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長
朋友給我講了三個故事,問我是不是有勇氣當主角。
他有一位朋友在浙大讀書。有一天回去赴女友的約會,下樓的時候,走在前面的一個女孩突然間摔倒,書撒了一地,女孩的腳顯然是扭傷了。當時樓梯上就他們兩個人,最正常的行為就是扶起那個女孩送她回寢室。但難做的是那個女孩曾經(jīng)是他的女友,更要命的是送她回去必須經(jīng)過他的赴約地點,他已經(jīng)遲到了,女友一定在等他!怎么辦?走開一段距離之后,他最終還是回去扶她到寢室。
當然,女友為這件事和他冷戰(zhàn)了好幾天。
另一位朋友遇到的事也頗具代表性。
周末去繁華的步行街購物,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對離他不遠的女孩指指點點,有的還在竊笑。好奇心驅(qū)使他注意起那個漂亮姑娘。有什么好笑的呢?待女孩轉(zhuǎn)過身,背對著他,他才發(fā)現(xiàn)的確有點“不尋?!保号⒆拥木o身長裙靠近臀部右邊破了一個口子,白色的內(nèi)褲暴露無遺!但她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解決這其實很簡單,女孩子斜挎著一個包,挎在右肩,包處于身左側(cè)?,F(xiàn)在只需要提醒她改變一下挎包的姿勢,就可以利用包的大小把那個破口處遮蓋。
可是,又該怎么告訴她呢?她會不會把他當“偷窺春光的色狼”?這位朋友思考再三,跟那個女孩跟了好一段路,終于鼓足勇氣走到了女孩的跟前。一切都沒有想像中那么糟糕,非常的順利,他滿臉通紅,女孩子也是滿臉通紅。但朋友后來說,感覺棒極了!
最后一個故事是朋友自己的。由于6月3日要考BEC,6月2日下午他不得不帶病去沈陽。在沈陽南站換乘205路到遼大,車上人不多,座位卻是滿的。當中途上來的一個老人在他身旁站了整整兩站路的工夫,他的心情一直沒有平靜過,真的很想給他讓座,可他當時又的確頭痛欲裂。后來坐在前排的中年人下了車,老人坐了下來,他的內(nèi)疚感才稍稍減輕,可上來的一個女孩子很快又使他陷入矛盾之中。女孩穿著長裙,但從她偶爾咬一下嘴唇或屈身用手觸摸膝部可以判斷出她的右膝有傷。妻不要給她讓座?周圍的人會怎么看我:不給老人讓座,只給年輕姑娘讓座?會不會認為他假裝好人?反過來想,她會認為他只不過是向女孩子獻殷勤嗎?她會認為他別有用心嗎?讓?不讓?幾分鐘后,一股壓抑不住的豪情陡然升起,他霍地站起身!當女孩子面帶感激坐下時,他感到無比的輕松和暢快!
我確信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小事本該發(fā)生卻沒有發(fā)生,正是因為缺乏做善事的勇氣。
把這三個故事講完吧,第一個朋友和他女友的感情比以往更加深厚,他的女友說她看到了一個偉大的胸襟;第二個朋友和那個女孩子成了很知心的朋友;朋友自己呢?那天到了遼大,幾天以來的不適消失得無影無蹤,病奇跡般地康復(fù)了,6月3日的BEC也考得相當順利。
這就是所說的善有善報吧!
(楊亦紅摘自《深圳青年》200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