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宣
“電子游戲”這個“魔圈”是九十年代進入孩子們的生活的。它的魔力足讓許多成年人驚詫不已:孩子們一進入這個“魔圈”,怎么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網(wǎng)蟲”,甚至飯可以不吃,覺可以不睡,連學習也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一個上初中的男孩子在學校放暑假時對父母說:他要去學電腦。家長替他交了學費。但半月后,家長去電腦學校查問,校方說孩子根本沒有露面,家長大呼上當,急忙到處“偵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孩子在一家喧囂的電子游戲廳廢寢忘食地玩了15天。
一位中年婦女在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節(jié)目中,用幾近絕望的語氣控訴電子游戲害了她的兒子。她的兒子在學校本來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但自從迷上電子游戲,他不但逃學,而且玩上了癮,經(jīng)常夜不歸宿,睡在游戲廳的過道里。這位媽媽這樣描述自己的兒子:“每當他跟父母要錢,父母不給時,他的眼里就露出兇光,似乎喪失了人性。”可憐天下父母心,作母親的如果不傷感萬分,怎么會這樣評價自己的兒子
電子游戲既然這樣荒廢孩子學業(yè),那么電子游戲廳為什么還那么火,呈現(xiàn)一副“牛市”氣派呢熢來許多孩子甚至家長都認為,玩電子游戲能提高大腦智力,智力水平提高了,學習成績就上去了,學習成績上去了,就能“金榜題名”,圓上大學的夢。然而一項科學研究結(jié)果卻否定了這種說法。這是因為電子游戲機軟盤是事先設(shè)計好的控制程序,是一種固定模式的大腦動力定型訓練,通過長期訓練,會對同一定型程序的大腦信息加工速度有所提高。但若換另一種游戲軟盤,大腦則需重新建立新的動力定型,故電子游戲?qū)Υ龠M大腦的工作能力無明顯促進作用。這項研究還對“玩著電子游戲機,作著黃梁夢”的孩子提出了更為明確的忠告:對10~12歲男生所作的大腦工作能力測試表明,無論低頻率熞恢芤淮危犕嬗蝸坊還是高頻率熞恢芰醬我隕希犕嬗蝸坊的學生,即便其大腦工作能力處于良好狀態(tài)和優(yōu)秀狀態(tài),其大腦工作指數(shù)仍略低于未玩游戲機組的學生。
不但科學研究的結(jié)論會否定玩電子游戲機能提高孩子智商的說法,流傳于百姓之中的一些俗語也會否定玩電子游戲機能提高孩子天賦的結(jié)論,這就是“勤奮出天才”,試想,一個天天沉浸于電子游戲的人,一個天天盯著屏幕上的那些拿著刀槍打打殺殺的小人兒的人,又怎能在學業(yè)上有所造就呢
嚴格地說,經(jīng)營電子游戲廳的商戶基本上是合法的,是經(jīng)過政府有關(guān)部門的審批才從事這項經(jīng)營活動的。但合法是否就合理熣饉坪躋打許多的問號。未成年的孩子自控能力很差,明辨是非、衡量利弊的能力也差。如果商家抓住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這些弱點,大發(fā)其財,甚至讓人家的孩子欺騙家長,不上學,不認親情,不斷增加眼鏡的度數(shù),甚至患上“病態(tài)賭博狂”這種新病,那就是商家的不是了,這類商人起碼要剖析一下自己的良心是不是被昧心錢染黑了,政府也應考慮這類游戲是不是該收場了。
有一位學者語重心長地說:“電子游戲正在削弱我們的思考能力。我擔心人們會變成受電子游戲操縱的弱智兒。所以,我奉勸世人不必追趕時髦,還是老老實實地拿起書本去領(lǐng)會知識,體會生活?!边@話當然有道理,只是現(xiàn)實的狀況一時還難以改變:當您放眼于那些電子游戲廳,憂慮地看著那些如醉如癡的孩子時,您會發(fā)出聲聲感嘆:“這些天真的孩子,何時才會對電子游戲機說聲‘拜拜呢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