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傷焦慮,不知何時成了這個時代某些人的通病。在線上同朋友聊天,聊著各自的生活,竟然發(fā)出同樣的感嘆,忙忙碌碌卻覺碌碌無為,人前歡笑人后憂慮。那些看不見的憂傷,日日如空氣揮之不去??稍谕馊搜劾铮液退加兄菢右环蓍e適、讓人羨慕的生活。不錯的職業(yè),不錯的收入,不錯的家庭,可我們卻無力抵擋憂傷。
…………
想想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從早到晚,從年頭到年終,為了生計,忙忙碌碌,他們不似我們,會在閑暇的日子里生出風花雪月的憂傷。他們沒有時間。
想來,憂傷應該是都市閑人才生的病。而那絲絲縷縷,扯不斷,理還亂的憂傷,是紛繁的欲望吐出的長絲,纏纏繞繞之間,就把一份簡單的幸福hpKCRcEB4i2cKevaRNdOcWuo2smNLA/nI/+VCAe7DAo=與快樂淹沒了。
如果你還在兀自憂傷,那就走出你那個小小的象牙塔,走近父母和兄弟姐妹,去看看他們是如何像一棵卑微的小草,在這個塵世上頑強不屈又自在快樂地活著?!?/p>
上面這些文字,是我多年前隨手寫下的一篇心情日記。那時,我還沒有走上寫作的道路,也沒有調到現在的學校工作,在家做著全職主婦,每天做完家務,有大把大把的空閑時間,也便有了許多莫名的煩惱、憂傷。那時能想到拯救自己走出憂傷的,也不過是眼睛向下掃視,用他人的忙碌苦累來增加自己的幸福感。說到底,那仍然是一種消極的想法與做法。
很多年后,重新來讀這段文字,再來對照眼下的生活,文字中那個無所事事的女人陌生得自己也幾乎不認識。
一張時間表,是我現在的生活,除上班時間外,業(yè)余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早晨五點起床,閱讀一個小時,六點開始晨練至七點,七點到八點收拾上班;午間讀書、報紙或雜志一小時,午休一小時;下午下班后一直到晚上十點半就寢前,每一個小時也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古典舞、寫作、閱讀、瑜伽、散步……要做的事情太多,有時候只能交叉進行。
這樣一張具體到每天幾點幾分做什么事情的時間表,加上一份短、中、長期的生活計劃:每天至少讀書六十頁,每周至少寫兩篇稿子,每月要學會跳一支古典舞,每年至少讀一百本書,至少游覽兩個地方……日有日計劃,月有月計劃,年有年計劃,日子里根本沒有荒蕪,至于憂傷啦,無聊啦,空虛啦,更是無容身之處。我甚至已經好久體味不到憂傷的滋味兒。一個忙碌而充實的人,永遠都是嘴角上揚的,即使生活中暫時遇到不如意,也會有強大的內心支撐著,很快走出來。
這些年,我在網上認識了很多充滿正能量的朋友。也許正是在他們的影響下,我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一個寫手朋友,每天五點鐘起床寫文章,十幾年后,她已是名師和名作家,出版圖書二十幾本。一個畫家朋友,十幾年前對書畫還一無所知,但他從決定向書畫界進軍的那一天起,每天早上四點聞雞起舞,習字習畫,十多年過去,他的書畫作品已走進高雅的藝術殿堂。一個一起練瑜伽的朋友,每天早上堅持練習瑜伽,已經持續(xù)了十年,她也由當初身材走樣、情緒低落、滿腹抱怨的女子,成為一個優(yōu)雅自信的瑜伽老師……
“把時間分給睡眠,分給書籍,分給運動,分給花鳥樹木和山川湖海,分給你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而不是將自己浪費在無聊的人和事上。當你開始做時間的主人,你會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噴涌而出的平靜的力量,至于那些焦慮與不安,自然煙消云散?!边@是某天從一個朋友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一段話,立馬入了我的心。
回首這些年來在各行各業(yè)認識的朋友,他們的職業(yè)生涯有的如曇花一現,在短暫的閃耀之后沉寂了,有的如大浪淘沙,十幾年過去,越戰(zhàn)越勇,成了領域內的佼佼者。這些經受住考驗,不斷超越自我的人,無不有著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時間的主人,他們主宰了自己的時間,也主宰了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