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廣東《湛江日報》11月17日報道,口號喊罷“唱空城”、拈輕怕重“做樣子”、擼起袖子“一邊看”、遇到難題“繞道走”……湛江市麻章區(qū)8名“躺平式”干部被調(diào)整崗位。
其實,像湛江市麻章區(qū)向不愿擔當、不敢擔當、不善擔當?shù)摹疤善绞健备刹俊傲羷Α钡膶m椪?,全國已有多地開展,如浙江景寧評選“躺平者”,云南宜良設(shè)立“樹懶獎”,江西南昌設(shè)置“蝸牛獎”,江蘇海安頒發(fā)“海綿獎”……這些不約而同釋放了一個信號——整治“躺平式”干部要動真格。
黨員干部身處服務(wù)群眾、執(zhí)行政策的第一線,如果“躺平”“摸魚”,不僅丑態(tài)百出,危害更是顯而易見。往大了說,貽誤的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發(fā)展,損害政府形象,傷了民心;往小了說,葬送的是個人的命運前途,坑了自己。
為官避事平生恥?!疤善健辈粌H不能使“躺平式”干部獲得“解脫”,反而會讓自身打上渾渾噩噩、尸位素餐的標簽,如果躺著不起將會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值得慶幸的是,“躺平式”干部中的一部分在組織幫助或個人覺醒下,又重新“醒”了過來、“站”了起來,但仍有一些在故地重游,他們不作eLSQ3bVlaDp0IPbN64aLbEDYaIeW9rUPTshjMKPRtn0=不為就想贏的想法還在作祟。對于屢教不改的“躺平式”干部,必須以雷霆之勢重拳出擊,真刀真槍動真格。
一方面要加大精準嚴肅問責力度,對安之若素、麻木躺平的干部精準問責,用鐵的紀律讓“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讓混日子干部沒市場,時刻繃緊“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作風之弦,堅決不讓躺平者“躺贏”,用制度杜絕躺平行為。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督導機制,對干部有“躺平”跡象的即刻進行教育督導。同時,要暢通群眾舉報渠道,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監(jiān)督,形成對“躺平式”干部的有效制約。
拒絕“躺平”,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對待工作,堅定理想信念,發(fā)奮進取,奔赴未來。這才是一名干部應(yīng)有的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