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陽春三月說《清明》

      1983-07-15 05:54吳祖光
      讀書 1983年6期
      關鍵詞:小丁刊物上海

      吳祖光

      日本投降了

      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揭開了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全民抗戰(zhàn)的序幕,從此結束了中華民族百余年在世界舞臺上忍辱蒙羞的歷史??箲?zhàn)八年,中國人民經(jīng)受了火與血的洗禮,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一九四五年日寇無條件投降,意味著一個更新時代的到來。

      抗戰(zhàn)開始之前我還是一個大學一年級的青年學生,時代的洪流把我從北平古城沖來沖去,經(jīng)湖北、江蘇、湖南,最后來到四川。寒暑八易在一生當中不是短暫的時間,然而八年過去了,回首前塵卻又如一瞬。經(jīng)歷了這么大的一場災難,祖國大地到處是敗壁頹垣,四萬萬同胞死傷枕藉……如今我們終于成為一個戰(zhàn)勝國家的人民,理當精神振奮、意氣飛揚地走上富強興旺的道路。但是實際情況卻完全不是這樣,當時在賣國賊蔣介石領導之下的國民黨早在抗戰(zhàn)第二年,即一九三八年末就停止了對日本侵略者的作戰(zhàn),轉而配合日寇向共產(chǎn)黨領導的解放區(qū)侵蝕、進攻;在國統(tǒng)區(qū)內(nèi)打擊進步力量,阻止人民團結起來抗日救國的活動。這種倒行逆施,在以后的六年當中有加無已;甚至作為“盟邦”的美帝國主義的軍隊也直接參加了國民黨的反人民內(nèi)戰(zhàn)。因此,抗戰(zhàn)結束了,中國人民的災難還遠遠沒有盡頭。

      一九三七年我寫了第一個話劇劇本,這樣偶然性的開始使我先后參加了幾個話劇團體度過了幾年的流浪演出生活,走過了許多山山水水,但卻沒有走出四川的邊界。一九四四年底我從成都回到重慶,不打算再出外奔跑了,也感覺到這場抗日戰(zhàn)爭終于到了它快要結束的時刻。當時在四川擁有兩社四報的《新民報》總經(jīng)理陳銘德先生邀我擔任重慶《新民晚報》副刊《西方夜譚》的編輯。日寇投降,上?!缎旅裢韴蟆穭?chuàng)立,報社要我去上海編輯上海版的副刊《夜光杯》。這樣,我在一九四六年元旦那天乘飛機由重慶飛南京轉往上海。

      來到上海

      上海對我說來似生疏而又不生疏,說她生疏是雖然近在咫尺的常州就是我的家鄉(xiāng),但在這以前我只在上海小住過短短的幾天。說不生疏是由于從一九四○年前后,我已有五個劇本在上海上演過了,因此我一到上海便有無數(shù)新交全如舊識,好客的上海朋友一家一家的邀我作客,盡管我這個小個子的青年人只穿著一襲棕灰色的舊棉袍,在戰(zhàn)后卻依然花團錦簇、紙醉金迷的上海顯得如此之土里土氣、傻頭傻腦,他們卻都不厭棄我。

      和我曾在四川成都同甘共苦誼同兄弟的畫家小丁(丁聰)比我先期回到上海,他在上海有父母弟妹,回到上海他就此結束了將近十年顛沛流離的浪跡生涯。這個小丁是個老上海,由于“出道早”——滬語,此處指年幼成名——他的許多朋友都比他的年紀大一截,譬如一些上海的畫家,本是他的父親老畫師丁驚的朋友,后來卻都和小丁如兄如弟,這樣我也在輩分上沾了光。在一次宴會上,小丁介紹我認識了兩位我后來終生難忘的朋友:唐云旌和龔之方。

      唐云旌筆名大郎,是典型的江南才子,人稱江南第一枝筆,雖然所寫的都是身邊瑣事,有一些作品甚至玩世不恭、格調(diào)不高,但是才華橫溢,尤其是律詩、絕句寫得精彩絕倫,是個罕見的奇才。另一位龔之方則不僅散文寫得好,還有過人的組織能力團結功夫,主要是他心襟開闊、豁達大度而又體貼細致、熱情奔放。他們兩人是一對不可分離的好友,當時在一起辦一份叫作《海風》的小報,兩個編輯,一個是唐大郎,另一個是李培琳(即后來的電影導演桑弧),出版者是山河圖書公司,出版人即是龔之方。

      和他們相識不久,小丁就和之方來找我。之方提出,希望讓小丁和我一起編一本綜合型的文藝刊物,圖文并茂,有彩色封面和插頁。這使我想起,我在北平讀中學的時代,曾經(jīng)和幾位同班同學辦過一本雜志叫做《玩味》,大概是受了當時上海的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的影響,這是一本言不及義,無所適從的刊物,出了一本就壽終正寢了。這次情況不同了,我們經(jīng)過了八年苦難生活的錘煉,小丁是當代著名的畫家、美術家,更為顯赫的他是三十年代全國風行兼有國際影響的大型畫報《良友》的編輯,是第一流的美術編輯。和這樣的搭檔并肩作戰(zhàn),何懼之有?因此我絲毫未加考慮就同意了。

      《清明》編輯部

      神通廣大的之方兄在紅塵十丈的上海鬧市中心西藏路上,給我們安排了一個鬧中取靜、設備豪華舒適的編輯部。

      我們的編輯部設在有悠久歷史的共舞臺。進劇場大門,從右手一道窄小些的樓梯走上三樓,和樓座的觀眾相反方向有一個小小甬道,旁邊的一扇小門里就是為我們準備的工作室。外面有一個小過廳,走進去是里外兩間,地上鋪著很厚的地毯,寬大的皮沙發(fā),一張開會用的長條桌上覆蓋著綠色的絨臺布;里間屋有一張很大的墨綠色玻璃面的鋼制大寫字臺和保險柜,紅木的琴幾上放著青銅的佛像、瓷花瓶等古文物。由于墻壁門窗都用堅固厚實的材料建成,劇場里的鑼鼓弦歌和臨街鬧市的嘈雜市聲都傳不進來。

      這個以演機關布景連臺本戲著稱的共舞臺何來一間如此精致的密室?后來我們知道,在上海淪為孤島及后來被日本統(tǒng)治期間,這是“華影”鐵腕人物當年和許多著名的男女電影明星談生意、講價錢、簽合同的地方。

      十分高興我們的老板龔之方為我們安排了一個這樣高級的工作室,在那一段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我每天的半天在這里,另一個半天在圓明園路的《新民晚報》副刊編輯部工作。在《新民晚報》那間很寬大的編輯室里也是兩個人,一個是我編的副刊《夜光杯》,另一個是編《夜花園》的詩人李嘉,他現(xiàn)在是國民黨中央通訊社駐東京分社的社長。

      我們這個雜志編輯部由于設備舒適,地點適中,交通便利,又有專用電話,所以不久便成為文藝、戲劇、電影界的朋友們經(jīng)常光顧往來的地方。夏衍同志那時在上海具有雙重身份,他是負有盛名的劇作家,同時又是上海文藝界地下黨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他常常在路過這里時上來休息小坐,有時會坐下來用短短幾十分鐘的時間寫一篇雜文短稿。后來我們索性給了他一把房門的鑰匙,任他自由出入。有一天晚上,我到這里來取一件白天忘記帶走的東西,開門走進來,見圍著長坐滿了人,其中有一些人是我熟悉的朋友,顯然是尊敬的老夏正在召開黨的會議。我只稍稍打個招呼,開抽取了東西,沒有作聲,走出去把門鎖上了。我真是非常高興我們的編輯部被派上了更好的用場。

      給我們行將問世的刊物取個什么名字好?我?guī)缀鯖]有多加思索便打算把她叫做《清明》,并且立即得到小丁的同意。原因是正值清明節(jié)近,那一年的早春天氣江南苦雨,也正近似當時愁云密布殺氣騰騰的政治氣候。一向勇于內(nèi)戰(zhàn),怯于外戰(zhàn)的國民黨反動派磨刀霍霍,調(diào)兵遣將忙于搶奪所謂“抗戰(zhàn)勝利”的果實,緊鑼密鼓地準備向解放區(qū)進攻。在大城市里,象蝗蟲、更象蛀蟲一樣的接收大員們都忙著向已經(jīng)飽受了八年掠奪的老百姓惡毒地壓榨最后一滴油水,讓人們感覺到來日大難正無涯。把我們的刊物叫做《清明》,一方面是迎接這個當前的節(jié)氣,另一方面是為表達我們多災多難的祖國終會出現(xiàn)和平興旺政治清明的一種美好愿望。

      有多少可愛的朋友都懷著和我們同樣的美好愿望??!收到了我們簡短的征稿信,或者口頭的約稿,沒有經(jīng)過什么催逼,很快地就有大量的稿件堆上我們的案頭。我們的刊物一共出版了四期,為我們供稿的老一輩的作家有鄧初民、郭沫若、茅盾、夏衍、老舍、田漢;中年作家、畫家有葉淺予、吳作人、龐薰、劉開渠、張光宇、張正宇、張樂乎、張文元、柯靈、陳白塵、鳳子、駱賓基、黎澍、戈寶權、靳以、安娥、徐遲、臧克家、聶紺弩、趙超構、陸志庠、馮亦代、王琦、馬國亮、劉火子、陳波兒、師陀等;象郁風、周令釗、袁水拍、秦怡、黃永玉、王戎、劉念渠、包括丁聰和我,按照今天的標準,都沒有超過三十歲,只能算作青年;我的六弟吳祖強也發(fā)表了兩篇散文,就只能作為少年作者了。

      《清明》雜志的出版距離著手籌備,大概只不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十六開本,文字及圖片繪畫共六十四頁,文字用新五號和六號兩種字體直行排印,另外連同封面共有四版用重磅道林紙精印的彩色插頁。我們的分工是小丁負責圖片和全書的美術設計、版面編排,我則負責全書的文字部分。有一些短稿則是路過這里或是專程來訪的朋友們在這間舒適的房間里,坐下來當時給我們寫成的。

      細心的之方還為我們安排了兩位服役人員。一個是年紀稍長、老實敦厚,為我們清潔房間、招待客人的金生;另一個是年輕靈活但又很沉著穩(wěn)重為我們?nèi)「逅托艑ν饴?lián)系的炳琛,兩人的工作都很出色。如今已過去了三十七年,再無重見之緣,使我十分懷念。

      出版和結束

      在陽春三月,江南草長的上海,我們把《清明》的創(chuàng)刊號送到了讀者的面前。在這期創(chuàng)刊號里,由我以“編者”的署名寫了一篇約九百字左右的《清明題記》發(fā)在篇首,其中有這樣的話:

      ……八年前抗戰(zhàn)開始時,我們對國家的希望是殷切而熱情的。意外在百戰(zhàn)之后的勝利前夕,那熱情卻是比例地降低了。勝利后的今天,我們的心情更是瀕于絕望的程度。舉國之內(nèi)一片哀哭與垂危的呼救。勝利的果實不屬于吃苦受難的人民;只看見那些狐鼠與豬狗炙手可熱,驕橫不可一世。

      這是一個苦難的世紀。我們生于苦難,長于苦難,但從來沒有人甘愿終于苦難。很久很久以來我們就有一個愿望:愿望總有一天能夠爭取到幸??鞓返纳睿J為這次的抗戰(zhàn)是一個光明的起點。我們實在早已恐懼與厭惡再接觸到這樣血腥的氣息。希望有一天能夠在自由光明的國度中生活。那時我們歌頌、歡唱,多于過去的抗議同詛咒。

      但這日子離我們還是多么遙遠啊!“勝利”不過只是一個騙人的標記罷了。要爭取到真正的自由與和平,還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我們是屬于人民的。為時代呼喊,寫人民的喜愛與憤怒。相信在這雖然是豬狗與狐鼠橫行的國度里,我們終不孤獨……”。

      創(chuàng)刊號出版不久,在一次上海文藝界的集會上,許多朋友向我們這本小小刊物致熱烈的祝賀和鼓勵。這里面最使我高興并且至今沒有忘記的是:抗戰(zhàn)時期我們在重慶大家爭相傳閱的一本充滿智慧、幽默和淵博學識的小說《圍城》作者錢鍾書先生走過來熱情地肯定我在“題記”中提出的看法和愿望。鍾書先生是富有正義感的學者,在那次上海初見的三十五年之后,即一九八一年四月,北京曾經(jīng)召開過一次“老作家座談會”,會上我為當時被批判的一部電影提出我個人的不同看法,在我發(fā)言之后和散會時候,鍾書先生兩次離席從遠處走過來和我握手,表示他對我的支持。三十五年之間被鍾書兩度贊許,我認為是一生中極為難得的榮幸和嘉獎。雖然至少第一次的握手或許鍾書先生自己也不會記得了。

      形勢的發(fā)展反證了我在“題記”里的擔憂和逆料:我們將會對自由與和平付出更高的代價。我們的刊物是月刊,第一期是五月一日出版的,第二期按月出版,第三期的出版推遲了半個月。我和小丁都感覺到我們的老板——發(fā)行人龔之方兄一定是遭遇到了困難。這本刊物在印刷上的考究,在當時的上海文藝刊物里應屬獨一無二,每期要付出巨大數(shù)額的印刷費。之方本人是沒有錢的,只憑他的個人關系四處張羅,現(xiàn)在顯然在發(fā)行方面也發(fā)生了困難,而第四期雖然已經(jīng)編好卻不能發(fā)往印刷工廠了。我們沒有向之方作任何的催詢,而心情象當時的時局同樣陰沉——在日本投降后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卑鄙無恥、內(nèi)戰(zhàn)內(nèi)行、外戰(zhàn)外行的蔣介石賣國政府一天也沒有停止加速內(nèi)戰(zhàn)的準備,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戰(zhàn)爭布置之后,就在這年的七月起,指揮他的全部軍隊發(fā)動了對人民解放區(qū)的全面進攻。

      《清明》的第四期,亦即是它的最終一期,在龔之方兄的極力籌措之下,延期三個月,于十月十五日出版。這一期與前三期相比,篇幅增加了一半,即多了三十二頁。但說來教人傷心,這增加的一半頁數(shù)盡都是商業(yè)廣告,這又是多才善交游的龔之方兄最后一招的看家本領。山河圖書公司在增頁上刊出一個《小啟》,中有云:

      “……同人等致力出版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期于文化建設,略盡綿薄。縱已面臨死亡之機,對此‘蝕本生意,猶冀其能撥云見日,《清明》可免夭折,且已擬有革新計劃,將于第五號起實現(xiàn)?!杀臼泄ど谈鹘缁葙n巨幅廣告,愛護之情至周至切……”編輯部則以我個人的名義,刊登《致讀者》一短文,云:

      “……兩個月來大家的心情惡劣,內(nèi)戰(zhàn)‘成功,局勢日益惡化。第一期出版的時候,我們雖在題記里申述我們對這多難的祖國的‘清明之望,但如今則有的是血淚也洗不清的陰沉黑暗了。

      ……這年月不是一個好人能活下去的年月,這地方也不是一個好人能活下去的地方。這樣我們還苦苦維持這份刊物,原是屬于不可能的事情。作為編者,我們不得不對我們的發(fā)行人致最大的敬意,只為他肯在每個月苦苦籌足款項盡力在印刷方面做到盡善盡美,不惜逐月的賠累為讀者服務。這樣的朋友,我們沒有別的地方去找。誰也不敢說我們能支持到幾時,愿敬愛的讀者們伴著我們一同負擔責任,度過這一段艱辛的長途?!?/p>

      事實上我們已經(jīng)知道,《清明》的第四期是最后的終結期了。按照當時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法律規(guī)定,出版雜志期刊必需申請他們的“宣傳部”、“內(nèi)政部”和“上海市黨部”登記備案,取得登記證才能出版,而《清明》的申請始終未獲批準。這樣一份刊物是根本不會被允許出版的,已經(jīng)出版的四期,只不過是由于這個腐敗老朽的黨所具備的官僚主義顢頇作風才得漏網(wǎng)未被干預之故;而現(xiàn)在終于引起了這些檢查官老爺?shù)淖⒁猓谑巧胶訄D書公司接到了一張勒令??耐ㄖ瑑?nèi)容是:“不準登記”,也就是不準再出版了。

      這本終刊的第四期還應當說明一下的是:小丁在發(fā)稿前由于籌辦戴愛蓮女士的一個舞蹈會過勞病倒,無法工作;因此這一期的美術編輯是臨時得到畫家張正宇見義勇為幫助完成的,而這位最可愛的老朋友——天才的畫家、書法家于一九七六年病逝了。

      再有必需說明的是:這個終刊的第四期,我們的發(fā)行人已經(jīng)一貧如洗,沒有發(fā)給任何一人一文錢的稿費。當然是由于付給印刷廠的費用之后,便再也沒有發(fā)放稿費的力量了。我和小丁對此沒有向之方兄提一個字,而最為難得的是所有提供文稿和畫稿的作者也居然沒有一位向我們提出索要稿費的要求。什么是友誼?什么是了解?我從這里受到很大的感動和教育。三十多年以來,我每念及此,常是耿耿于懷,現(xiàn)在借這個機會得向這些可親可敬的朋友致意,也算了一樁心事。

      一九八三、四、一五

      猜你喜歡
      小丁刊物上海
      釘扣子的人
      刊物賀詞
      小丁寫作文
      歡樂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務業(yè)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yè)50強
      讀者論壇等
      編后絮語
      更正
      米脂县| 英德市| 龙游县| 唐海县| 遂溪县| 昌江| 赤水市| 宁远县| 沧源| 丹寨县| 黄陵县| 全椒县| 新野县| 晴隆县| 探索| 利津县| 望江县| 榆树市| 东丽区| 武威市| 海城市| 潮州市| 新民市| 泸水县| 凉山| 呼玛县| 株洲县| 泰顺县| 双柏县| 榆中县| 崇阳县| 容城县| 辽宁省| 耒阳市| 高要市| 河北区| 六安市| 大关县| 论坛| 静安区|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