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笑
作為訪問學者,我在德國工作了3年。有些事情,真讓人難忘……
弗朗和菲建筑聲學研究所的工作條件很好,一人一間辦公室,電腦、傳真等現(xiàn)代化辦公設備一應俱全。每天早晨上班時,同事們互相打個招呼,就各自進了自己的辦公室,工作時間沒有人串辦公室閑聊天,更沒有嚼舌咬耳傳播小道消息的。所里對職員的要求很高,你決不能把自己沒有結論的東西交給上司,上司準會把它打回來。上司是按照你的水平分配給你工作,并按照你的工作付你薪金。既然你承擔了任務,就要干好,若干不好,那就對不起了,可以自己另謀高就。德國人做每件工作都有自己的設想和計劃,尤其是工作報告寫得很詳盡。剛開始,我很不習慣。實驗做完了,把數(shù)字記錄下來一交,完事大吉。不久,導師把我叫去,讓我看看別人寫的報告。喲,這么詳細,簡直像寫書,再一看自己的那張紙頭,不免有些慚愧。導師對我說,科學是很嚴肅的事情,工作報告要寫得詳細認真,它對你來說是已經完成的東西,對別人來說也許是新東西。工作報告就是科學成果,很重要,要長期保存,并要提供他人使用,像你這樣是不行的。我接受了批評,從此也學會了寫工作報告。
德國人上班時間一般不打私人電話,除非迫不得已。在我工作的地方,打工作電話規(guī)定按‘0,私人電話則按‘90,電話局分開計費,月底結帳。
剛去德國的時候,我不知道這規(guī)矩,上班經常給德國的同學打電話,溝通溝通,拉起家常,熱情洋溢,沒完沒了,一個電話沒半個鐘頭下不來。尤其是往中國打國際長途,更是一番兒女情長,電話這邊的我常常讓電話那邊的妻拉得緊緊地,手中的電話總是放不下,一個月下來,電話費是個驚人的數(shù)字,我的上司很客氣地對我說:“上班時間不希望打更多的電話,若不是為工作的事情,最好不要按‘0,請按‘90,記在私人電話上”。哎喲,我的大鼻子上司,別逗了,一個人一個辦公室,即使是打了私人電話您也不知道,按“0”,還是按“90”還不是由自己決定?我干嘛要承認自己打私人電話,事真多,在國內打個長途隨便的很。又是一個月下來,我的電話費仍舊那么多,上司的臉色很難看,他明確地告訴我打私人電話要自己交錢,他拿出所里員工電話登記卡,我怔住了,大家卡上“0”打頭和“90”打頭的電話分的很清楚,有的人“90”電話多于“0”打頭的電話,我無話可說,臉紅了好一陣,我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窘迫之余,我開始按規(guī)矩辦事,無疑,這事在我心上刻了深深的一道印痕。
在德國,公私分明,比如所里的傳真機、復印機都沒有專人保管,大家自己去用,但若為自己私事用機器,都自覺地交錢,沒有人去管。想想在國內,恨不得整天去復印室復印書,和德國人一對比,真有些不好意思。
別看上司厲害,但不用刻意討好上司。當然,有的上司溫和文雅,有的上司嚴肅刻板,風格不一樣。我就遇到這樣的一位上司,絕不可以稱呼他的名字,要稱他教授,那是他要保持的尊嚴。在我們國家,稱老王、老趙,似乎是對領導的一種親近,而德國人不這樣看,老板就是老板,上司就要有威嚴,不需要虛假的掩飾,表里不一致。如果自己認為上司令你不舒服,可以隨時離開,不需要太多的手續(xù)。但據我了解,喜歡跳槽的人并不多,特別是有技術有學識的學者,尤其重視在一個領域里創(chuàng)造出業(yè)績。
德國人不需要送大禮,比如所里的人結婚,大家都去慶賀,只要帶上一瓶酒,或一個小禮物就讓主人高興不已。一束鮮花、一個小玩具,都是拿得出手的禮物。因此在德國生活久了,竟忘了國內的禮節(jié)。一回來,才又感到那禮節(jié)復雜得讓我應付不過來。一進家門,就被親戚朋友包圍起來,一會兒是洗塵,一會兒是接風,搞得人很緊張。德國人之間的交往簡單明了,也許他們的做法我們看不慣,但德國人會怎樣看我們?是不是覺得我們太累?
德國人有許多可愛之處,我時常記起他們。
(馬哲行摘自《三月風》199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