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其化
最近,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一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探索叢書》,這套叢書裝幀精美素雅,版式新穎、視野開闊、論述深入淺出,令人耳目一新。
這套叢書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實踐性。翻開扉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列寧的語錄:“根據(jù)書本爭論社會主義綱領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我深感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今天只能根據(jù)經(jīng)驗來談論社會主義?!边@是整套叢書的基調。吳江探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來龍去脈,于光遠、劉世定闡發(fā)了對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再認識,龔育之論述了重新強調生產(chǎn)力標準的背景和它的內涵,田森進行了中蘇社會主義階段理論的比較研究,還有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文化發(fā)展、勞動就業(yè)等問題,都從不同側面拓展和深化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研究,展現(xiàn)了壯闊的社會主義實踐活動在作者的心靈世界掀起的思維波瀾。正如賈春峰在“獻辭”中表述的:“傾聽實踐的呼喚,從生活演變本身的客觀邏輯中去思考、去探求、去捕捉新的思想浪花?!眳矔睦碚撎剿?,不是從書本到書本,而是從大量的事實材料中水到渠成地引出結論。這些材料,有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歷史和經(jīng)驗教訓,有現(xiàn)實的國情和改革的實際,有當今世界的狀況和未來的變化趨勢,涉及到哲學、經(jīng)濟、政治、法律、科學、文化等各個領域。這種理論,牢牢扎根在實踐的沃土中,枝繁葉茂花妍,充滿生機和活力。
第二個特點是開拓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理論綱領,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是一個突破性的創(chuàng)舉,它在實踐中產(chǎn)生,還須在實踐中發(fā)展。叢書既名為“探索”,就應該力求開拓創(chuàng)新,敢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道人之所未道,乃至于突破“禁區(qū)”,尋求真理。吳稼祥的《鄧小平:思想與實踐》體現(xiàn)了這種求索精神。作者把鄧小平的思想比作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他要放開眼光,“泅入水底”去探勝。他大膽認為:“貓論”是鄧小平全部哲學思想的提要,并以此為出發(fā)點,探討了鄧小平作為政治家兼思想家對中國社會進程的偉大貢獻,“在中華民族發(fā)展史的接力賽中,他跑了重要的一棒,跑得非常出色?!?/p>
叢書多有獨立見解,敢于面對現(xiàn)實,針砭時弊。正如王元化在《文化發(fā)展八議》“后記”中所說:“‘為學不作媚時語,無論搞藝術、搞理論、搞事業(yè)、搞行政的,都要有獨立人格,不媚權勢,不媚平庸的多數(shù),也不趨附自己并不贊成的一時潮流?!标P于勞動力性質問題,理論界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勞動力市場被巧妙地稱為“勞務市場”。馮蘭瑞、江渭漁則毫不含糊地提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勞動力也是商品,從而順理成章地解答了勞動就業(yè)的理論問題。曾彥修在論述“斯大林模式”時,肯定了斯大林提出的“技術決定一切”和“干部決定一切”兩個口號,并指出:“毛澤東曾經(jīng)對這兩個口號提出非難,顯然這是他堅持外行必須領導內行,反對‘白專道路思想的反映?!碧锷瓕χ刑K社會主義階段理論的比較研究后,提出了需要認真思考的十個問題,于光遠關于“向資本主義文明學習和在一定范圍內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論述,都給人們以深刻的啟迪。叢書的作者積極地、批判性地、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現(xiàn)存的一切,他們的理論勇氣是可欽可佩的。
總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探索叢書》的出版,給理論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在近幾年各類叢書爭奇斗艷的百花園中,它是一束別具風采的新花。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探索叢書》,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