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歌圣手張信哲不久前在臺灣屏東縣立文化中心展出了他的“臺灣老玻璃”收藏,引起了唱片圈和歌迷的關注,原來年輕的阿哲這樣鐘愛老古董!其實,展出的“臺灣老玻璃”不過是阿哲龐大收藏的一點點顯露而已。
張信哲收藏古董可是年代已久。早在南部讀國小三、四年級時,他便顯出對此不同凡響的愛好。那時候阿哲開始學習素描、山水畫,老師經常會帶他們去戶外寫生,在西螺那些古老的街道、廟宇間穿行,阿哲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周圍世界有那么多寶呀!于是他常常在下課后,到處去撿一些破碗、木雕片、老瓷罐一類的東西,往自己家里搬。有一次臺風刮過,他竟然拖了一張人家丟棄的紅眠床回家。家里人真是搞不明白他少了哪根筋,別人丟了的破爛他跟寶一樣拾回來。這種喜好延續(xù)至今,阿哲的家里、工作室、車庫里都裝滿了他從各處收集而來的老古董,連好朋友藍心湄、潘越云等人的家都不能幸免,成了他“拾荒寶”的倉庫。
多年的經驗使張信哲成了半個古董專家,說起來自是頭頭是道:“民俗藝品或者古董,不必去迷信名師、名牌,因為即使是知名工藝師傅,也有做出平庸作品的可能。本身的品質才是最重要?!?/p>
對于珍愛的收藏品,除了觀賞,阿哲自有一套用處:“其實,大件的沙發(fā)、桌子、燈飾、木頭柜子等等,我都會把它們放在家里或辦公室使用,因為老東西就是要越用越有生命感,光澤與品質才會充分顯露。”張信哲常常親自動手,將收藏品重新補漆、上色,弄出好看又好用的樣子,也算用心良苦。
阿哲的收藏種類繁多,以臺灣早期的民俗藝品為主,像這次展出的老玻璃工藝,如煙灰缸、花瓶、杯子等等。還有如化妝箱、針線包、雕漆菩薩、眼鏡盒、鑰匙袋……近些年因為來大陸開演唱會的緣故,阿哲也從上海這塊寶地搜羅了不少老沙發(fā)、吊燈等等古董家具。
“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想想最近出色演繹了《寶蓮燈》的張信哲,對著滿房子的老古董,深情地唱起纏綿動人的情歌,那情景一定很好玩吧。
(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