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如同一位隱匿于天地之間的吟游詩人,只有在不經(jīng)意間,才肯向世人展露其美妙的歌聲。我曾有幸聞得這動人的旋律。那時,晨曦初露,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點點金光,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編排的歌劇,每一束光線都是音符,跳躍在綠葉的“琴鍵”上,奏出屬于光的序曲。
梧桐樹寬大的葉片如同綠色的帷幕,層層疊疊,相互交錯。
然而,總有幾縷頑皮的陽光能夠透過縫隙,灑向地面,留下斑駁陸離的光影。這些光斑,或圓潤,或扁平,或方正……這些流光碎影,在地面上快樂地跳躍、流轉(zhuǎn)、吟唱:
這兒有一片
沒有水的池塘
透亮的魚兒動或不動
由風決定
你伸出手來
想要輕輕地觸碰
哎呀
它狡黠地
從你的手背上溜走
一陣清風拂過,宛如指揮家的指揮棒,魚兒們感受到了這無形的召喚,紛紛游動起來。等到風兒離去,魚兒們游動的節(jié)奏便漸漸緩慢了,最終靜止在某個角落。只聽見它們低聲地吟唱道:
這兒有一幅剪貼畫
陽光、枝葉,是偉大的藝術(shù)家
剪出星星,剪出小魚
剪出美麗的花朵
還能剪出什么呢
眼睛
驚異地詢問
還能剪出什么呢
內(nèi)心
好奇地呢喃
答案就在你那
充滿想象力的腦海里呀
風兒淘氣地說
沙沙沙……午后,陽光在河面上翩翩起舞,你聽見那明亮的、細碎的光粉被太陽傾灑到河面時發(fā)出的聲音了嗎?無數(shù)的光之精靈,手挽著手,肩并著肩,隨著水流的起伏,一起向前奔跑,演繹屬于小河的舞蹈,小河快樂地歌唱道:
亮閃閃的
是銀魚的鱗片
像璀璨的星辰
在波濤里,游弋
亮閃閃的
是河蚌的貝殼
如沉睡的寶石
在淺灘處,休憩
亮閃閃的
是水草的裙擺
似嬌俏的少女
在水深處,招搖
起風了
鱗片、貝殼,和裙擺
在水的世界,自在地舞蹈
河面上的陽光,投下
暖暖的,微笑
而在花園中,園丁正在為花兒們澆水。在水霧噴灑出的瞬間,一縷陽光剛好突破云層,凝結(jié)成一道絢麗的彩虹。彩虹的每一抹色彩仿佛都化為了和聲,交織在一起,我聽到了彩虹的吟唱:
七彩的霞衣
在光明中隱匿
分發(fā)給天空、大地和海洋
還有,我的眼眸
為低垂的枝條,涂上綠色
再將一抹赤色,送給玫瑰嬌嫩的花瓣
黃、橙、青、藍、紫……
向四處飄散
顧不得撫平
被水霧打濕的衣角
這顯露的蹤跡
是溫暖,也是希望
你聽,此刻陽光的歌聲是如此清晰、如此動人。只要用心聆聽,就能聽到大自然和諧且美妙的聲音。
屬于光的歌聲有許多秘密值得我們進行探索:
其中有一種叫“場景幻移挪位法”,即將當前的場景與記憶中的相似場景或畫面相聯(lián)系,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屬于聯(lián)想與想象的一個分支。
例如在第二首小詩中,作者從梧桐樹下斑駁的光點聯(lián)想到剪貼畫上精巧的鏤空圖形,進而細致入微地描繪這些畫面——這些圖案可以是星星、小魚和美麗的花朵,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沉浸在想象的海洋中。
在第三首小詩中,河面上閃亮的光點引發(fā)了人們對游魚、河蚌以及水草的聯(lián)想,這些意象既可以解讀為真實存在的場景,也可以理解為作者的想象,趣味無窮。
在第四首詩中,光被水霧折射出彩虹的場景,則讓人聯(lián)想到身著七彩霞衣的使者,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布施恩澤的場景。通過這種手法,不僅能夠使詩歌描述的場景更加具有層次感,也使讀者對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和營造的氛圍有更加獨特的體驗,增強了詩歌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孩子的詩:
光的足跡
河南省鄭州市互助路小學四年級十四班 龍美妤
悠閑地漫步
腳步很輕很輕
腳印很淺很淺
踩過房頂
飛過樹梢
渡過河面
閃閃發(fā)亮
一腳跨過玻璃
跳向書桌
腳步很輕很輕
腳印很淺很淺
終于到達正在讀書的我
柔軟的發(fā)絲
一根、兩根、三根……
溫暖
沿著皮膚的毛孔
滑入心里
光說
河南省鄭州市楓楊外國語中學九年級一班 周原
全體出動時
依然保持和諧、寧靜
那普照大地的晨光
即使在傍晚
也囑咐月亮
為迷失者指引方向
悄悄隱藏
是為了
使自己更閃耀
孕育的力量
能夠再度撫慰
受傷的心靈
尋光
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九中學九年級九班 陳士龍
這四面封閉的房間里
有一張?zhí)梢?,一本?/p>
盡可以歇息,閱讀
可壓抑率先到來
不渴求你的施舍
可以去外面看看嗎
你在何處
還是耀眼的樣子嗎
怎么找到你
我的光
有一束我叫光
河南省鄭州市外國語中學蓮湖校區(qū)八年級五班 宋庚洪
在黑夜里徘徊
找不到你
只有一條路伸向東方
義無反顧
我奔跑起來
追逐著
直到騰空飛起
旭日初升
看見我
你覺得有了歸宿
看見你
我敞開心扉
擁抱溫暖
因為光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十三中學八年級博睿班 馬一博
漫漫長路
迷惘、彷徨
獨自前行
直到遇見你
迷惘成長為堅定
漫漫長路
沿途的阻礙、荊棘
蛻變成
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