七月和九月上映進口電影相對較少,其中九月份并沒有進口電影上映。而在2023及2024年,進口電影上映數量在一二月份較少,三月到九月數量較多,七月上映數量下降后八月又有所上升。
從檔期來看,進口電影顯示出明顯的偏好,尤其是在暑期檔、賀歲檔、清明檔和五一檔期間。電影上映的時間分布與特定檔期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特別是緊鄰賀歲檔的十一月和賀歲檔所在的十二月、暑期檔所在的七八月份、清明節(jié)檔所在的四月以及五一檔所在的五月,進口電影的上映數量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暑期檔是進口電影最偏愛的檔期,且每年暑期檔的進口電影上映數量呈現出上升趨勢。進口電影的上映也豐富了我國暑期檔的電影類型和題材,滿足不同觀眾的觀影需求,增加了市場的多樣性。
同時,進口電影也成為我國周末檔的重要力量。進口電影在分散檔期壓力,豐富觀眾周末觀影需求方面發(fā)揮出重要作用。絕大多數在非重要檔期上映的進口電影會選擇在周五或周六上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緩和我國電影上映檔期冷熱不均的問題。對影院來說,周末上映的進口影片可以填補非重要檔期時影院空白,提高銀幕利用率。同時,這些影片也為觀眾的周末觀影提供更多選擇,從而有利于保持觀眾的觀影熱情和觀影習慣。
(三)國別來源多樣化,美日電影成為主力
在2022至2024年8月期間,進口電影的制片地區(qū)分布展現出一定的穩(wěn)定性。然而,通過細致的年度比較分析,可以觀察到各年份間在電影產地分布上存在微妙的差異??偟膩碚f,在進口影片的國別中,美國電影在中國的進口份額中占據顯著的領先地位。緊隨其后的是日本電影,類型以動畫電影為主,其強大的IP內容在中國有廣泛的受眾。再次則是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印度、泰國和意大利也有連續(xù)兩年向中國出口電影。
逐年來看, 2022年我國進口電影的國別分布相對均衡,進入2023年,進口電影的制片地區(qū)開始向美國和日本集中,其中美國電影的引進數量超過了全部進口電影的一半。2024年(截至8月),美國電影的引進比例有所下降,而日本電影的引進比例則呈現出上升趨勢,同時,除了美國和日本之外,中國對其他國家電影的引進數量較少。
(四)引進類型多元,特定偏好集中
數據顯示,進口電影的類型分布呈現出顯著的多樣性。這表明廣泛的進口電影類型滿足了不同觀眾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多樣化的電影類型也一定程度豐富了中國電影的產品供給。另外,動畫、劇情和動作片在各年度的引進類型中均占據主導地位,這表明這些類型的電影在中國市場具有穩(wěn)定的受眾基礎和市場吸引力。此外,這三年間中國進口電影的類型分布呈現出逐漸均衡化的趨勢。這種變化也反映出中國電影市場在類型多樣化方面的逐步發(fā)展和成熟。
頭部進口電影能夠反映出觀眾觀影偏好和市場需求的趨勢變化。本文選取2022年至2024年8月期間,每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進口電影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入分析,具體如下:
(一) 2022至2024年頭部進口電影的逐年分析
2022年票房排名前十的進口電影主要來自美國和日本,其中有八部來自美國,兩部來自日本。2022年的觀眾對進口電影呈現出較為集中的類型偏好。在這十部電影中,有六部具有動作類型的標簽。同時,這十部電影中六部為知名電影的續(xù)作,顯示出頭部進口電影的仍保持著經典IP續(xù)集開發(fā)與電影品牌延伸的趨勢。
同時, 2022年票房排名前十的進口電影也存在顯著的分層現象,排名第一的《阿凡達:水之道》與排名第十的《神秘海域》票房差別超過十倍。同時,盡管前兩名電影均取得了超過十億元的票房成績,但第三名《壞蛋聯盟》僅收獲33523. 2萬元的票房收入,顯示出頭部電影之間存在明顯的斷層效應。
在2023年頭部進口電影中,美國電影在數量上占據了絕對優(yōu)勢。盡管日本電影僅有兩部入選,但它們在票房表現上卻異常突出,分別占據了2022年進口電影票房排行榜的第二和第三位。在八部美國電影中,有七部作品為知名電影系列的續(xù)集或衍生作品,剩下一部《奧本海默》則由美國著名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執(zhí)導。而兩部來自日本的電影中,《鈴芽之旅》由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執(zhí)導,《灌籃高手》則由同名漫畫改編。由此可見,系列電影、知名導演以及經典IP仍為進口電影的主要特征。
在票房分布格局方面,頭部進口電影的票房表現呈現出更為均衡的態(tài)勢,票房排名第一與第十的電影票房差距與2022年相比縮小,同時整體票房收入有所上升。但2023年頭部進口電影的票房主要集中在1億元至10億元區(qū)間,缺乏票房收入超過十億元的超級大片。并且,在2023年中國電影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作品中,也沒有進口電影的身影,這也顯示出進口電影在中國市場面臨著地位下降的挑戰(zhàn)。
2024年前八個月,頭部進口電影與2023年保持了相似的發(fā)展趨勢,在國別方面,頭部進口電影仍以美國和日本為主。從題材來看,頭部進口電影中九部都為知名IP的續(xù)作,另外一部《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則是日本知名動畫導演宮崎駿的作品,頭部進口電影延續(xù)系列電影或知名IP的趨勢。
在票房分布方面,進口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表現有所回升,《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2:帝國崛起》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進入票房前列。
(二) 2022至2024年頭部進口電影的觀眾分析
首先,不同城市的觀眾觀影偏好存在較大差異。一線城市觀眾占比最高的為《頭腦特工隊2》,占比29. 1%,其次是《沙丘2》《奧本海默》《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和《小黃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傳》,這五部電影均為美國出品的經典IP延續(xù)或知名導演作品,這說明一線城市觀眾偏愛高質量、具有品牌效應的進口電影。《壞蛋聯盟》在二三四線城市觀眾中備受青睞,二三線城市觀眾占比最高的都是這部電影,體現了二三四線觀眾對于這部喜劇動畫電影的認可。在四線城市觀眾觀影占比排名前五的影片中,有兩部日本電影《鈴芽之旅》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上榜,其中《鈴芽之旅》排名第二,這部電影在三線城市觀眾占比中排名第五,而一二線城市排名前五均為美國電影。這說明在國別偏好上,日本電影對于三四線城市的吸引力大于一二線城市。
由圖7可知,男性觀影比例超過50%的電影為20部,是女性觀影比例超過50%的電影的兩倍。根據燈塔研究院年報數據顯示, 2022年我國女性電影觀眾占比56. 1%、2023年女性電影觀眾占比58. 1%,均高于男性觀眾占比,女性觀眾占觀影市場的多數,這與進口電影的性別占比相反。此外,從類型上來看,男性觀影的類型偏好集中在動作、科幻、冒險類型,而女性鐘愛動畫、劇情類型。由此可見,對于進口電影,男性觀眾在追求視覺享受和動作場面的同時,也對多樣化的電影類型持開放態(tài)度;而女性觀眾則更注重電影的情感體驗和劇情想象力。
2022至2024年8月,頭部進口電影中在年齡分布方面展現出較大的差異,但總的來說, 20-29歲觀眾仍為進口電影的核心受眾。從觀影偏好來看,青少年及20-24歲觀眾偏好動畫電影, 20-24歲觀眾占比超過30%的7部電影均為動畫電影,且其中的六部為日本動畫電影,足以見得日本二次元文化對年輕一代人的影響力。
而25-29歲觀眾偏好的電影類型則較為豐富,其中25-29歲觀眾占比最高的是《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其次是《航海王:紅發(fā)歌姬》,這反映了25至29歲的觀眾群體與這兩部電影所屬的知名IP《哈利·波特》系列和《航海王》系列有著緊密的情感聯系和忠誠的粉絲基礎。這個年齡段的觀眾可能在他們的青少年時期就已經開始熱衷這些系列作品,因此對這些電影的上映抱有極高的期待和興趣。
30-39歲觀眾在觀影偏好上呈現出了一定的一致性,即偏愛好萊塢經典IP,如《功夫熊貓4》《神偷奶爸4》《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等,他們往往在年輕時就受到這一系列電影的影響,因此在觀影時會更傾向于這類電影。同時也說明了這類電影的受眾存在偏成熟化的傾向。另外, 30-39歲觀眾在電影《灌籃高手》中占比最多。作為日本經典動漫大作,這部影片也顯示該年齡段極強的票房號召力。
40歲以上觀眾整體比例相對不高,而這個年齡段觀眾占比最高的是《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作為在1996年上映的經典IP,碟中諜對40歲以上觀眾有較大的吸引力。
近三年,有多部題材新穎、類型多樣的進口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廣受好評。本文選取較有代表性的五部進口電影作品進行案例研究,具體如下:
(一)《阿凡達:水之道》:提振市場的代表案例
作為2022年到2024年8月期間票房收益最高的進口電影,《阿凡達:水之道》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同時也在2022年底面對新冠疫情對電影市場的影響中,發(fā)揮出了提振市場的重要作用。該電影前作《阿凡達》在中國上映之際,曾引發(fā)空前的觀影熱潮?!栋⒎策_》系列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憑借其在電影藝術和技術革新方面的成就,在中國觀眾中具有良好口碑。因此,前作所積累的高期待值與卡梅隆導演的個人品牌效應,構成了《阿凡達:水之道》發(fā)行上映的兩大關鍵因素。同時,該電影上映時值中國電影市場恢復的關鍵時期,市場又缺乏其他電影的有力競爭,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
相較于在年度總票房102億元的2010年取得13. 39億票房的前作《阿凡達》,《阿凡達:水之道》的票房表現和口碑評價確實沒有達到預期。盡管如此,《阿凡達:水之道》仍為當時特殊環(huán)境中的中國電影市場注入了一股活力。過去三年,進口電影多次作為國產電影的補充,起到提振市場的作用。2022年6月10日上映的《侏羅紀世界3》,在端午檔大盤表現不振、影院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以優(yōu)秀的票房表現開啟2022年暑期檔,助力電影行業(yè)回暖?!懂愋危簥Z命艦》在2024年暑期檔,豐富了暑期檔的影片類型,以超過7. 5億元的票房成績創(chuàng)造了異形系列在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新高。日本電影《鈴芽之旅》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也是2023和2024年的清明檔票房冠軍。由此可見,進口電影能夠在中國電影市場上豐富觀眾的觀影選擇,刺激觀眾觀影需求,發(fā)揮了拉動需求和提振市場的積極作用。
(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日本電影代表案例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宮崎駿第二部榮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作品。這部電影于2024年清明檔在中國大陸上映,取得了清明檔票房冠軍,最終收獲7. 91億票房,遠超日本市場表現,其在同檔期內觀影總人次、排片場次與場均人次等指標均位列2024年清明檔第一,成為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上票房排名第二名的日本電影。這部與日本上映時間間隔超過半年的電影能取得這樣超預期的票房成績,足以看出宮崎駿導演在中國市場的票房號召力。
從上文中可知,在這三年進口影片票房排名前十的作品中,日本電影的數量一直不低于兩部,且均為動畫電影。這些在中國取得較高票房成績的日本動畫電影分為兩種,一種是日本知名動畫導演的作品,如宮崎駿、新海誠等,另一種則是由動畫、漫畫經典IP改編的電影作品,如《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系列。這些知名導演和經典內容陪伴了大量中國觀眾的青春成長,形成了固定的粉絲基礎和強大的品牌效應,易于與觀眾產生情感鏈接,憑借高質量的動畫制作以及獨特的視覺風格,創(chuàng)造出日本動畫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中的不俗表現。
(三)《黑豹2》:超級英雄電影的需求變遷
與《黑豹》2018年在中國上映時收獲的6. 62億票房不同,《黑豹2》2023年在中國電影市場只取得了1. 06億票房。在這三年間,《黑豹2》并不是第一部在中國市場遇冷的超級英雄電影,《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驚奇隊長2》《海王2:失落的王國》在中國市場上都面臨不如前作的困境。超級英雄電影曾在中國電影市場產生過很大影響,《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zhàn)》以42. 5億票房位列當時中國電影票房前列。然而近年來,超級英雄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表現逐漸式微。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超級英雄電影的套路化敘事引起了觀眾的審美疲勞和厭膩心理。漫威電影近年來在全球市場均面臨此類問題。隨著超級英雄世界觀設定愈發(fā)復雜,觀看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需要有前幾部電影的觀片儲備,也很大程度上抬高了觀影門檻。同時,國產電影視效技術的顯著進步,更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和文化傳統的中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過往超級英雄電影的市場地位。
但是,也要注意到,在這三年間,也有部分表現可圈可點的超級英雄電影?!躲y河護衛(wèi)隊3》憑借其穩(wěn)定風格和對火箭浣熊人物前史的挖掘,形成了良好的票房成績和觀眾口碑;動畫電影《蜘蛛俠:縱橫宇宙》憑借其藝術風格的大膽創(chuàng)新為中國觀眾帶來獨特的觀影體驗;《死侍與金剛狼》同樣豐富了2024暑期檔的動作科幻類型。由此可見,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發(fā)展的日漸成熟,中國觀眾的觀影選擇更加多元也更加個性化。
(四)《泳者之心》:分線發(fā)行的進口電影初探
《泳者之心》是一部由迪士尼出品的傳記電影,由首位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女性運動員特魯迪·埃德爾(Trudy Ederle)的真實故事改編。在國內上映后,這部電影得到了較高的評價,豆瓣評分9. 0分,淘票票開畫評分9. 7分,并獲得1016. 8萬票房。由于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女性運動員的故事,這部影片的受眾以女性為主,購票觀眾中女性占比72. 8%。
《泳者之心》為我國分線發(fā)行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這部電影在國內上映時選擇了分地區(qū)發(fā)行的方式,在首輪發(fā)行中,選擇在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成都市等17個城市的院線影院分線發(fā)行。這種以地區(qū)為單位的分線發(fā)行的模式,實現了對目標觀眾群體的精準定位,有效節(jié)約了宣傳和發(fā)行的成本。《泳者之心》的分區(qū)域發(fā)行策略,是分線發(fā)行在中國電影市場一次積極嘗試,它成功地探索并驗證了分地區(qū)發(fā)行模式的可行性,從而為我國未來分線發(fā)行改革的進一步實施帶來有效參考。
近年來,全國藝聯專線發(fā)行同樣在對進口電影積極推進分線發(fā)行。他們可以通過專業(yè)化的市場判斷,引進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進口電影,并在藝聯影院進行放映。2019年引進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全國范圍內取得了9907. 3萬元的票房并收獲了不錯的口碑。近三年來,中國電影市場上有多部在國際上獲獎的藝術電影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如《機器人之夢》和《墜落的審判》等。這表明藝術電影在中國擁有龐大的潛在觀眾群體,隨著分線發(fā)行模式的推進,更多類型的電影在國內市場將得到更有效的傳播和推廣。
(五)《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影院內容多樣化的代表案例
《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在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達到1. 01億元,是目前國內電影市場進口紀錄片票房冠軍。演唱會電影是一種特殊的電影紀錄片題材,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放眼整個全球電影市場都不常見。從內容上來說,《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能在中國電影市場取得成功,得益于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在中國的龐大粉絲群體。同時,元旦檔的新年氛圍也與這部紀錄片的整體氣質相符。
當前中國電影市場發(fā)展對于多樣化電影內容的需求是迫切的。近年來,伴隨著流媒體平臺的快速發(fā)展,年輕觀眾群體的觀影習慣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導致傳統影院觀影模式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短├铡に雇蛱兀簳r代巡回演唱會》的成功,為影院內容的多元供給提供了良好經驗。為了有效吸引觀眾回歸電影院,電影產業(yè)亟需推出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差異化內容,以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在《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將演唱會內容在電影院放映之后, 2024年巴黎奧運會也在部分電影院進行放映,并獲得244. 1萬票房。由于電影院具有沉浸式觀影體驗的特點,未來有望借此打造成為多樣化娛樂體驗的文化空間。
本文通過分析2022至2024年8月中國電影市場進口電影數據,主要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第一,進口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仍具有較強的市場績效表現,穩(wěn)定的上映量能夠帶來較高的票房表現。但是,進口電影經歷著從“大餐”到“快餐”的變化,逐漸失去了過往的“大片”效應,逐漸成為中國觀眾的普通選擇之一。第二,近三年進口電影的IP依賴愈發(fā)嚴重。無論是整體上映數量,還是票房頭部影片,絕大多數都是續(xù)集延伸與IP改編,中國電影觀眾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厭膩心理。第三,在檔期方面,進口電影成為暑期檔的有生力量,也在填補部分周末檔空白,在保持觀眾觀影熱情方面,發(fā)揮出重要作用。第四,美國電影在進口電影中仍保持較高的比例,日本電影的市場號召力明顯提升。第五,不同年齡的觀眾在進口電影的選擇上形成了明顯的區(qū)別。青少年及20-24歲觀眾顯示出對動畫電影特別是日本動畫電影的偏好, 25-29歲觀眾群體類型喜好更廣泛,而30歲以上的觀眾群體在電影選擇上則展現出對好萊塢經典IP的認可。
未來,隨著流媒體的進一步發(fā)展和觀眾審美需求的變遷,進口電影的引進和推廣策略需要進一步精細化,需要更加關注細分市場的觀影需求。同時,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國際合作的加深,相信會有更多更優(yōu)質的進口電影進入中國市場,為市場帶來更多元化的內容。
(如無特殊說明,本文數據均來自燈塔專業(yè)版數據庫,經作者統計整理;文中所例舉電影,其制作涉及多個國家的,本文僅記錄其主要制片國作為電影的歸屬地;文中所列舉電影,其制作涉及多個類型的,本文僅記錄其主要類型為影片歸類。)
注釋
[1]鮮佳.從外來刺激到回歸常態(tài)———中國引進分賬片三十年回顧與反思[J].當代電影, 2024 (08): 27-34.
[2]陶冶.多元與集中的演化博弈———試論買斷片市場化改革二十年[J].當代電影, 2024 (08): 17-26.
[3]范麗珍.進口大片“鯰魚”效應催生國產大片 “羊狼共舞”攜手做大電影市場蛋糕———引進分賬大片20年回眸[J]. 中國電影市場, 2014 (09): 4-8.
[4]陳清洋,黃亞利.羽化成蝶:改革開放40年以來電影引進政策的演變與績效[J].藝術評論, 2018 (06): 26-35.
[5]羅天奕,王婧.產業(yè)化邏輯下國產電影保護政策有效性及未來走向[J].探求, 2022 (05): 81-93+103.
[6]張若琪,孫暉,劉漢文.論引進片對中國電影發(fā)展的推動作用[J]. 當代電影, 2014 (02): 10-15.
[7]賈磊磊.中國電影產業(yè)的戰(zhàn)略變局———增加美國影片進口配額對中國電影未來的影響[J]. 當代電影, 2012 (05): 4-7.
[8]王國強.進口電影對國產電影影響的實證研究[J].中國商貿, 2014 (31): 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