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同學們對國家科技發(fā)展的了解和新時代少先隊員的責任意識,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guān)村第二小學星云社啟動了“科技大講堂”系列活動。主講科學家就是星云社的星爸星媽們。
第一期主講人是星媽——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員李偉曼老師。講座的題目是《月球上的中國紅 月面國旗制作及模擬》。
中國的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升起了五星紅旗,標志著中國在太空探索領(lǐng)域的一項偉大成就。這不僅是科學技術(shù)上的突破,更是一種民族精神和國家自信的象征。隨著李老師給大家播放五星紅旗伴隨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展開的視頻,一場生動精彩的講座開始了。
在大講堂上,同學們的手舉得高高的,積極回答李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月球上的國旗和地球上有什么不同?月球上有哪些惡劣環(huán)境?月球上的國旗材料如何選取?
李老師層層遞進,由淺入深,一步步引導(dǎo)大家找出制作月球上國旗的材料——玄武巖。 李老師詳細講解了石頭如何變成布,如何給玄武巖布進行染色,并拿出玄武巖布給大家展示。同學們欣喜若狂地拿著玄武巖布傳看,好奇地摸一摸、聞一聞,深入了解了月球“中國紅”背后的故事。
由石頭變成絲,再到布的過程,會讓人聯(lián)想到棉花糖的制作。李老師又把棉花糖機帶到了大講堂的現(xiàn)場。同學們的興致更加高漲了,美食和知識的結(jié)合,讓他們別提多興奮了,紛紛和自己的棉花糖來個精彩合影。
在講座的最后,李老師留下了一道思考題:如果建立月球基地,如何取材?希望激發(fā)同學們對未來的憧憬和追求,展示了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的無限可能。
此次講座大大激發(fā)了同學們對科學的熱愛和探夢航天的熱情,相信這些小聽眾中一定會涌現(xiàn)很多“小科學迷”,長大后投身科學事業(yè),為科技強國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