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佳
睛是視覺器官,是人生存和生活最關鍵的感覺器官之一。有人估計,人們從外界所接受的信息中 大約82%來自視覺。因此,將視力作為人體健康的重要評價指標無疑是恰當的,將視力作為從事某些職業(yè)的必備條件也是合理的。
但是,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升學或就業(yè)體檢中,是以遠距裸眼視力作為視力健康的唯一標準,就有以一蓋全、失之偏頗之嫌,科學性不足。
首先,視力表檢測的視力只是所有視覺功能中的一個部分。完整的視覺功能至少應分為兩大部分:①靜態(tài)視功能:以遠距視力為代表,還包括對比度視力、近距視力、視野、色覺、立體視等;②動態(tài)視力:以調節(jié)和輻輳(即兩眼看近物時向內聚合的能力)雙眼功能為代表,還包括掃視、追蹤等運動視覺。擁有健全視功能的人應該擁有清晰的遠近視力、舒適而持久閱讀的視功能、快速而協調的雙眼追蹤或掃視功能。因此,僅僅依靠一項遠距裸眼視力是不能代表健全的視功能的。
其次,即使裸眼視力低于正常,也并不意味著喪失了良好視功能。我們知道,絕大多數的視力低下是由屈光不正引起的,在科學發(fā)展的今天,它很容易通過合適的“光學藥物”——框架眼鏡、隱形眼鏡等給予完全矯正。所以,因屈光不正而引起裸眼視力不能“達標”,完全可以通過科學、正確的視力矯正加以解決。在大多數情況下,經過正確方法矯正后的正常視力,與裸眼正常視力在視覺效果上是完全相同的。
用遠視力作為招工、招生的視功能唯一標準的不良影響,張士元教授和汪芳潤教授的文章已經寫得明明白白,下面讓我們打開“國門”,看看某些國家對招工、升學的視力要求(見附表)。
從該表可以看出,這些國家只對特殊工種,如飛行員等有較高的視力要求。當然,有些國家把裸眼視力作為入伍或入軍校、警校的標準,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從事這些職業(yè)的人,不僅需要高敏銳的視覺,而且需要有快速的眼睛與機體配合反應的能力,戴了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有可能增加意外,而這種意外往往意味著生命危險。體育運動也一樣,敏銳的裸眼視力、寬闊的視野和敏捷的雙眼運動視覺是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的基本條件。但這些職業(yè)畢竟只占整個就業(yè)市場的很小一部分。
在國外,對進入高校學習的學生,大多對視力無任何限制。只是對某些專業(yè),如對報考醫(yī)學專業(yè)的考生雖然不設定視力標準,但體檢時給考生講清,如將來希望從事牙科或顯微外科,立體視力就顯得非常重要,讓學生自己去判斷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yè),學生有這方面的知情權和決定權。
某些職業(yè)即使已經設立了視力標準,在實際操作中也有“靈活應用”的余地。如在美國,空軍飛行員入伍的標準是裸眼視力為1.0,但如果應征者有屈光不正并提出申請該檢查項目免檢,體檢委員會則會審閱他的個人資料,如發(fā)現他有較高的學歷背景,或有潛在領導才能等,就可以將其良好的矯正視力替代他的裸眼視力??梢?,這些國家的招生原則是將才能放在第一位。我們的體檢原則正好相反,裸眼視力的“地位”放得很高。這種“一票否決制”必將使一大批具備高學歷的優(yōu)秀人才被拒之門外。在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我們將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評價健康,包括視力健康的概念。
為此,我們建議:①視力標準應該以矯正視力為主;②視力、視功能的檢測項目應該增加,尤其是某些對視覺有特殊要求的特殊職業(yè),應進一步了解完整的視力和視功能;③對于經過角膜屈光手術后已獲得較好的裸眼視力者,若無眼部其他情況存在,其矯正后視力應在視檢中予以認可。
這樣改進的目的在于:①使全民對視力和視覺功能有科學的認識,確立科學用眼的健康概念;②為高文化素質的青少年提供公平的擇業(yè)和競爭機會,這將有利于我國經濟、科學、軍事乃至全社會的發(fā)展;③讓人們科學地認識近視眼問題,并能正確對待這一社會文明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現象;④有利于杜絕違背科學的防治近視眼產品的泛濫。
大眾醫(yī)學200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