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絕大多數的音樂家常年被一個問題所困擾,那就是:怎樣才能找到一個不干擾別人的排練場地。排練本來是可以在專門的排練房內進行的,但是,由于使用排練房的費用很高,所以大多數音樂家都很難負擔得起。
紐約格林威治有一家名叫什蟒的鄉(xiāng)村爵士樂俱樂部,由于該俱樂部設在地下室內,音樂家們常來這里排練。一位長號演奏家約翰·邁克說:"人們從來不抱怨電視的聲音,因為他們習慣認為看電視是一項不可剝奪的權利,但說到排練,他們必然認為那只是私人行為,所以立即產生抱怨。"邁克曾經在公寓排練時遭到四鄰的驅趕。正因為如此,什蟒俱樂部的業(yè)主米歇爾·伯登,為他的顧客提供了單人間和多人間排練房(排練10小時交費10美元,包括提供免費的軟包裝飲料)。這個地下俱樂部原來是一個餐廳,一個移動式冰箱剛好用來隔音,冰箱的另一邊擺放著伯登先生的鋼琴。音樂家們通常在這里一練就是幾個小時,這里也是他們的排練場所。
馬可·卡茲的排練房設在一艘游艇上??ㄆ澱f:"游艇是一個爵士樂聚會和排練的理想地。"雖然,以前他本人經常在校園內排練,現在他選擇了新的排練場地。由于游艇本身不起任何隔音作用,曾經有一位鄰居在他排練時猛敲他的房門??ㄆ澫壬f:"他敲門的意思是在抱怨我的音樂。"
卡茲的一位朋友,現年39的約翰·普福爾茲有另外一種排練方式,他的排練地點選在105號倫敦西區(qū)的普林斯頓教堂。普福爾茲是一位古典長號演奏家,作為一種交替性演奏--練習長號與教堂服務,他幾乎每天都要在教堂大廳或唱詩班內演奏。在中午的五重奏時間內,他能大聲演奏。然而,過了此段時間,他就不得不停下而改做其它的事情。
48歲的蘇珊·侍德和她的丈夫都是歌劇演員。為了在練習唱歌時不打擾別人,他們通常都在浴室內練習。他們在浴室的門上懸掛地毯以隔音,有時他們也在車上練習唱歌。不過,他們的運氣還算不錯,因為他們的房東是一位耳聾的老太太。
如果能負擔的起,有些音樂家們會選擇一種較為先進的排練方式。演奏家阿爾德夫在百老匯有他自己的排練房。在他自己的公寓內,他裝置了價值3000美元的隔音玻璃窗,他稱此房為低音房。由于房間小,僅能容下一張椅子和一張樂譜架,因此,這間屋子看上去更象一個錄音棚。當他在里面排練時,幾乎連一點微弱的旋律都聽不見。他的觀點是,排練時首先不要干擾家人和四鄰:"當我在排練時,我總能自覺意識到問題的豐在,并作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因為當我在吹奏時,對于我是一種精神上的音樂,而對于他們則是客觀存在的聲音。晚上,是我靈感產生的最佳時刻,我之所以投資低音房是因為我習慣于晚上排練。"低音房內還設有一個中心柱配件,小號喇叭發(fā)聲孔安裝在柱中間可以把聲音通過耳機傳輸,經過長長的傳聲管,聲音聽起來就好象是在教堂或音樂廳內演奏。
也許,有人會說,音樂家需要的是一杯飲料或一場爵士音樂會。然而,實際上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不干擾別人的排練場所。伯登先生這樣認為:為什么過去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與現在的所謂優(yōu)秀音樂之間會有較大的差距,這是因為,現在無法找到一個排練的理想地方。"
范范譯自《紐約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