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無刀師傅,曉天街上人人皆知,但都知之不詳,只知道他是個理發(fā)的師傅。外來的人乍一聽,感到奇怪,刀都沒有,怎么理發(fā)?街上的人便笑,頗有些神秘地笑,答一句,你去試試就知道了。
無刀師傅是在民國初期來曉天街開理發(fā)店的。那時識字的人少,只是口頭上傳,叫他無刀師傅,不知是姓口天“吳”還是意指沒有的“無”,反正就一理發(fā)的。奇怪的是,他給人理發(fā),真的不用剃刀,什么刀都不用。消息一傳開,整個曉天街的人,以及附近的農(nóng)民都來看熱鬧,可他們只敢看,沒人有膽量坐到那張理發(fā)的椅子上。
無刀師傅微微一笑,點點下頜,兩個徒弟中的一個上前兩步,坐到理發(fā)椅上。只見無刀師傅從理發(fā)鏡下的臺面上隨手抽出一根篾條,在徒弟頭上揮舞了幾下,一頭烏發(fā)便紛紛落下,一顆光溜溜的腦袋瓜瞬間呈現(xiàn),把眾人給看呆了。隔壁就是竹器社,是篾匠做活的地方,篾條到處都是,敢情為無刀師傅提供方便了。
人都有好奇心。無刀師傅一亮相,曉天街上的人除了奔走相告?zhèn)飨∑?,還有的變著法子打探無刀師傅的來路。這是有功夫的人呀,還不是一般的功夫,這樣的人干嗎跑到大山里來呢?其中必有蹊蹺。
有人打探到消息了,一說無刀師傅的祖上是鐵匠,因參與了反清復明的活動,并負責打造兵器、刀具,家被官府查抄,從此不準造刀。這就等于沒了吃飯的營生,怎么辦?就改行當了理發(fā)師傅。另有一說是,他祖上是皇帝身邊的一等帶刀侍衛(wèi),因誤殺了官員,被皇帝革職趕出皇宮,并下旨命他終生且后世不得用刀。
這更增加了無刀師傅的神秘感??蔁o論怎么看,人們都覺得無刀師傅跟鄉(xiāng)下老農(nóng)沒什么分別。你瞧他瘦高如竹,對襟長袍飄飄在身像是掛在衣架上,大褲腰的蘿卜褲,褲腰折疊幾下,用布帶子扎緊,褲角也用布條扎著。無事時,他雙手籠在袖中抱于胸前,頜下一綹焦黃的山羊胡微微上翹,眼睛微瞇著,很少有表情變化。身板倒是筆挺,似竹,站也直,坐也直。
時日漸久,人們也就不以為奇了,反覺著他安全。你想呀,刀都沒有,只有幾根篾條,能不安全嗎。去找無刀師傅理發(fā)的人越來越多,這讓曉天街原有的一家理發(fā)店老板心生不滿,不滿就想生是非,想挑事。
挑事的來了,是個年輕人,打縣城里來的,父親是個掌權(quán)的。年輕人游手好閑,吃喝嫖賭全精通。他家有個親戚就住在曉天街上,他原是來親戚家玩,四處溜達看新鮮的,無意中聽到那家理發(fā)店的老板發(fā)牢騷,就多問了幾句。理發(fā)店老板有心,趁機對年輕人好一番吹捧,還指點了他幾處吃喝嫖賭的隱秘之所,年輕人就決定替這老板出頭。大路不平有人鏟嘛。
年輕人先是出錢收購了無刀師傅隔壁竹器店的所有成品、半成品和廢料,尤其是篾條,一根不落地買走,然后讓竹器店老板歇業(yè)三天。辦完這些,年輕人這才光著膀子晃悠到無刀師傅的店里,往理發(fā)椅上一靠,兩眼瞪得如銅鈴,靜等好戲開場。
無刀師傅如平常一般,面無表情地緩步走到理發(fā)椅前,順手從自己頜下的山羊胡中拔出一根胡須,湊到嘴邊輕吹一口氣,就開始在年輕人的頭上動作起來。手指到處,斷發(fā)飛揚,四散飄落。年輕人驚呆了!以發(fā)理發(fā),天下竟有這樣的奇事!
接近尾聲時,一只膽大包天的蒼蠅飛來湊熱鬧,停在了年輕人光亮的額頭上。無刀師傅手指輕抬,如微風拂過,蒼蠅還在,只是下沉了不起眼的一截,成了臥倒在額的姿勢,腿不見了蹤影,翅膀胡亂地撲打著。只是一剎那的事,但年輕人從理發(fā)鏡中看得清清楚楚,瞪得眼珠都要蹦出來了。
倉皇逃走前,年輕人倒沒忘丟下一塊銀元。
近日,舒城縣城的大牢里關(guān)押了一個重要的革命黨頭領,聽說幾日后要當眾處斬,省長親自來監(jiān)斬。那人提出死前理發(fā)剃須的要求,否則寧愿撞墻而死,也不予配合。據(jù)說這位革命黨頭領是武功高強之人,手腳皆戴上了幾十斤重的鐵鐐,獄卒遠遠地跟著,就是怕出現(xiàn)意外。可理發(fā)必須近身,而且得用刀。正犯愁時,聽說曉天街上有不用刀的理發(fā)師傅,監(jiān)獄官大喜過望,連忙派人將無刀師傅找來。
經(jīng)過一番搜身,無刀師傅穿著短褲進入了牢房,并在眾獄卒的監(jiān)督之下為那位革命黨頭領理發(fā),連篾條都不許用,一枚月牙形的柳葉就是剃刀。
發(fā)落,柳葉落。無刀師傅被帶出牢房。
可就在當天夜里,那位革命黨頭領越獄了,人是從牢里面破開鐵鐐和鐵門,然后得到外援相助,逃出重重監(jiān)牢的。
也就在這一天,曉天街上無刀師傅的理發(fā)店人去樓空,地上連根頭發(fā)絲都看不到,比大風吹過了還干凈。
有人把這兩件事聯(lián)系到了一起。流傳了一段時間后,人們漸漸就淡忘了。無刀師傅本就不是曉天街的人,過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