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5
刊物介紹
《環(huán)球時報》是由人民日報社主辦與出版的國際新聞報刊,創(chuàng)刊于1993年1月。原名《環(huán)球文萃》,1997年改名為《環(huán)球時報》。 《環(huán)球時報》對日本、美國及臺灣的新聞較為關注。在解讀中國外交政策領域具有一定權威性。因《人民日報》在全球各地派駐人數(shù)眾多的特派或特約記者,《環(huán)球時報》也以此為獨家特色資源,加以利用。使之刊發(fā)的文章受到中國大陸與海外同行的高度關注。 《環(huán)球時報》通過廣布于世界各地的駐外記者,以獨特視角生動及時反映這個世界的豐富與復雜,反映中國與世界的相互審視與交融,從而拓寬國人視野,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與發(fā)展提供必要資訊。 同時,《環(huán)球時報》鮮明、堅決地向世界亮出中國民間對一些國際問題的看法和立場,成為中國百姓參與國際輿論的一個渠道。外國主流媒體和駐華使館普遍關注環(huán)球時報,對其所反映的中國民意加以傳播和研究。
環(huán)球時報
- 梁振英的座位引港媒熱議
- 外媒:中國探索“二孩時代”
- 對2016年中國經(jīng)濟的7個預測
- 澳媒:中國品牌崛起,無需等太久
- 更多城市發(fā)布紅色預警
- 更多中產(chǎn)青睞禪修
- 從僑匯看中印移民的不同
- 日媒:中哈新防務關系耐人尋味
- 中國距離火箭回收還有多遠?
- 俄新型輕護“開到地中海不加油”
- 日媒:美首都防御被批是“僵尸系統(tǒng)”
- 印度大規(guī)模軍演給中國發(fā)信號?
- 媒體人切莫誤讀沈顥被判刑
- 為何今天中國要搞供給側(cè)改革
- 愛國在反恐一線從不是空談
- 近看韓國形形色色的“嫌日”群體
- 聽印尼人講中日競爭與合作
- 香港極端反對派亟需搞清自己“是誰”
- “超級巨蠅”是如何長成的
- 達賴與暴力恐怖主義的關系能撇清嗎
- 馬英九憂兩岸成果得而復失
- 柯文哲:上天派我拯救臺灣
- 港媒關注林夕內(nèi)地活動被取消
- 藍綠辯論前密集特訓
- 法國人圣誕季愛看洋相秀
- 南非跳蚤市場,拍賣驢牛羊
- 德國小鎮(zhèn)“跑馬”過圣誕
- 外媒關注萬科股權“三國殺”
- 加拿大人賣空氣,專家說“噱頭”
- 央行啟動人民幣夜盤交易
- 中企成希臘比港唯一競標者
- 林書豪:根在中國,我驕傲
- 索德林退役,全因“接吻病”?
- 《唐頓莊園》在圣誕節(jié)落幕
- 追英劇=有文化?
- 《星戰(zhàn)7》在日人氣不敵動畫
- 美國選詞綴“-ism”,英國選了表情符
- “難民”登頂?shù)聡鵁嵩~榜
- 韓國年度成語以“刺眼”為主
- 年度流行語折射日本復雜心態(tài)
- 日內(nèi)閣通過2016年預算案
- 俄羅斯回擊“轟炸平民”指責
- 霍多爾科夫斯基欲申請英國避難
- 韓機構(gòu)預測南北首腦明年會談
- 奧巴馬邀東盟首腦明年赴美“莊園會”
- 中美使館都發(fā)布圣誕新年安全提醒
- 大公國際否認遭歐盟“秘密調(diào)查”
- 澳超市奶粉限購政策被指“歧視華人”
- 歐洲:恐襲陰霾下,圣誕還要過
- 巴西政府呼吁疫區(qū)夫妻“暫停懷孕”
- 英國人赴美被拒只因叫穆罕默德?
- 王健林倫敦購宅為何有女王簽字
- 2015年,全球人口增長數(shù)“等于德國”
- 安倍挺男議員休育兒假
- 三也門人告NASA火星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