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非
丁聰?shù)穆嫞侠倍磺橹?,幾十年來,素所愛讀。說“幾十年來”,其實不確,因為曾經(jīng)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作者被迫擱筆。但一旦有可能重執(zhí)畫筆,畫風不改,老辣如故,則不能不令人欽佩!《讀書》創(chuàng)刊以來,每期揭載這位號稱“小丁”而實老耄的文人近作一幅,可以說得上是《讀書》的特色之一。
從丁聰?shù)穆嬁矗斯且粋€十十足足的讀書人。讀書界的近況動向,一經(jīng)形諸筆端,有讀書同好的人莫不覺得活龍活現(xiàn)。誠然,諷刺是辛辣的,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夸張的,但是誰能說這里說的不是真實,而是虛妄。一九八二年第一期有一幅漫畫,題為《買書“操”》,寫買書之難。據(jù)熟識他的人說,畫中那位奔波得一身是汗的讀者,就是丁聰本人,從形象就能看得出來。這大概就是“深入生活”吧!一個人沒有象他那樣,為買一本心愛的書而滿城奔走,決計畫不出這樣的畫?!把詾樾穆暋保嫯斎灰彩切穆?,反映了畫家的心態(tài)。只是我敢說,這心聲是表達了讀書人大伙兒的,決不只代表丁聰一個人。他的畫所以能引起共鳴,說得上是“良有以也”!
本著這點認識,讀到《讀書》第一期《書市現(xiàn)狀》一畫,我照例感到痛快,喜悅——一種自己久欲表達而無由言說卻被某個高手一語道破的喜悅。畫中點出的幾點情況,凡是經(jīng)常去書市的人莫不感到。我和我周圍的讀者,都曾經(jīng)為買不到書而苦惱。我也知道,有的出版社因為書賣不出去而虧損累累,不得不停印某些有價值的著譯。而書市充斥的某些低俗書刊,更是有目共睹。畫家將這些情況聯(lián)在一起,加以漫畫化,就覺得入木三分了。
漫畫大概不能沒有夸張。有位朋友說,漫畫最好能表達這么一種意思:“在我國的某些地方,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腐敗、消極、落后現(xiàn)象,在個別人身上表現(xiàn)得相當嚴重,而相信這種情況將來是一定會消除的”。如斯才可謂“全面”。我不知道高明如丁聰者,能否用漫畫描繪出這里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能夠,所作必如《清明上河圖》之類長卷,壯觀則壯觀矣,其之能震撼人心則未必!漫畫而必須如此,則是否“一定會消除”,就有點令人擔憂了。
漫畫究竟是漫畫!總結報告、統(tǒng)計數(shù)字不能代替它,它當然也不想代替總結報告、統(tǒng)計數(shù)字。《讀書》上有人鼓吹“深刻的片面”,我想好的漫畫應當就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