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翔/文●潘寧/圖
1964年9月,日本的一艘名叫兵勝丸的捕鯨船正在大西洋公海區(qū)域作業(yè)。
天氣很好,萬里無云,海面上吹著微風。海上能見度很高,視野中沒有一片風帆。中午時分,船員們吃過午飯,有的在甲板上休息,有的趴在船舷上遠眺。突然,船舷邊的幾個船員指指點點,對著遠處海面叫喊。原來,在遠處海天相接處出現(xiàn)一艘船,正悠悠地漂過來。
船艙內(nèi),船長正和一些船員閑聊,聽外面一鬧,就帶了望遠鏡出來,他用望遠鏡一望,看清這是一艘帆船,模樣古老而陳舊,好像是一艘古代王宮出海游覽的官船。但這種式樣的官船早已淘汰,看來定是條百年前的船只。從那任意漂泊的樣子來判斷,船上八成沒有人。船長對這艘船起了好奇心,就下令放下小艇追上去,看個究竟。
不一會兒小艇便追上了這艘船。小艇繞船一周,發(fā)現(xiàn)這艘船果真是精致異常,船舷、船艙壁上都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圖案,圖案中嵌著珠寶,鑲著象牙,船身右側(cè)用象牙鑲著一排細小的文字,船員中有一位對洋文頗有研究,上去仔細看了又看,覺得這字奇怪,像西班牙的拉丁文,又像古印度文,實在不知道寫些什么,只有最后一排是英文字,好像是說這艘船名叫"阿利-賽萊斯特"號,小艇繞了一周后,就慢慢靠攏官船。小艇上的五名船員。三個登上官船,另兩個架著小艇隨著官船漂。
三位船員上船后,發(fā)現(xiàn)船上靜悄悄,沒有人,而船上的救生艇和駕船設(shè)備一應(yīng)完好。走進前艙,里面的一切物品井然有序,甚至一塵不染,干凈異常,好像天天有人在清掃似的。進了中艙,只見里面擺了一張紅木桌,桌上還留著吃了一半的早餐,餐具全是白銀打成,上面鑲嵌著昂貴的寶石。從刀叉的擺放看,好像主人因什么急事匆匆離開,馬上就會回來,華麗的餐巾也像是隨手從脖子上或膝上拿下來放在桌上。桌面上干干凈凈,餐巾雪白,只是盤中的食物有的已被風干,有的已成了一堆粉末。
三名船員看得目瞪口呆。難道船上有人煷郵澄锏哪Q來看顯然是不可能的。那是怎么回事熅壬艇一只不少,船上的人會上哪兒去呢
三名船員面面相覷,決定到后艙看看??戳饲芭摵椭信摰哪?船員們已感到心里發(fā)毛,不覺對后艙產(chǎn)生了恐怖感,或許船上的人全在后艙。但已過了那么多年了,即使有人,也必定只是一具具骷髏和白骨了。大家這么想著,都不敢發(fā)出聲響,連呼吸也盡量輕點兒,互相緊隨著,躡手躡腳靠近緊關(guān)的艙門,側(cè)耳一聽,里面沒一點聲響,他們朝鏤空花紋的門望去,看到里面很明亮,那亮光一顫一顫的,好像點著蠟燭,里面是一個臥室,布置得極其豪華,五顏六色的真絲床幔和帳被,象牙雕成的大圓床,還有金銀鑲嵌的家具,像是皇宮的縮影。里面也沒有一個人。床頭有一只藍寶石加紅瑪瑙做成的相架,里面有一張老人照片,那老人神情嚴肅,深邃的眼睛好像有靈性,好像不能原諒三名船員的無禮行為似的盯著他們。三個船員覺得陰森森的,忙退了出來。
這時平素膽大的板征四郎對其他兩人說:"我們既然來了,不如進去仔細瞧瞧。"板征四郎用手去推門,卻好像里面剛好有人來開門一樣,門"吱"地一聲開了大半扇。板征四郎探頭進去,就好像里面有人在招呼他,他用極其驚喜而急切地語調(diào)朝里面喊道:"等等我。"便跨過門檻急急地走進去,門又"吱"的一聲關(guān)上。里面一片寂靜,好像什么事也沒發(fā)生過一樣,嚇得另兩名船員轉(zhuǎn)身就跑。
他們上氣不接下氣地跳下正等著他們的小艇,將發(fā)生的事跟其他兩名船員說,那兩名船員也覺得驚奇萬分。他們在小艇上面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板征四郎出來,那船已緩緩地隨波漂去,這以后,板征四郎消失了。
板征四郎到底在后艙見到了什么,使他如此急切地進去熖聲音似乎是見到了熟人或親人,但遠在大洋孤船上,怎么有可能呢
選自《中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