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承
在我們即將跨入21世紀之際,中國新聞工作者迎來了新中國第一個記者節(jié)。這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對新聞事業(yè)和廣大新聞工作者的關懷和重視。作為一個老新聞工作者,我覺得此時此刻有必要重溫十年前江澤民總書記對新聞界提出的“學習、學習、再學習,深入、深入、再深入”的要求,在新聞工作者特別是年輕一代新聞工作者中,進一步倡導學習之風,擴充知識,研讀理論,提高素養(yǎng),以新的姿態(tài)、新的水平,擔當起新世紀新聞輿論宣傳工作的重任。
學習對新聞工作者來說,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是由新聞宣傳工作的繁重使命和新聞工作是一門很深學問的特性規(guī)定的。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毛澤東、鄧小平同志都有過諄諄教導。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江澤民總書記在多次對新聞輿論工作作精辟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論述時,總不忘談及新聞工作者的學習問題。江總書記要求大家“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學新聞業(yè)務”,特別要“學習高科技知識”,做到方向堅定,知識淵博,視野開闊。而打好“五個根底”更是最精煉完整的概括。真是語重心長,期盼殷切,就看我們能不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了。
如今,新聞工作者的學習問題,則更凸現(xiàn)出它的緊迫性。這是由于時代的發(fā)展平添了諸多新的因素。我們面臨的21世紀是經(jīng)濟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新時期,這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時代,是高科技迅猛發(fā)展、知識更新空前快速的時代。隨著我國將加入WTO,網(wǎng)絡媒體的迅速崛起,衛(wèi)星直播電視的空前普及,傳統(tǒng)媒體和新聞輿論工作面對的將是一場空前嚴峻的挑戰(zhàn)。不僅國內媒體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白熱化,而且我們面臨的競爭將變得國際化。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知識的挑戰(zhàn),知識的競爭。我們從學校中獲得的知識顯得不夠用了,工作中積累的知識也需要不斷更新。我們只有把學習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汲取當代學識,樹立新的觀念,提高競爭水平,才能在實踐中從容應對,在創(chuàng)新中把握主動。
在學習問題上,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大家熟悉的《人民日報》老總編鄧拓同志,不僅是一個通曉馬克思主義的著名報人,而且也是一個知識淵博的歷史學家和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多少年如一日地秉燭工作和讀書的精神,一直成為新聞界的美談和學習的榜樣。如今,時代變化了,但這種“秉燭”工作和讀書的精神卻不會過時,值得永遠繼承和發(fā)揚。我們的記者編輯在工作節(jié)奏空前快速的今天,謝絕一點應酬,減少一些休閑,多擠一些時間,多用一些心思在學習和思考上,這應當不算是一種苛求,也不至于太困難。這里的關鍵恐怕還在于我們的認識、要求、自覺和毅力。
去年,在上海市記協(xié)召開的紀念五四運動80周年青年記者座談會上,有位年輕人說得好:“我想,既然選擇新聞工作作為終生事業(yè),就必須自覺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痹高@樣的感受成為我們大家的共識,并以只爭朝夕的精神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