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做一粒好種子?!敝泄舱憬鹑A市浦江縣委宣傳部原部長徐利民生前經(jīng)常用種子作譬,勉勵自己和他人要心懷種子的信念,扎根基層,干好事業(yè)。
徐利民常年工作在基層一線,時刻不忘群眾疾苦,直至生命最后一刻。2022年9月20日,他因病去世,生命永遠定格在52歲。
回憶起徐利民,人們都說,他人如其名,處處為民辦實事。
2006年夏天,浦江縣虞宅鄉(xiāng)鄉(xiāng)長徐利民一有空,就和農(nóng)辦主任張海平戴上笠帽,手持柴刀,翻山越嶺,給深清源水庫踏勘壩址。兩人餓了啃干糧,渴了喝山泉。
深清源水庫是一座小二型水庫,能解決十多個自然村、上萬名村民的飲水問題,也是徐利民力主修建的。而當時,各村都希望上級撥款支持各村各建山塘。
“徐鄉(xiāng)長說,‘山塘蓄水量有限,黨員干部要善于為群眾謀長遠利益’?!睆埡F交貞浀?。2022年夏天,虞宅鄉(xiāng)遭遇大旱,深清源水庫確保了當?shù)匕傩诊嬎疅o憂。
回憶起徐利民,人們說,他干事有激情、有章法,無論在哪里都能帶領(lǐng)一支隊伍往前沖。他常說:“人總要為什么而燃燒。”
2019年5月,徐利民就任浦江縣委宣傳部長。當時,浦江縣理論宣講力量薄弱。為此,徐利民提出“以賽選人、以訓育人”,在全縣發(fā)掘宣講好苗子。2020年和2021年,浦江縣青年宣講員先后在金華市和浙江省的青年理論宣講大賽中獲得佳績。2022年,浦江縣委宣傳部又獲得了浙江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2021年底,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國家博物館展出。開幕式結(jié)束后,徐利民帶著大家去了某大型IT企業(yè)參觀。進了展廳,縣融媒體中心總編輯洪建堅才明白了他的用意:“他帶我們看未來數(shù)字生活場景,是為了更好地研究媒體融合工作。”
人,為什么而燃燒?徐利民用52歲的人生,完成了一份無悔的答卷。
(選自“新華網(wǎng)”2024年6月19日,有刪改)
◆賞析
選文選取了徐利民的典型事跡,表現(xiàn)了他作為黨員干部一心為民、認真負責的高尚品質(zhì)。徐利民“戴上笠帽,手持柴刀,翻山越嶺”,“餓了啃干糧,渴了喝山泉”,這些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他的吃苦耐勞、不畏艱辛的精神。寫徐利民任浦江縣委宣傳部長時不斷挖掘好苗子、帶著同志們實際考察,表現(xiàn)了他的認真負責。文中還借助人們的回憶和評價,凸顯了徐利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