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
“世界著名女高音”的氣派和架子,在黃英身上幾乎是看不到的。但是,“努力”和“集中”的特質(zhì),以及這兩個詞所散發(fā)的力量,仿佛從她身上的每個細胞里透出來。
26歲就以“蝴蝶夫人”一角揚名海外,30出頭就已經(jīng)和世界三大男高音中的多明哥、卡瓦雷斯同臺,錄制過6張唱片,并多次和科隆愛樂、倫敦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等國際矚目的樂團合作,黃英如今是聲名顯赫的哥倫比亞藝術(shù)家公司的簽約歌唱家。
西方人的偏見也是一種壓力
黃英1995年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1997年起定居美國。在西方人主導的世界樂壇上,亞洲人如何創(chuàng)出一片天空?對于這點,黃英自有一番見解。
“作為一個中國人,5000年的文化讓我感到自豪,我們有這么強的文化背景做后盾,在吸收西方好東西的時候,要學習中西結(jié)合,創(chuàng)造自己的特點?!?/p>
此外,純正的風格、語感,以及對西方文化的了解,也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尤其是語言“關(guān)”必須過。亞洲人講歐洲語言,很難掌握準確口音,黃英平時學習語言是非常努力的:除了每周與音樂指導合伴奏至少三次,經(jīng)常向世界十大女高音之一的雷娜塔·斯考羅求教,以及觀摩其他藝術(shù)家的表演外,她對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及英文的進修,更是從不間斷。
但是,如果遇到其他的問題,比如,身體形貌上的限制呢?
“這個問題很敏感,有時候也顯得很笨。像有時會有人問一些黑人歌唱家,你如何演繹白人歌劇?你看上去就不像西方人!西方有些人是比較保守,有一定的偏見、歧視,這是一種壓力,催促我們必須更努力,比他們更好。”
話雖如此,當談到黑人演“蝴蝶夫人”是否有說服力,有的歐洲導演、指揮拒絕和亞洲人合作這些情況時,黃英沉默了。
歌唱家的樂器就是自己的身體
黃英這些年來其實已經(jīng)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她聲音清亮柔美,演唱風格細膩委婉,外型甜美嬌小,這些先天的素質(zhì),都是她選曲時的重要考慮。
“其實,像《蝴蝶夫人》這樣的歌劇,并非最適合我。我主要走抒情花腔女高音的路,對于早期古典音樂,像莫扎特、福瑞的歌曲,室內(nèi)音樂,獨唱音樂會,我以后會多做一些?!?/p>
除此之外,黃英也有心利用自己的名聲,向西方人介紹中國歌曲。在自己的演唱會中,她都會加入一兩首中國歌曲,而且她還希望以后能錄制中國歌曲唱片。
由于成就超越許多同輩人,甚至蓋過許多更早出道的同行,投在黃英身上的無數(shù)目光中有羨慕也有妒嫉,她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成績呢?
“全力以赴,每一次演唱都全力以赴。作為歌唱家,我們的樂器就是我們的身體,聲帶、精神各方面都要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過去走過的路,每個階段都很重要,每一步都要謹慎考慮。但這也是一種很大的壓力。”
她說,她在國際上有點名氣,其實是幾代人的累積。像她在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師葛朝祉教授,就是很好的男中音歌唱家。她只是從許多老一輩歌唱家手中接過棒,繼續(xù)沖刺,這也是回報他們的最好的方式。
追求更完善的人生
雖然從事的是“女高音”這么個星光熠熠的專業(yè),但黃英最向往的,不是名利,而是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優(yōu)秀藝術(shù)家。
“剛開始的時候,是想要出名,有進攻心理?,F(xiàn)在心態(tài)上比較放松,更多是想享受我的音樂會、享受我的人生。其實,我不認為自己有多成功,我是一步一步、—個計劃一個計劃地做下來的。
“我也追求更完善的人生,一個人、一個女人的完善人生。我要學習、要努力,但我也犧牲了女人的正常生活。好在現(xiàn)在年紀還不大。過幾年,也可能改行,搞教學了,誰知道?”
[摘自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