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慧
卓越的俄羅斯蘇維埃作家阿·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好象與一位智者交談,讀者可以從中獲取知識和概括現(xiàn)實與認識生活的能力?!苯艹龅奶K聯(lián)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正是這樣一部好書。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已成為勇敢的象征、世界進步青年的楷模。許多青年在這本書的鼓舞激勵下走上了革命道路,許多戰(zhàn)士懷揣著這本書沖鋒陷陣。在莫斯科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里,陳列著一本殘缺前23頁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1936年人們在西班牙一輛幾乎被燒毀的坦克里發(fā)現(xiàn)的。1942年,陷于德軍重圍之中的列寧格勒,曾出版這本書,印數(shù)1萬,兩天之內便銷售一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于1932年2月脫稿。不久,作家的好友、老布爾什維克И·費杰涅夫把小說的手稿送到《青年近衛(wèi)軍》雜志社。對這樣一部尚不成熟的作品,有的出版社很可能將它拒之門外,但這家雜志的編輯卻非常敏感,他們立即捕捉到小說中閃耀著的共產(chǎn)主義思想火花。雜志社副總編M·科洛索夫回憶當時的情景說:“我一拿到手稿,就再也放不下了。小說一開始的章節(jié)就吸引了我,生活真實,善于描述和準確地再現(xiàn)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而絕不是材料雜亂無章的堆砌,這一切使我為之傾倒?!庇谑?,編輯著手細致的修改工作。4月,小說的第一部分編輯加工完后,發(fā)表在《青年近衛(wèi)軍》雜志上。同年12月,由青年近衛(wèi)軍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奧斯特洛夫斯基總是懷著感激的心情回憶雜志編輯部、總編A·卡拉瓦耶夫及其他工作人員對他創(chuàng)作上的支持和幫助。1934年,在雜志的1至5期上連續(xù)發(fā)表了小說的第2部分。6月,出版了單行本。翌年,青年近衛(wèi)軍出版社將兩部分合起來,出版了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42年,與小說同名的電影上映。1957年小說再次被搬上銀幕,取名《保爾·柯察金》。
1935年冬,列寧格勒一家名叫“印刷之家”的印刷廠接受了一項光榮的任務——印刷尼·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個廠的共青團組織做出決定,保證在蘇聯(lián)共青團第十次代表大會前夕完成任務。他們在《共青團真理報》上發(fā)表致小說作者的公開信,信中寫道:
“親愛的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我們,印刷之家的共青團員們,衷心地祝賀你榮獲崇高的獎賞——列寧勛章!
我們感到自豪,因為在我們列寧共青團的隊伍里,有象你這樣勇敢的共青團員,有象你這樣富于自我犧牲精神的戰(zhàn)士。
你的生活道路,你為黨的事業(yè)進行的斗爭,應當成為我們每一個共青團員的典范。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我們‘印刷之家的共青團員深感自豪的是,我們擔負著印制你的第一部文學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光榮任務。
我們保證于1935年12月印完這本書,以此迎接蘇聯(lián)共青團第十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我們要高質量地印制這本書,與其出色的內容相輝映!
再次向你表示祝賀,并希望你進一步為黨、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做出卓越的貢獻!
致以共青團敬禮!
‘印刷之家全體共青團員”
奧斯特洛夫斯基很快就回了信。信中說:
“親愛的同志們:
你們的來信已收到,感謝你們對我的關心,得悉你們將出色地完成所承擔的工作,我感到十分高興。
我也向你們保證,只要精力許可,我將加速寫作另一部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
請把你們的成就寫信告我,我將為你們的成就感到高興。共青團是不會落后的。
致共產(chǎn)黨員的敬禮!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印刷廠的排字、印刷和裝訂工人把他們最精巧的技藝都傾注在印刷這部書的工作中,工人們實踐了他們對尼·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諾言。
從那時起,半個世紀過去了,這部小說已成為世界進步青年共同的精神財富,許多國家爭相翻譯出版,而且一版再版。就出版次數(shù)來說,蘇聯(lián)居首位:到目前為止,蘇聯(lián)用俄文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文字先后出版過這部膾炙人口的作品達500多次。
(摘自《世界圖書》總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