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細工制作技藝是一門制作金銀器物的傳統(tǒng)工藝,所制作的金銀器物主要用于室內陳設欣賞,兼有實用功能。
中國的金銀細工制作技藝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代,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東漢時期已形成完整的金銀制作手工藝,至唐代進入了鼎盛時期,在銷金、鑄造、鎏金、紋飾等方面技法純熟,產品造型奇巧多姿,工藝完美精湛,明代嵌寶盛行,清代極重華麗,歷代名作迭出,顯示出高超的藝術成就和精深的工藝水平,并能反映出各時代的美學思想和生活意趣。
19世紀30年代,上海已經形成“珠玉匯市”,成為當時國內珠寶玉器業(yè)的總樞。在開埠后,大量從業(yè)商號和工匠技師更是云集滬上,帶來了各地不同的制作技藝,并結合西洋工藝,形成了獨特的海派金銀細工制作技藝。
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由創(chuàng)始于1848年的“老鳳祥銀樓”發(fā)展沿革而來,是著名的中華老字號。它歷經清代、民國、新中國數(shù)代人傳承,全面繼承了中國金銀細工的精湛工藝,從制作金銀飾品、翠鉆珠寶、鍍金琺瑯到制作徽章、盾牌擺件、微型建筑,各種技藝基本具備,幾乎涵蓋了中國傳統(tǒng)金銀細工的所有內容,其抬壓、鎏金、鈑金、拗絲、鑲嵌和鏨刻等技法自古沿用至今,是具體生動反映中國金銀細工歷史的典型技法。
老鳳祥金銀細工制作技藝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金銀擺件上。通常的工藝流程為:來料、成型材、鑄模壓制、焊接、修飾整形、電鍍光亮、成品七道工序,還視情況使用泥塑、鈑金、拗絲、鑲嵌、雕琢等各種技法。半立體抬壓是其中的一種重要技術,又稱陽花抬壓,即在平面材料上用各類鋼鑿抬壓出有立體效果的花紋,類似浮雕效果。表現(xiàn)的題材也相當寬廣,花草、鳥獸、山水、人物和建筑皆可表達。老鳳祥金銀細工制作技藝所涉及的工藝都來自于傳統(tǒng),但又以其精湛的手工制作和匠心獨運的造型創(chuàng)意,備受消費者的青睞和喜愛。
20世紀80年代后,老鳳祥每年出口擺件價值300萬美元以上,最多時可達到800多萬美元。一批優(yōu)秀作品先后獲得了東南亞首飾設計最佳獎、香港足金首飾設計優(yōu)勝獎、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一等獎。老鳳祥金銀細工制作技藝打造的飾品、擺件還被國家和地方認定為“工藝美術精品”“工藝美術珍品”,并收藏于各類博物館中。
(來源: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