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縣級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主陣地,是閱讀推廣的重要場所。館校合作作為圖書館社會合作模式之一,有助于開展針對未成年人的閱讀活動,豐富其閱讀體驗。文章以縉云縣“好書名師導讀”活動為例,通過分析現(xiàn)狀、總結成效,探討了館校合作背景下縣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策略。
關鍵詞:縣級公共圖書館 館校合作 閱讀推廣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全民閱讀工作,多次將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1]??h級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主陣地,是閱讀推廣的重要場所[2]。然而,閱讀推廣是一項長期性、持續(xù)性工作,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館校合作是公共圖書館和學校為達到同一目標而開展資源互換、發(fā)揮優(yōu)勢互補、實現(xiàn)互利共贏的一種合作方式[3]?!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條明確規(guī)定:“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需要為學校開展有關課外活動提供支持?!边@為館校合作提供了法律支撐。
受資金、人力等資源限制,縣級公共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上常?!靶挠杏喽Σ蛔恪?。換句話說,尋求社會合作是最大化推廣閱讀的可持續(xù)性方式。學校擁有大量教師資源、龐大學生群體,自然是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可選擇的重要伙伴。館校合作推廣閱讀,有助于引導學生進一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其全面發(fā)展[4]。
推動館校合作,由教育局牽線搭橋是有效路徑之一。教育局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具有一定號召力,能夠迅速調動各學校參與,集中資源有效利用。因此,縣級公共圖書館可先尋求教育局開展合作,再與各學校進行聯(lián)動、優(yōu)勢互補。一方面,圖書館充分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和集中的活動場地組織活動;另一方面,各學校做好宣傳工作,調動老師和學生積極性,全方位參與到活動中。
縉云縣館校合作閱讀推廣案例——好書名師導讀
活動概況?!昂脮麕煂ёx”是縉云縣圖書館聯(lián)合縣教育局、縣內各所學校與縣新華書店共同舉辦的公益性閱讀推廣系列活動?;顒又饕悦麕熤驹笀F隊為主體,為全縣新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導讀經典名著,包含了線下導讀、線上微課、線上答題和現(xiàn)場比賽多個模塊。
活動背景??N云素有“黃帝縉云,人間仙都”美譽,是千年文化歷史古城。千年縉云,耕讀傳家。2017年起,縉云縣委縣政府大力倡導“書香縉云”建設,一方面為“耕讀傳家”傳承延續(xù),另一方面也為“文化共富”、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添磚加瓦。其中,閱讀作為“書香縉云”建設的重要支撐,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也離不開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而未成年人作為閱讀推廣的重要人群,有針對性組織策劃寓教于樂的各類閱讀活動尤為重要。
策劃思路??N云縣“好書名師導讀”活動萌芽于2016年,初衷是為了豐富全縣小學生的周末閱讀生活。選擇通過名師志愿者輔導必讀書目,既契合教育要求,又能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成效,培養(yǎng)閱讀熱情。以此為起點,以點帶面,通過學生進一步帶動家庭,號召市民將讀書融入日常生活,自覺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追求,營造全社會熱愛閱讀的良好氛圍。
因此,縣圖書館主動與縣教育局取得聯(lián)系,探討“館校結合”教育思路,研究名師導讀活動方案,積極策劃過程,大力推動實施?;顒右唤涢_展,即受到了各所學校的積極響應,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更有許多語文老師特意到場跟隨學生旁聽學習。
隨著活動的展開,縉云縣圖書館收到了部分反饋,發(fā)現(xiàn)學生的周末更多被作業(yè)、課外輔導班占據。他們非常想參加這樣的活動,但苦于時間沖突或道路偏遠而難以到場。出于就近參與和充足休息的考慮,自2017年起,好書名師導讀活動調整至每年暑期舉辦,并從最初的圖書館一個輔導點逐步增加至全縣17個輔導點。在現(xiàn)場輔導的同時,活動新增了“線上微課”和“線上答題”模塊,以方便和滿足更多學生需求??梢哉f,暑期好書名師導讀活動一直處于創(chuàng)新完善中,努力追求滿足每位參與者的新知獲得感和閱讀體驗感。
活動過程。每年6月,縉云縣圖書館主動與縣教育局取得聯(lián)系,啟動前期準備工作。在準備過程中,由縣圖書館牽頭,統(tǒng)籌物料準備、場地協(xié)調、課程安排、志愿者招募,策劃宣傳內容,安排微信公眾號分期推送等;由教育局招募,召集各小學,組建本年度名師志愿隊伍,確定導讀書目,審核講師輔導內容、發(fā)動宣傳等。
系列活動主要以線下導讀為主,線上微課、線上答題、現(xiàn)場作文比賽為輔。7月份,線下導讀課程首先推出,由市縣優(yōu)秀名師分地點、分時間、分場次開展輔導,通過題目、思維導圖、互動等形式,引導學生們深入了解名著或精選片段,掌握自主閱讀技巧?!熬€上導讀”和“線上答題”則在每年8月由指定名師提前錄制和出題,分書籍或年級定期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其中,“線上答題”還按照參與學生答題成績進行排名,并對前20名獎勵圖書館文創(chuàng)。9月底,由縣教研室命題的現(xiàn)場作文大賽在縉云縣圖書館與2個分館舉辦,各學校選送優(yōu)秀學生參加并完成限時比拼。
活動成效。截至2024年8月,“好書名師導讀”活動已連續(xù)開展9年,導讀課外書籍100余本,開設讀書指導課774場次,推送線上微課76節(jié)、線上答題20場次,開展現(xiàn)場作文比賽225場次,參與讀者167112余人次。活動也帶動了圖書館入館人數(shù)的增加。學生在參加活動前后可自行在圖書館閱讀,家長在接送等候時也會進入圖書館邊閱讀邊等候。據統(tǒng)計,僅2021年7—8月,縉云縣圖書館進館人數(shù)為74774人次,同比增長17%。
近年來,活動收獲了來自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好評。2021年,活動成功入選“2021年閱讀推廣展示項目”,是浙江省唯一入選的公共圖書館實施項目。同年,縉云縣圖書館還開展了活動讀者意見調查,問題設置包括參加活動的次數(shù)、對活動的滿意程度及其他意見或建議。通過對200名參與讀者的問卷發(fā)放回收,可以發(fā)現(xiàn)讀者對活動的評價與反饋積極。大多數(shù)讀者認為,活動通過名師講解書本內容,拓展延伸知識,有益于孩子成長。他們希望能夠增加活動場次和參與名額,提升活動體驗。據老師和家長反映,不少學生在連續(xù)參加活動后閱讀能力顯著提高,同時帶動了其他各科成績的提升。活動使越來越多市民開始認識圖書館,愿意走進圖書館,了解圖書館活動并參與進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讀者對圖書館僅能借閱圖書的刻板印象。
活動總結。從活動初衷來看,名師導讀活動能夠滿足當下學生讀者與家長需求,緊緊圍繞未成年人這一特殊群體提供服務。尤其在2021年,教育部“雙減”政策實施大背景下,“好書名師導讀”活動無疑是強心劑,既能緩解家長焦慮,又能豐富學生生活。從活動類型來看,活動集講座、培訓、比賽、讀書會等形式為一體,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環(huán)境氛圍中體驗閱讀、愛上閱讀。從活動特點來看,所有導讀名師皆為志愿報名參與,利用暑期休息時間奉獻自身,為推動“書香縉云”建設貢獻力量。換句話說,志愿者的參與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消除了許多阻礙,減輕了諸多壓力。從活動內容來看,學生課外必讀書目作為導讀主要內容具有積極意義。一方面,必讀書目由教育部門精心挑選,減少了審核難度和精力;另一方面,學生本應閱讀的書目,由名師輔導閱讀,事半功倍,成效顯著。學生在輕松閱讀中更有助于培養(yǎng)閱讀好習慣。
當然,好書名師導讀也面臨著“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難題?;顒尤粝氤掷m(xù)保持吸引力,既依靠活動本身的品牌效應,又需要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在品牌打造上,活動已形成一定影響力。然而,活動雖然呈現(xiàn)出供不應求的“搶名額”現(xiàn)象,但仍需要不斷開發(fā)出更具吸引力的活動內容。
館校合作背景下縣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啟示
建立常態(tài)機制,規(guī)范合作模式。要推動館校合作在閱讀推廣中持續(xù)發(fā)力,需要建立常態(tài)機制,規(guī)范合作模式。一是要明確各方職責,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實現(xiàn)互利共贏。具體而言,明確圖書館負責活動策劃與執(zhí)行,由其協(xié)調好場地、志愿者等資源,做好圖書流通、參考咨詢等服務;教育局負責內容審核和激勵,為導讀內容把好關,通過發(fā)放志愿證書、活動證明等方式給予教師志愿者表彰激勵;各學校做好宣傳推廣工作,通過宣傳窗、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家校聯(lián)絡群等途徑發(fā)動學生報名。二是要量化成效評估,通過分析活動數(shù)據、收集讀者反饋等方式積極總結,為下一年方案改進提供思路。每年活動結束后,由圖書館組織工作人員整理活動臺賬,撰寫活動總結并在下一年活動準備時優(yōu)化方案。
打造閱讀品牌,形成品牌效應。閱讀活動之于圖書館,正如核心商品之于企業(yè)。要使其具有社會影響力,需要打造品牌,形成品牌效應。要打造閱讀品牌,一是要設計具有辨識度的名字和Logo?;顒用忠酝ㄋ滓锥⒑唵魏糜洖橹??!昂脮麕煂ёx”既包含了關鍵要素“好書”和“名師”,也凸顯了活動形式“導讀”。Logo則應具有記憶點、顏色鮮艷,能在潛移默化中被讀者記住。二是要建立人才資源庫。無論是導讀名師,還是執(zhí)行志愿者,通過資源庫管理可在需要時方便調取聯(lián)系。而資源庫管理,不僅要記錄個人信息,還需要記錄其服務時長以表彰獎勵。三是要形成固定“粉絲”群。正如“好書名師導讀”,經過多年積累已擁有一群忠實參與者。這既減輕了報名宣傳壓力,又能通過以點帶面、口耳相傳的方式擴大影響力。固定“粉絲”可以是在該閱讀品牌中產生,也可以是圖書館忠實讀者。兩者相互流動、相互聯(lián)系并產生讀者黏性,有利于后續(xù)活動推廣。
豐富活動形式,持續(xù)開拓創(chuàng)新。講座、培訓、展覽是圖書館閱讀活動的三種基本類型。隨著讀者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僅局限于某一種活動形式已無法滿足。保持活動常新,開拓創(chuàng)新是唯一途徑。在館校合作背景下,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可根據學生讀者年齡來選擇形式。例如,幼兒的注意力較難長時間集中,閱讀習慣尚未形成。在開展繪本導讀活動中,館員或教師志愿者可加入手工制作環(huán)節(jié)以增加趣味性。而幼兒園中班及以上兒童擁有基本閱讀能力和語言邏輯,則可采用課本劇表演、兒童劇本殺、閱讀馬拉松等形式豐富其閱讀體驗。尤其要將線下流行的元素融入閱讀推廣,包括綜藝、打卡、桌游等,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激發(fā)學生讀者的興趣。
擴大合作群體,提升推廣效能。館校合作的共同目標是推動閱讀在學生群體中走深走實。從短期看,館校合作在優(yōu)勢互補中能不斷激發(fā)新動能,為學生讀者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生活。從長期看,為提升推廣效能,擴大合作群體也是可供選擇的途徑之一。在圖書館和學校之外,引入第三方甚至多方開展合作,整合更多資源,同時進一步提升社會影響力。在政府層面,可與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進行對接,組織開展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的閱讀活動。例如,通過手繪地圖將各文化場所聯(lián)動,設計City walk路線,供學生讀者打卡使用。同時,引入研學概念,在不同點位設計學習內容,這同時也為學校提供了課外實踐新嘗試。在社會層面,可與景區(qū)、民宿、書店等展開合作,探索“閱讀+”模式,打造文旅融合示范樣本。
結語
館校合作是有效解決縣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資源不足的方式之一。在全民閱讀逐漸深化的今天,縣級公共圖書館作為閱讀推廣主陣地之一,應自覺履行社會責任,通過尋求館校合作為主的社會合作來提升服務效能。為此,縣級公共圖書館可通過建立常態(tài)化機制、打造閱讀推廣品牌、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和擴大合作群體來保證館校合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單位:縉云縣圖書館
參考文獻
[1]陳麟,王雙雙.“全民閱讀”連續(xù)11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螅?024-3-5.
[2]肖鵬,王周宏.中國基層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中的世界經驗:回顧與思考[J].圖書館,2024,(09):7-14.
[3]高千惠.館校合作視野下的安徽省地市級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21.
[4]黃文兵.“雙減”政策下河南公共圖書館館校合作閱讀推廣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4,44(07):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