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麟達
藥品是預防、治療、診斷疾病的重要武器。病人通過醫(yī)生診治、用藥后,可以很快恢復健康。假、劣藥品卻恰恰相反,病人使用假藥后,輕者延誤治療,重者危及生命;使用了劣藥,不但影響療效,達不到預期目的,而且有時還可能引發(fā)一些不良反應,嚴重時同樣可危及病人生命。
如何判定假、劣藥
目前,社會上假、劣藥屢禁不止,已成為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一大危害。那么,什么是假、劣藥呢?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即為假藥:①藥品所含成分的名稱與國家藥品標準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藥品標準規(guī)定不符的。如藥品標準中規(guī)定,感冒通片中應含有雙氯滅痛、氯苯那敏(撲爾敏)、人工牛黃三種有效成分。當此藥中缺人工牛黃,卻含有咖啡因,若仍標明為感冒通,即屬于假藥。②以非藥品冒充藥品。如以淀粉等壓成片劑冒充各種中西成藥;以飲用水灌封于安瓿,冒充各種無色的注射液等。③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如以價格較低的注射用水或維生素B6液等,冒充價格較貴的林可霉素、核糖霉素注射液等。
同樣,劣藥也有三種情況:①藥品成分的含量與國家藥品標準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藥品標準規(guī)定不符的。如諾氟沙星膠囊規(guī)格為0.1克,即表示每粒膠囊含諾氟沙星0.1克,當實際含量與標示量0.1克的比值超出規(guī)定的范圍(90.0%~110.0%),則可判定該藥品不合格,不能作藥用。②超過有效期的。有效期是指藥品通過嚴格的科學考核得出的、在規(guī)定的貯存條件下能保證質量的法定期限。超過有效期的藥品,可能有效含量下降,不良作用增加,對人體有害。③其他不符合藥品標準規(guī)定的。如藥品裝量不足,5 毫升裝量的針劑實際裝量僅為4毫升,20片瓶裝片劑,實際裝量僅為15片;再如因生產工藝問題所致的崩解度、溶出度不合格,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和發(fā)揮應有的療效。
自我保護五要點
雖然國家對假、劣藥品規(guī)定得一清二楚,而且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定期向社會公布一批查實的假、劣藥品,但是藥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消費者很難單憑直覺判定其真?zhèn)蝺?yōu)劣。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自我保護,可以從下面幾點著手防范:
(1) 到持有《藥品經營企業(yè)許可證》、門口有綠十字標記的正規(guī)藥店購藥。
(2) 注意藥品包裝。按規(guī)定,藥品包裝必須貼有標簽并附有說明書。標簽或者說明書上必須注明藥品的品名、規(guī)格、生產企業(yè)、批準文號、產品批號、主要成分、適應證、禁忌證、用法、用量、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3) 檢查有效期。凡未注明有效期的藥品,一般最長使用期限不得超過5年。
(4) 觀察藥品外觀。如發(fā)現水針劑、滴眼劑的溶液中有混濁、沉淀,粉針劑發(fā)生結塊、潮解,糖衣片有變色、開裂、花斑,膠囊劑發(fā)粘、軟化破裂,糖漿劑霉變等情況,千萬不能再使用。
(5) 開具正規(guī)發(fā)票。購藥時應要求藥店出具正式發(fā)票,如果發(fā)現所購藥品是假、劣藥,可持發(fā)票和有關藥品向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舉報,不僅得到保護,還可得到一定的補償,也使假、劣藥不再危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