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的一只手有五根手指頭,大拇指旁邊的指頭叫作食指。為什么叫食指?這個名字和吃有關(guān)。遠古時代,人們還沒有使用筷子,都是直接用手抓取食物,而食指比較靈活,經(jīng)常被用來蘸取食物湯水,以感受溫度,寓意為“進食之指”。而在我們常見的語言詞匯中,和食指有關(guān)的成語也比比皆是,例如“食指大動”“染指于鼎”??墒?,你知道嗎?這兩個成語還和一只“甲魚”有關(guān),甚至引發(fā)出一場讓人意想不到的宮廷政變。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左傳》中生動還原了有關(guān)這兩個成語的前因后果。
春秋時期,公元前605年,楚國人進獻給鄭國一只大黿。黿形似甲魚,但比甲魚體型大很多,是淡水魚鱉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這時,鄭國國君鄭靈公召集各位卿大夫上殿議事。在去往宮殿的路上,兩個大臣公子宋與子家邊走邊聊。
走著走著,突然公子宋的食指猛烈抖動起來。子家看到,感覺很奇怪,詢問這是什么情況。公子宋哈哈大笑,回答說:“以往只要我的食指不自覺抖動,就說明馬上會吃到美味的食物?!?/p>
子家自然不信公子宋的話??傻人麄冞M殿之后,發(fā)現(xiàn)一旁的廚師正在忙著烹飪“甲魚”,看來今天的確有口福了。瞬間,子家對公子宋佩服得五體投地,并和公子宋相視一笑。
鄭靈公見二人如此表情,就問他們?yōu)楹伟l(fā)笑。子家便將剛才在路上公子宋“食指大動”的情況說了出來。鄭靈公聽完也有點意外,心中不自覺地生出捉弄之意。
于是,等到分“甲魚”的時候,鄭靈公故意把公子宋招來站在自己面前,命人給諸位卿大夫都分得一碗“甲魚肉”,就是偏偏不給公子宋。鄭靈公心想:我不給他分肉,倒要看看公子宋如何吃得上今天的美食,我就不信“食指大動”這么靈。
眼看大家都有肉吃,偏偏自己沒有,公子宋怒從心起,直接快步上前,旁若無人地把手指伸進烹飪“甲魚”的大鼎之中,待嘗到了滋味之后,立刻拂袖而去。鄭靈公頓時惱羞成怒,叫嚷著要派人殺了他。
回到家后,公子宋越想越氣:好你個鄭靈公,仗著自己是國君,不僅當眾羞辱我,現(xiàn)在還想殺了我。既然這樣,我倒不如先下手為強。接著,公子宋找來子家,策劃暗殺鄭靈公。子家感覺事不至此,趕緊安慰道:“就算是家里的牲口老了,也舍不得殺掉,何況是國君呢?”
可公子宋已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威脅道:“如果你不幫我,我就去誣陷你謀反?!弊蛹冶撇坏靡?,只好和公子宋合謀殺害了鄭靈公。
真是萬萬沒想到,一只小小的“甲魚”不僅留下了兩個著名的成語,還引發(fā)了一場宮廷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