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振鶴
同一種藥物用在患相同疾病的病人身上,為什么有的人療效明顯,有的人卻毫無用處甚至有害?處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中。為什么有的人得癌,有的人卻安然無恙?這些問題一直讓醫(yī)學家困惑不已。隨著人類基因組研究的深入,人們終于找到了答案:這是個體的遺傳差異造成的。
研究表明,生物依靠細胞核中的DNA長鏈把遺傳信息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DNA長鏈中的每一個片段都表達一個特定的遺傳信息,叫做基因?;蚶镞呌峙帕兄S多不等的堿基對。堿基對可以在DNA長鏈中出現千變萬化的排列順序。正是堿基對不同的排列順序,決定著個體的遺傳特性。
研究進一步發(fā)現,任何兩個人,他們的堿基對排列有99.9%是相同的。然而,那0.1%(約有300萬個堿基對)則導致了“多態(tài)現象”。人們在身材、體形、膚色等方面呈現出千差萬別,人們對同一種藥物產生不同的反應,原因正在于此。同樣的環(huán)境對人們健康的影響各不相同,其原因也在于此。
遺傳的差異不僅表現在個體方面,還表現在種族方面,從而造成不同種族對疾病易感性的差異。例如,中國人患肝癌的比例高于其他種族,即使移居海外幾代的華人也不例外。又如,白種人罹患皮膚癌的比例極高,而中國人的發(fā)病率則比他們低了許多。
由此可見,疾病的發(fā)生往往可以從個體的遺傳差異中尋找原因,防病、治病也可根據遺傳差異來用藥。人類基因組的破譯,使這個設想有了實現的可能?;蛩幬飳W就是為了這一目的而建立起來。在此基礎上,出現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個性化醫(yī)療。與現在普遍采用的適用于任何人的藥物治療方法不同,個性化醫(yī)療將按照病人的DNA特點來用藥,因此更具針對性。真正做到了對癥下藥,可解決過去無法解決的問題。
據報道,美國一位患抑郁癥的女士服用了醫(yī)生開出的常規(guī)藥物后,不但未見好轉,反而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而在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劑量是不會有副作用的。醫(yī)生懷疑,她是否患上了其他疑難病癥。后來,病人請喬治敦大學醫(yī)療中心的專家為她做丁基因分析化驗。結果發(fā)現。她體內酶系統(tǒng)中的基因屬強代謝型,以致服用的藥物來不及吸收就被代謝掉。于是,醫(yī)生另換一種繞開這一代謝途徑的藥物。不久,她的病就大有好轉了。
目前,某些發(fā)達國家的醫(yī)院開始把基因分析列作常規(guī)化驗項目。從長遠來看,醫(yī)學家認為將有可能對每個人體內的基因分態(tài)現象進行編目,形成某種“基因條形碼”。這些“條形碼”可以指出這個人容易罹患哪些疾病,哪些藥物對他有效或無效,以作為醫(yī)生治療的重要依據。到了那個時候,個性化醫(yī)療時代就真正來到了。
(編輯士心)
蹲著排尿的男子漢
浦子
戚旺先生是個五大三粗的男子漢,不乏陽剛之氣,可在單位里卻有人私下傳言他“不男不女”,使他甚為苦惱。原來他有一個秘密——總是蹲著排尿。
其實,戚旺先生蹲著排尿,并非心理失常,也無身體缺陷,只因過去站著排尿時暈倒過好幾次。每次暈倒都是先覺得惡心想吐,接著便眼前一黑,不省人事,倒在地上。約摸兩三分鐘后,才自行醒來。醒后并無任何不舒服,不過弄臟了衣服,出了洋相。但有一次卻跌斷了骨頭,在病床上躺了不少時間。便趁著住院,全面檢查了心臟和腦部,并未發(fā)現任何異常。
醫(yī)生告訴戚先生,他得的病叫排尿性暈厥,并不罕見。主要表現為排尿過程中突然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最容易發(fā)生于睡眠中起床排尿時。發(fā)病前;有飲酒、疲勞或睡眠不足等情況。暈厥時間短者幾秒鐘,最長者可達10分鐘。
戚先生請求醫(yī)生想想辦法,幫他根治。醫(yī)生有些遺憾地告訴他,此病與他的體質很有關系。正常人排尿時,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伴有周圍血管舒張,血壓下降。但幅度不大,不致有明顯影響。極少數人副交感神經反應過于敏感,血壓下降幅度過大,可造成大腦供血不足。加上睡眠不足、疲勞等因素。腦缺血癥狀明顯,即引起暈厥。跌倒以后通過神經調節(jié),血壓回升,大腦供血得到改善,數分鐘內便蘇醒過來,不留后遺癥。但常常反復發(fā)作。最令人擔心的是跌倒引起的外傷。
醫(yī)生告訴戚先生,不必吃藥打針,可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不要飲酒,不要熬夜,不可過度疲勞。起床后欲排尿??上壬宰獭E拍驎r順其自然,切忌用力過猛。為了防止暈厥跌傷,醫(yī)生建議他采取蹲位排尿。戚先生是吃過幾次苦頭的,出院后便照著醫(yī)生的話辦,改變了排尿姿勢。
來龍去脈說清以后,大家便不再議論,反而更加關心他。改變了排尿姿勢,又加強了體育鍛煉。戚先生的排尿性暈厥此后再未發(fā)作。
(編輯士心)